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创维之后是TCL,传统电视怎么了?

(2014-08-19 08:19:51)
标签:

tcl

创维

传统电视

创维之后是TCL,传统电视怎么了?

  在TCL刚刚发布的财报当中,TCL的业绩呈现冰火两重天。

  其中以手机为主营业务的TCL通讯在营收上同比增长91%,净利润也从去年的亏损亏损2.07亿港元转为盈利4.3亿港元。

  但是在以彩电业务为主的TCL多媒体业务,营收为152.03亿港元,同比下降15.9%;净利润为1.69亿港元,同比下滑33.5%。

  而就在上个月,创维数码发布的2013年年报显示,该年营收394.8亿港币,同比增加4.4%。净利润由15.01亿元下降至港币12.54亿元,同比减少16.5%。

  其中,创维数码在国内的电视业务营收262.67亿港元,同比2012年的270.76亿港元蒸发了8亿港元,这是电视业务8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创维总裁杨东文表示,回想当初CRT电视也同样在2005年遭遇到了此种状况,而平板电视的出现马上替代了CRT,如今平板电视的发展迎来了拐点年,这也同样需要新的技术出现,来创造新的需求。

  话虽如此,但是如今的电视产业格局与2005年时相比变化太多,在2005年的那个环境当中,创维所要面对的竞争对手是类似TCL、熊猫等与创维在本质上没有区别的公司。

  此时所要比拼的是硬件的质量、屏幕的高清度、价格上的优势等等。这些是创维们所驾轻就熟的东西。

  但现在的竞争格局则开始转向,正如杨东文在财报下滑当中所分析的一个原因那样,IT/互联网企业开始进入电视行业,对主流尺寸产品的价格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也迫使创维开始尝试模式的转变。

  TCL与创维仅仅是目前传统电视产业的一个缩影,其他几家巨头海信、长虹等也都面对的不可阻挡的下滑趋势。

  中国电子商会最新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电视机的销量不足2千万台,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下滑15%。预计今年国内电视销量将出现近30年来的首次负增长。

  而市场研究机构奥维咨询与志精科技联合发布的“2014中国智能大屏行业媒介数据报告(电视篇)”表明,截至2014年3月底,智能电视渗透率已达到 56%,预计到2014年年底将超过70%。

  很显然,智能电视正在高速发展,传统的电视逐渐被淘汰,而在智能电视的高速发展过程当中,传统的电视厂商遭遇集体的业绩下滑,表现的是传统电视厂商对于新的竞争格局的不适应,以及杨东文所说的IT/互联网企业步步步紧逼。

  乐视的超级电视在上市一周年,销量即达到约100万台,而它的增长势头丝毫没有减弱,曾有机构预计超级电视到2016年的销量将达到800万台,成为年度销量冠军。

  将时间线往下拉,来自奥维咨询发布监测报告显示,今年Q1,乐视TV超级电视在全行业连续3个月(Q1)保持线上销量排名第一。其中,超级电视1月占比14%,2月占比20%,3月占比23%,整个Q1总占比19%,市场份额超过索尼、夏普、三星三大洋品牌线上份额总和。

  传统电视在于乐视这样的厂商比较当中,无疑有着很多的优势,供应链、渠道、品牌等等,但是这一切似乎都不那么管用了。

  首先是渠道

  创维们在渠道上经过十几年的深耕细作可能已经渗透到了中国的每一个角落,但十几年的布局,在电商的大潮面前这一切都有毁于一旦之势。

  而线上的争夺才是未来的主要方向,现在传统的家电厂商在这方面显得很脆弱。

  其次是供应链

  创维们在供应链上的优势的确存在着不小的优势,但是现在的有关硬件的产业链正趋于完善,无论是代工还是芯片,其实门槛已经没有那般巨大。

  这一点在手机上也可以看出,连王自键都宣称要做手机了。

  最后是品牌

  这是传统电视厂商最后的优势所在地,但也仅限于三、四线城市。

  在三、四线城市,首先电商的发展并没有大规模的普及,尤其是上网购置电视这样的大家电,其次,乐视这样的品牌在一线城市或许已经认知度够高,但是毕竟这个电视品牌成立两年的时间还没到,它的品牌效应在三、四线城市不如传统厂商。

  但是它的发展够迅速并且富有针对性,比如在8月份刚刚宣布的“LePAr”合伙人计划,某种意义上就是下沉三、四线。

  当优势变得不再是优势,而在另外一方面的的用户价值的体现上又尽显劣势时,传统电视厂商的财报难看是必然。

  当然,他们也在忙着转型今年开始TCL集团提出了“产品+服务”、“智能+互联网”的全新战略,康佳也推出了“易终端+易平台”的互联网战略,长虹的家庭互联网战略也在逐步落地,海信联手12家视频网站打造全新的内容平台。

  但是这些企业转型需要时间,最明显的是,构建自己的服务内容需要一个很漫长的时间积累,同时他们转型的决心也值得怀疑。

  而且需要注意的是,以乐视为代表的互联网厂商也没闲着,以乐视为例,在内容上原本就有乐视网、乐视影业、花儿影视做备书的他们,接连拿下了F1、NBA、英超等赛事版权,并且在O2O构建演唱会以及生鲜电厂方面做出尝试,构建一条基于生活圈的产业链。

  与乐视相比,传统厂商的转型无疑显得慢很多,在乐视基于“平台+终端+内容+应用”的链条愈发完善的同时,传统厂商刚开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