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结题申请表
(2014-06-11 23:49:40)
标签:
教育 |
分类: 小课题报告 |
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结题申请表
立项号 |
2013XKT-YJ078 |
课题名称 |
利用自然角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
||||||
负责人 |
肖瑛 |
工作单位 |
省直机关明园幼儿园 |
||||||
博客网址 |
http://blog.sina.com.cn/u/2772755990 |
完成时间 |
2014年6月 |
||||||
成果主件名称 |
利用自然角培养幼儿的观擦能力 |
||||||||
课题成果附件 |
(课题成果附件形式包括论文、教育叙事、随笔、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育案例、调研报告、教具制作等) |
||||||||
序号 |
成果名称 |
成果 形式 |
应用发表情况(打“√”) |
||||||
博文 发表 |
刊物 发表 |
会议 交流 |
教学 应用 |
||||||
1 |
语言:小蝌蚪找妈妈 |
教育案例 |
√ |
|
|
√ |
|||
2 |
科学活动 |
教育案例 |
√ |
|
|
√ |
|||
3 |
谁的萝卜叶子长得好 |
案例分析 |
√ |
|
|
√ |
|||
4 |
我们的观察记录 |
案例分析 |
√ |
|
|
√ |
|||
5 |
让孩子们在自然角中获得更多的发现 |
案例分析 |
√ |
|
|
√ |
|||
6 |
一粒种子是怎样长大的 |
案例分析 |
√ |
|
|
√ |
|||
7 |
我们的自然角 |
案例分析 |
√ |
|
|
√ |
|||
8 |
春天的自然角 |
教育案例 |
√ |
|
|
√ |
|||
9 |
如何让自然角成为幼儿园教育的有效资源 |
论文 |
√ |
|
√ |
|
|||
10 |
如何让幼儿成为自然角的主人 |
论文 |
√ |
|
√ |
|
|||
11 |
中、大班年级组自然角创设 |
心得体会 |
√ |
|
|
√ |
|||
12 |
课题研究阶段小结 |
研究、设想 |
√ |
|
√ |
|
|||
13 |
浅谈幼儿园自然角观察活动的组织 |
论文 |
√ |
|
|
√ |
|||
14 |
科学有效地引导幼儿做自然角的观察记录 |
研究 |
√ |
|
|
√ |
|||
15 |
蝌蚪变青蛙 |
随笔 |
√ |
|
|
√ |
|||
16 |
离开水的小蝌蚪 |
随笔 |
√ |
|
|
√ |
|||
17 |
拯救小蝌蚪 |
随笔 |
√ |
|
|
√ |
|||
18 |
再见吧,小蝌蚪 |
随笔 |
√ |
|
|
√ |
|||
19 |
小蝌蚪死亡之谜 |
随笔 |
√ |
|
|
√ |
|||
20 |
以饲养活动为例,利用自然角对幼儿观察能力发展的实践与探究 |
研究报告 |
√ |
|
√ |
|
|||
21 |
浅谈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
论文 |
√ |
|
|
√ |
|||
22 |
自然角观察记录的方法和指导策略 |
教学体会 |
√ |
|
|
√ |
|||
23 |
利用自然角培养幼儿的观擦能力 |
结题报告 |
√ |
|
|
√ |
|||
24 |
拔苗助长 |
教学反思 |
√ |
|
|
√ |
|||
25 |
爱护自然角要有“爱心”更要懂“科学” |
教学体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研究概述(不超过1000字,内容突出研究特色、研究效果) 研究的成效 (一)机会——创设饲养环境,提供幼儿观察的机会
(三)方向——适时有效指导,培养幼儿各种观察的能力
1.追踪观察能力的培养
2.顺序观察能力的培养
3.比较观察能力的培养
4.观察记录能力的培养
(四)方法——记录形式多样,提高幼儿观察的能力
1.图画记录法 饲养活动前我们观察发现幼儿的记录能力有限,他们能观察,也能把自己观察到的东西用语言给表达出来,但他们用笔记录的能力还是不够的。特别是单独记录更是困难。于是,我们引导孩子运用图形的记录方法,如:饲养蝌蚪前期蝌蚪的形状是蛙卵;饲养中期蝌蚪的体态是圆圆脑袋、长长尾巴;中后期蝌蚪长出了后腿和前腿;到最后蝌蚪变成了青蛙;一路走来幼儿用图画记录下来,有了这特殊的“记录本”,孩子不仅能大胆地记录下自己观察到的情况,提高幼儿观察记录的能力,还能激发幼儿对大自然、对小生命的热爱、增强孩子们的责任感、任务意识。 2、表格记录法 表格观察记录法的对比性、抽象性更高,表格记录法可以让每一位幼儿能定期、如实地填写自己观察的情况,也能及时发现饲养中出现的问题。如在饲养活动初期通过观察了解小蝌蚪饲养过程中是吃什么长大的问题,通过表格观察记录,能清晰了解蝌蚪吃什么长得最快,同时激发了他们更好的观察兴趣,提高了他们的观察能力。 3.影像记录法
(五)契机——教师善于发现,提升教师观察敏感度
(六)钻研——教师深入研究,提高教师教研的能力
|
|||||||||
课题组成员名单(不超过五人) |
||||||
序号 |
姓名 |
性别 |
年龄 |
职称 |
职务 |
在研究中承担任务 |
1 |
肖瑛 |
女 |
37 |
|
教师 |
主持、研究 |
2 |
|
|
|
|
|
|
3 |
|
|
|
|
|
|
4 |
|
|
|
|
|
|
5 |
|
|
|
|
|
|
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指导专家组 审查意见 |
|
|||||
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评审专家组 评审意见 |
(专家组长签章)
|
|||||
市基础教育科研领导小组办公室 审查意见 |
(单位盖章)
|
注: 正文楷体小4号,篇幅控制在A4纸2页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