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课堂教学案例
(2016-06-15 08:06:38)| 标签: 教学故事课题研究 | 分类: 教育叙事 |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课堂教学案例
----例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反馈
 
 
 
片段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生:喜欢。
师:“形状似座山,稳定性能坚,三杆首尾连,学问不简单”。——打一几何图形。
生齐说:是三角形。
师:关于三角形,你都知道些什么?
生1:我知道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三条高。
生2: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师:出示三角形的定义课件,继续问:你们会围三角形吗?
生:会,用三根小棒就可以围成三角形。
师:我们一起来猜想:是不是只要有三条线段,就一定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学生有的说能,有的说不能,有的说不一定。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验证我们的猜想对不对?
 
片段二:操作验证:
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拿出准备好的小棒,合作实验探究:
| 实验次数 | 不同长度的小棒(单位:厘米) | 能否围成三角形 | 
| 1 | 8,   |   | 
| 2 | 6, 7,8 |   | 
| 3 | 2,   |   | 
| 4 | 2,   |   | 
生分组实验,老师巡视指导。
师:哪几组可以围成三角形,哪几组围不成,围不成的是什么形状?
老师发现学生对第2组和第4组完成较好,对第一组情况持怀疑态度。所以接下来:
师:大家完成好了,我们来请一个同学汇报一下。
生:第一组不能围成三角形,第二组能围成三角形,第三组不能围成三角形,第四组能围成三角形。
师:大家同意吗?
生齐说:同意。
师:我们想请个同学把你的小棒带到讲台上来,利用展台给大家展示一下。师让一个学生展示不能围成的这种情况。(因为小棒太细小了,学生又有些紧张,所以这个学生没能顺利放好,所以老师就有些代办。)
师:第一组情况围不成,围成了什么形状?
生:两根4厘米的与一根8厘米的重合在一起了。
师:第三组不用围了,大家知道是什么形状吗?
生:围不了,有两根小棒根本没有连起来。
师:第二组和第四组情况我们就不展示了。
师:刚刚我们的猜想对吗?
生有的说对,有的说不对
师:为什么第一和第三种情况不能围成,第二、第四种情况能围成三角形?跟什么有关?
生:与三角形的三边长度有关
师:结合第一、第三种情况总结:当两条小棒的长度的和小于或等于第三根小棒时,不能围成三角形。结合第二、第四种情况总结:当两条小棒的长度和大于第三根小棒时,能围成三角形。
师:为什么在第一种有8+4>4,也是两根小棒的长度和大于第三根,但不能围成三角形?
生:必须是任意两根小棒。
师:你是怎样理解“任意”?
生有些紧张,说的吞吞吐吐。
师:任意就是每两根小棒的长度和必须大于第三根。
师:能否想个办法使第一种和第三种情况可以围成三角形?
生:可以。把第一组的8厘米换短一点,也可把5厘米的换长一点。把第三组的2厘米换成4厘米,也可把8厘米换成6厘米......
师:我们把小棒当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你能不能说说任意一个三角形的三边有什么关系?
生:三角形的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师:板书课题: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师:请同学们利用今天的知识来完成练习:
1.课件出示:下列各组线段能围成三角形吗?
(1).4cm, 9cm, 5cm  
(3).3cm ,10cm, 5cm(  
学生将第一组的数据两两相加与第三条进行比较进行判断说明理由。
师:我看大家都要把每组中的数据每两个加一次与第三条进行比较,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
生沉思。
生:我知道只要把两条短边加起来看是不是大于第三边就行了。
师: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生:因为两条短边相加就大于第三条边,就不用说其他的边长了。
师:所以我们又学到了一种简单的判断三边能否围成三角形的方法了。
学生用简单方法很快作出了后两组题。
师:请同学们利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解决几个问题。
2.课件出示教材p82的情景图:小明从家到学校有几条路线? 如果你是小明,你在上学时,会走哪条路线?为什么?
生:我觉得是第2条路最近,因为这条路与第一条路围成了一个三角形,根据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第2条路最近。
师:大家对今天的知识学的还不错,其实在这道题中还蕴含了一个数学知识你知道是什么吗?
生: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师:回答的非常好,我们把它做为说明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的理论依据。
3.课件出示问题:想一想,议一议:有两根树干,一根长12米,另一根长8米,要做一个三角形屋架。请你想一想,第三根树干可能有多长?
生1:第三根树干是9米
生2:第三根树干是7米
......
师:你能不能求出第三根树干的长度范围.学生自由交流讨论。
过了1分钟,有学生举手了。
生:应该是最长是20米,最短是4米.
师:能不能包括20和4?
生:不能.
生3:小于20而且大于4.
师:同学们很棒!
 
片段4:总结
师:学完了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生1:我知道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是:三角形的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生2:我知道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是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的理论依据。
......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