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本土文化在幼儿园活动中的开发与利用》中期报告

(2018-01-30 18:56:10)
分类: 小课题

                            时间:2018128

立项号

2017XKT——XQJY027

课题名称

本土文化在幼儿园活动中的开发与利用

负责人

赵小娟

负责人

所在单位

哑柏镇中心幼儿园

《本土文化在幼儿园活动中的开发与利用》这个课题是我园于201711月初申请,11月底被批准立项的。自开展本课题研究工作以来,我们课题组成员积极围绕课题研究方案、组织教师理论学习与培训、实践探究、交流研讨等形式有序地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为了总结经验,以利于研究的深入开展,现在把前段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完善课题研究网络系统

完善的课题研究网络是教科研工作顺利开展的保证,也是教科研工作落实到实处的必要条件。为了本土文化在幼儿园活动中的开发与利用这一课题的顺利开展,我们合理建构了课题研究网络系统,机构设置,人员分工明确,具体如下:

1、机构设置

1)成立本土文化在幼儿园活动中的开发与利用课题组,由园领导、园各年级有关人员组成。

2)确立课题信息系统:课题组成员确定资料员,收集课题理论资料和实验情况资料。

2、人员分工:

课题策划和组织:赵小娟。

课题组组长:赵小娟  杨丽华——理论研究及收集整理资料。

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者:陈颖  赵乐乐  肖雪宁  杨姣——进行试点班研究工作,调查、了解、记录、辅导本班幼儿开展课题研究情况。

以上这些为课题研究的有序开展提供了保证。

二、更新教师理念,提高教师素质。

为了提高教师们的技能,课题组注意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每半月一次课题理论学习或课题研讨活动。我们还定期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学习、进行业务交流,这样不仅拓宽了教师的视野,还让每位教师有了新的艺术理念。随着课题研究的推进,现在课题研究网络向全园教师覆盖,让全园教师都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全园形成了浓厚的课题研究氛围。

三、营造氛围,优化本土文化教育环境

我们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创设了优美、生动、富有情趣、具有感染力的环境。如:我们设有刺绣展览,楼道也挂着师生精美的剪纸作品,让全园师生及家长欣赏和品评,从中获得美的感受;每一个班级还创设了不同自主性游戏区,有“剪纸乐”、巧手坊”“小舞台等,孩子们在这里尽情地剪、做、讲、跳为幼儿提供了自由表现自己的空间,展示自我个性的舞台。

四、激发幼儿参与艺术活动的兴趣,提高幼儿的创造力

1、激发幼儿参与本土文化教育的兴趣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幼儿是实验对象,研究成败的关键。因此,我们必须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幼儿才会主动思考,并自觉采取行动。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尊重幼儿的兴趣,并在幼儿的兴趣点上挖掘具有教育价值的内容,使幼儿获得有关经验,体验成功,树立自信心,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2)为幼儿搭建创作平台,发展幼儿的创新能力。

活动中教师和幼儿不是灌输和被灌输的关系,而是双向交流的关系,教师把本土文化中的美,通过观察、讨论,给予幼儿启发,不以教师的权威压制幼儿,而是作为引导者,为幼儿创作搭建平台,让幼儿大胆想象和创造。在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后,经常会创造出意想不到的好作品。

存在的困难及解决思路

 

1、本课题研究的困惑

通过本课题前期的实践研究,我们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仍有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与深入研究。诸如怎样更好地提高教师的认识水平;怎样将研究从实践层面上提升到理论层面上;各年龄段幼儿教学要求的难度该如何把握,重、难点如何突破;如何更进一步地发展幼儿的创新能力,使本土文化渗透到各种游戏中去等。

2、本课题研究的下一步打算

组织课题组教师不断进行有关本土文化的理论学习和探讨,努力提高课题研究的意识和能力,对该课题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面对种种困难,我们坚信办法绝对比困难多这一充满敬业精神的哲理,齐心协力,不断学习,力求做好课题研究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今天,我们欣喜的看到幼儿园崭新的面貌,教师队伍积极进取,追求创新,幼儿好学、乐学。展望未来,我们踌躇满志,继续探索,为建设一支研究型、创新型的师资队伍,把幼儿园办成具有鲜明特色教育的名园而继续不懈努力。

能否按期结题

 

能按时结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