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超级电视凭什么2016年当老大

(2014-07-05 09:07:29)
标签:

it

互联网产品

乐视

电视

行业

超级电视凭什么2016年当老大

  作为普通百姓,对独具特色的“结婚四大件”一定不会陌生。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电视便一直是“四大件”中的重要成员。尽管经历了黑白电视,彩色电视,再到平板电视的进化,电视在客厅中的霸主地位一直没有被撼动。


  笔者看来,决定电视地位的因素主要有两个:其一,电视是普通百姓工作之余休闲放松的主要工具,即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其二,电视的价格高昂,作为高端消费品其地位自然水涨船高。但是,这两种价值的不对等,导致了电视行业长久以来的跛行前进,内容匮乏使得电视很多时候只能作为高价装饰品。


  当一个体系不再适合时代的发展时,总会有一些“不守规矩”的人站出来,他们是敢于挑战传统的勇士。在电视领域,乐视正在扮演者这个勇士的角色。


  7月3日,乐视超级电视迎来上市一周年,乐视宣布超级电视开卖一年销量已近百万台。乐视TV高级副总裁彭钢表示,超级电视今后会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未来销量会呈爆发式增长。


  去年年底超级电视销量30万台,按照到目前100万台的增长率,2014年超级电视的总销量将在150万~200万台,2015年中将超过300万台,2016年则极有可能突破800万台,对比去年销量冠军创维800万台电视的销量,届时超级电视将跻身行业第一。


  超级电视凭什么能在2016年当上行业老大?在这里,我们可以简单总结一下,看看一年来超级电视给整个行业带来了哪些颠覆与改变,或许能得出一些结论。


  一、颠覆性的定价模式


  从去年5月7日首款乐视超级电视诞生,到上个月S40、S50升级版的发布,乐视一直秉承着一半价钱,双倍性能的理念。


  这种理念不仅扭转了人们对电视这个传统行业的认识,也在引起人们对于电视定价模式的探讨。


  价格=硬件价格+销售运营成本+品牌溢值,这是传统电视的定价模式。


  何为品牌溢值?举个例子来说,夏普、三星等一众国际大品牌电视价格要远远高于海信、创维等国内品牌,这就是品牌溢值的附加。当然由于夏普等国际厂商由于拥有自己的液晶屏产业链,这种溢值在一定程度上是合理的,但当品牌价值的附加超越了其本身价值的一倍甚至更多时,这显然就是一种病态的模式了。


  回过头来我们再来看乐视的定价模式:S40 Air售价为999元+980元2年服务费,S50Air售价为1999元+980服务费。如果以硬件占总成本50%的比例来算,乐视无疑是在亏本赚吆喝,那这种定价模式究竟传递了一种什么样的逻辑?


  其一,这是对传统模式的一种否定:尽管硬件配置高端,但在定价时乐视淡化硬件本身,而强调其内容的价值,丰富精致的内容才是提升用户体验的根本,乐视卖的是体验,而不是那台电视。


  其二,超级电视让价格真正的与其本身价值相匹配。按照互联网模式来做硬件,去品牌溢价,按成本定价。这是乐视在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崇拜。


  可能有人会说,作为电视行业新军的乐视,谈去品牌溢值是一个伪命题,因为超级电视还没有自己的品牌价值。对此问题,抛去超级电视一年时间积累的众多粉丝不谈,我们从另外一个层面来探讨一下电视品牌价值。


  电视不仅仅是你看到的那台机器,如果没有内容,这只是一具空壳。内容加硬件,这才是完整的电视,而这也是乐视通过定价模式,对于电视的重新定义。


  在硬件的品牌价值上,只有一年积累的乐视或许还无法与夏普等一众国际一流品牌媲美。但在内容的品牌价值上,乐视无疑要完爆对手。


  传统电视是在拼硬件,拼品牌,乐视是在拼内容拼生态。从应用到资源再到最近火热的4K内容,超级电视一直保持绝对的领先,而当乐视在硬件方面都开始占据优势时,传统电视还剩下什么?


  如今,乐视这个坏小子的尝试已初见成效,成本定价模式对市场的冲击使得电视行业均价下降约30%。通过大量第三方数据的统计,乐视在电视硬件方面让利用户300亿,让更多的普通家庭能享受到高端的服务。


  现在,一大批传统的电视厂商也开始重视内容的生产。当一个品牌开始在一个行业中引领潮流时,我们只能说它成功的对这个行业下了新的定义。


  二、从选屏到选生态


  乐视对于电视行业的影响并不仅仅体现价格的冲击,更体现在其构建垂直产业生态的尝试。


  当平板电视兴起以后,对于屏的选择一直都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从等离子到LED再到OLED,不同屏幕因其不特点受到不同人群的青睐。除此之外,几块大小不一的“屏”也在电视行业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搅局者的作用:21世纪初,电脑的风行对电视行业造成很大的冲击,而近几年,大屏智能手机的普及又给电视行业沉重的打击。相比于电视,手机和电脑上的内容应用等资源更丰富,相对于电视,这是一个更完整的生态。


  消费者们正在从选择屏到选择内容,进而向选择生态迈进。这是大趋势,也是传统电视行业长久以来忽视的点,而乐视正在通过自己构建的生态,将消费者重新带回客厅。


  硬件只是一个载体,服务才是根本,而服务需要有完整的生态支撑,在这一方面,超级电视已经领先了竞争对手一大步。


  从与用户的交互角度来看,超级电视是迄今为止唯一能够知道用户在看什么的智能电视,是一台充分可运营的电视。


  举个简单的例子,乐视网TV版7天节目预告,用户不仅能从中查询未来的内容,也能通过乐视商城、乐视网、超级电视、乐视TV官微、乐迷社区、400电话等多渠道查询;而基于大数据的个性化推荐引擎,可以学习用户习惯,为用户推荐喜欢的内容,做到"私人定制"。乐视以用户驱动内容、把内容当作产品来做,让内容的东西变成一些具体的可实现的东西,用户享受互联网内容的门槛更低。


  而谈到内容,就不得不说一下最近火热的4K。


  在今年4月份X50Air的发布会上,贾跃亭直插传统厂商软肋,他反复强调,传统电视厂商推出的4K电视只是无本之木,没有真正的4K内容,这些4K电视只是空壳。


  而乐视投入了大笔的资金进行4K资源的自制和引进。今年,乐视所有内容将实现全面的4K化,包括乐视网络自制,包括花儿影视自制、以及大量版权引进方面的4K内容。这是乐视对生态中内容这个组成部分巨头投入的缩影。


  内容丰富,交互人性化,再加上海量的应用,乐视构建的生态系统为用户提供了一套便捷高质的体验流程。当电视不再是电视,而是电视的电脑化;当消费者发现在客厅里,在电视上,能完成比手机、电脑更多的事情时,他们会重新回到客厅,打开电视。


  不符合时代规律的东西都会死去,乐视构建的生态系统是对行业的一次颠覆,也是一次拯救。


  三、不可忽视:客厅中的艺术品


  有人说过这么一个段子,现在上什么大学不重要,关键是要长得漂亮,虽然这是一种负面的价值观,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外观的重要性。


  iPhone 4诞生的时候,人们都感叹其重新定义了手机,这并不是因为其全屏触控的设计,也不是因为IOS系统的独特。真正令人震撼的是苹果精湛的工业设计。


  在这一方面,乐视有资格说自己重新定义了电视。


  液晶电视自诞生以来,外观几乎没有变过:都是黑色的外观,丑陋的底座,厚厚的边框。在很多人眼中,电视仅仅是电视,是用来看节目的,厂商们拼硬件拼品牌,却从未想过对电视机的外观做出大的改变。


  而乐视带来了变化。


  超级电视X60的云底座,一体成型、激光切割的金属边框,呼吸灯,一体化设计的顶置摄像头等,让人赏心悦目。


  而最新的X50Air更是做出了颠覆性的改变:纤薄堪比苹果电脑的机身,科技含量十足的透明背板,让电视浮于桌面的云弧底座,这些改变,一改电视的丑陋外观,而是把电视做为艺术品、装饰品在做。


  客厅中的土肥圆一朝变身白富美,很显然,乐视带来的这一改变,引发了行业的跟进。


  现在电视厂商在新品发布会,强调极窄边框,强调底座已逐渐成为了标配。电视产品的发布,也越来越像手机新品的发布。这一点,需要感谢乐视,让电视不再丑陋。


  颠覆性的价格,成熟完整的生态,工艺品一般的设计,当这一切组合成一台超级电视,我们不得不感叹,乐视对这个行业重新进行了定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