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约NBA 乐视释放大屏的商业化信号

标签:
乐视超级电视it信号 |
2月27日,乐视TV宣布成为“NBA中国官方互联网电视播出合作伙伴”,超级电视将播出NBA赛事,打造“超级周末”。
已经拥有庞大内容储备的乐视签约NBA可以看做释放两个信号:智能电视的发展经历过2013年的预热之后,2014年将迎来爆发,商业化也将正式开始;另外就提前储备OTT的版权,未来将成为一个商业化上的优势。
历来,体育和娱乐都是一个视频网站或者门户的主要流量和营收版块。
已经占领影视娱乐这一版块的乐视,加大体育类投资,目的很明显。
而且需要注意的是,现在大屏的商业化或许只有乐视可以提前开始,贾跃亭当年在做乐视网时的各种快人一步,或许马上又要在大屏的商业化上开始显现,理由有三:
1、乐视的垂直整合,更被广告主所亲睐,投放广告精准。
2、超级电视在市场上的品牌效应,谈智能电视必谈超级电视。
3、五屏联动,广告价值将放大。
再谈这件事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看大屏端将带来的价值。
1000亿市场 兼具两种特点的智能电视将受到亲睐
作为智能家庭娱乐的中心,智能电视这一大屏的商业化也将在今年开始初步显现它的价值所在。根据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电视广告市场的份额为1000亿元左右,而视频网站的广告市场份额为100亿元。
在此之前,传统电视台完全掌控着电视广告,而由于视频网站的出现,其实电视台的广告营收已经被蚕食了一部分。此前单方向输出的模式逐渐开始不被用户所接受,用户开始寻求交互式,因此,广告主更青睐定向投放,传统电视广告无法做到这点。
而现在兼具电视与视频网站两种特点的智能电视的出现,将进一步分化这1000亿的市场。
作为家庭娱乐的中心,电视一直是一个特殊的物件。
可随着现在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渐渐的电视不再是刚需产品,有数据显示2012年北京地区的电视开机率从70%下降到了30%。
电视正在逐步被边缘化,这是一种普遍的现象。
而现在随着智能电视这一新品类的出现,这一尴尬的现象很有可能将被打破。
根据乐视提供的数据,乐视所生产的超级电视1月份的开机率接近95%。
以乐视为首的互联网企业正在以一种全新的方式重新定义电视,而这一新品类电视的价值未来将被放大。
根据乐视所透露的内容,目前已经有Mini中国、英菲尼迪、飞利浦等等品牌客户都加入了大屏营销的行列。
为什么是乐视?别的厂商怎么不开始大屏商业化?
其实要回答这个问题很简单,现在仅有乐视一家在做真正的互联网电视。
简单的内容堆彻并非智能
智能电视这个概念炒作了多年,从2010年开始,就有预测智能电视将占据市场的主流,但至今依然只是个预测而没有成真。
最主要的原因或者就是那些打着“智能电视”旗号的其实并非是智能电视。
虽然,看上去可以电视可以上网了,可以预装一些软件了,可以实现一些和手机一样的社交等功能了,但本质上,这其实只是智能电视的一种最浅显的表达方式。
直到现在,传统电视厂商依然认为,只要与互联网公司合作,拉入互联网公司的内容或者架构的最底层就可以称之为智能。
智能电视需要的是给用户所需
现在都在讲数据的价值,数据的价值体现在哪里?
前段时间全球最大的职业社交网站宣布以1.2亿美元收购求职网站Bright。这是LinkedIn最大的一笔收购,收购的且还是与自身业务有很多相似性的Bright。
收购的最基本动因就是LinkedIn看重了Bright沉淀的用户数据的价值。
这些数据能带来什么?
可以更加精准的给用户推荐想要的工作、适合的工作。
智能电视也应该如此,给用户个性化的定制服务。
传统厂商或者是与互联网企业合作的厂商是没有这种优势的,因为对于所有企业而言,用户数据都是根本所在,不会轻易拿出去。
从这点来说,乐视这样的垂直整合式的企业才具备优势。
乐视有自己的内容,从乐视网到乐视影业再到乐视网,有自己的用户数据,他们能够明白用户需要什么。
“超级电视日均开机率达到67.54%,每台电视日均开机时长达到5.88小时,超过90%的用户更新过LetvUI。”
这个就是数据。
用户A经常看小清新电影,用户B喜欢看美国式大片,用户C是体育迷……
这个也是数据,基于这些数据,给了用户智能的推荐,给了广告主主最精准的用户,这是传统电视厂商所做不到的。
把用户的电视私人定制化,让他们的电视变成独一无二的电视,这才是真正的互联网电视。
所以短时间内,大屏的商业化,乐视可以开展,但是传统厂商如何开展?两眼一抹黑,他们或许什么都不知道。
未来除非创维收了迅雷,又或者优土自己开始搞电视,他们拿着厚厚的一摞用户数据报告去找广告主时,或者那个时候广告主们才能埋单。
现在这个时代,硬广本就开始落寞,没有用户数据如何对抗竞争,那不就变成了又一个传统电视台一样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