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传统电视厂商陷入了“SuperMarket”式误区

(2014-04-05 08:17:36)
标签:

tcl

智能电视

乐视

it

  关于智能电视这事儿,现在的舆论已经铺天盖地,什么是真正的智能电视?智能电视真的是代表着未来的一种趋势吗?

  类似这样的讨论曾经在苹果带着iPhone亮相时也曾经出现过。

  而现在的事实已经证明,智能手机是跨时代的产物,那么智能电视会不会依循着智能手机的脚步彻底改变人们那已经保持了几十年的客厅文化?

  这个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改变已经在渐渐的发生。

  而就如是苹果而非诺基亚改变了人们的手机一样,改变这股客厅文化的也是不是以TCL为首的电视厂商,因为我们需要注意的是2010年的时候,TCL就已研制出中国第一台基于Android操作系统的智能电视。

  但是TCL却迟迟打不开新的局面,反倒是在去年接连和苹果一样以破坏式创新为角色的互联网厂商乐视、小米改变了客厅生活。

  根据乐视TV研究院发布的2013年12月超级电视报告,报告显示,超级电视日均开机率67.54%,周均开机率92.09%,而日均开机时长达到6.96小时。这份数据与现在主流电视市场的开机率严重不对等,所以改变已经发生了。

  要分析这其中的原因所在,我们先来听听苹果的现任CEO蒂姆库克说过的一句话:

  “最初,人们认为苹果同时兼做软硬件的战略太荒唐,认为那太疯狂了,而Windows和英特尔合作的模式才是创新的源泉。这样显然能在处理器和操作系统两个独立层面带来些许创新,但具体到用户所获得的产品,却没有多少创新。”

  或许从这个当中我们可以知道,为什么早早的进入市场,但直到今天,TCL依然让我看不到希望的原因就在于此。

  TCL们打从一开始就错了,后面则是一错再错,简单的合作模式并不能代表科技的发展脚步

  去年9月份的时候,炒作了多时的爱奇艺电视终于推出,选择的合作方时TCL,品牌名为“TV ”而在爱奇艺之前TCL还曾与腾讯合作过一款智能电视“iCE Cream”。

 

  从iCE Cream到TV 改变在哪里?

  改变在于此前TCL是和腾讯这个品牌合作,而这一次TCL是和爱奇艺的内容合作。

  从2012年到2013年,智能电视市场随着乐视、小米的进入,好像无形之中制定了标准,指出了一条明路,“将产品互联网化”。

  所以TCL幡然悔悟,选择爱奇艺开始展开深度的合作,抱着同样想法的还有长虹等一众厂商,以及类似创维这样选择跟阿里在系统上展开合作的也不再少数。

  但是这其实是走入了一条弯路,因为互联网化根本就不是所谓的搭上一家互联网公司你就可以说你的产品互联网化了。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当你需要买水果时,旁边有一家大型的超市,你走进超市到达水果品类前需要走40米,而在超市旁边40米你所能看到的就有一家水果店。

 

传统电视厂商陷入了“SuperMarket”式误区

  我肯定会选择去水果店,因为我要买水果,而不是看别的产品,水果店想着的肯定是卖水果,超市可未必这么想,他希望卖出更多的产品。

  引申到这里,内容方想要的是流量,他会尽可能多的去展示自己的东西,就像超市一样,而用户只想要自己想要的内容,这样的服务体验必然是不好的。

  这根本就是一个误区,内容源上,你根本不可控,完全没有自主权,没有详细的用户数据,TCL们所谓的智能电视只是将原先传统电视的那种单向输出改变成了一个多向输出,本质上,没有任何改变。

 

  怎么样才算是改变?

  就像蒂姆库克说的,软硬一体化才是真正的出路。

  有“硬件”的厂商还得自己手上有服务。

  就像乐视一样,他有股东富士康帮忙生产硬件,它还有乐视影业、乐视网来提供内容,有乐视的云平台来提供服务这才是真正的软硬一体化

  而小米也是深谐此中之道,2亿美元入股了迅雷,收购了西山居的部分股权,这就是小米在为自己的服务布局。

  此外,联想也借着旗下的弘毅投资搭上了PPTV这条线,这都是一种将内容控制在自己手上,从而将单纯的内容向产品化、向服务转型的一种思路。

  TCL们如果不明白这一点,只是象征意义和互联网公司展开合作,打着互联网化的幌子,那永远只是一种表面形式主义。

  内容是服务的一部分,但绝不等同于服务,服务的真正概念是想用户所想,甚至是一些用户没有想到的东西,你都要去实现,去让用户体验的更好,把他们的痛点解决。

  比如说,你可以想象到的,每个用户回到家,平时看足球比较多的,打开电视,就会先来一个足球比赛的今天的预告。喜欢看韩剧的,来一场韩剧的推荐,告诉他和他有相同兴趣的朋友们都在看哪部韩剧。

  再比如说,现在守候在电视前的都是老人,很多老人根本不会用什么智能电视或者其他,那么是否可以开发一个针对性的老人的操作系统来,将那些对于老人来说复杂的东西统统去掉。

  怎么实现?通过电视当中节目播放的大数据分析,通过电视的开机时间、关机时间来分析,再通过看看系统当中内容的使用情况来分析。

  这一点,乐视可以通过自有的UI系统以及云平台很容易就可以得出,哪些是需要老人桌面的,那么可否在他下一次开机的时候,跳出切换到“老人版”电视的UI选项?

  这就是人性化、智能化、服务化的体现。

  但是,TCL们现在的系统是别人的,内容是别人的,要实现这一点毫无机会。

  所以,千万不要认为服务化,就是将一个SuperMarket开到用户面前,而是要开一个水果店、一个生鲜店,因为这个用户,他只想买水果、买生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