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娘”风是今年春晚的最大特色
(2013-02-14 05:08:33)“伪娘”风是今年春晚的最大特色
在传说中,嫦娥是女人中的女人;在今年的春晚中,嫦娥却是由一个“爷们儿”扮演的——而且,扮演者有一个很“爷们儿”的名字。
春晚小品《大城小事》里的服装设计师是个典型的“娘炮”角色,该角色捏着嗓子发嗲,张扬着鼻音撒娇——或者是演员刻画得太形象,有网友直呼“太娘,快看不下去了。”
小品《你摊上事儿了》里还有个“伪娘”, 该角色走路一步三摇,说话一句三扭,生气了扑上去用胸脯打人——就是在资深“伪娘”里,这“伪娘”也算是奇葩了。
无论是春晚剧组通过了的,还是刘谦自作主张的临场发挥,反正刘谦的那句“找力宏”已经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红娘”不再是女性的专利,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伪娘”风之盛确实是今年春晚的一大特色。或者,正是有这些“纯爷们儿”刮起“杂爷们儿”之风,蔡明的毒舌才被衬托得很“剽悍”。
反串、噱头、搞笑、调侃,看春晚的成年人可能多少还能鉴别;对看春晚的青少年以及更低年龄段的未成年人,则可能是模糊性别的误导。
据调查,中国男生的体质呈逐年下降趋势,与日本男生相比,中国男生变“矮”了:中国7岁到17岁的中国男生平均身高比日本同龄人矮了2.54厘米。
男生比女生的情绪更脆弱,北京儿童医院7年间19196个病例中,男性患儿占69%,其中6~11岁男生心理疾病发病率是女生的两倍。
现在,外表和心理越来越“阴柔”的男生越来越多,现在的“娘”男生不但讨女孩们喜欢,一些男生也以之为崇尚的范本:以“娘”为美,以“娘”为潮。这种现象的形成有诸多复杂的因素;其中,“伪娘”之风带来的审美观的变异,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作用。对大多数的青少年而言,时尚审美观的影响力常常超过家庭和校园的教育。
今年春晚的“伪娘”风能给青少年受众们带来什么?——难道是男性的跨性别特征的浓妆艳抹和能歌善舞?难道是夸张的“伪娘”带来的笑声和欢乐?
——要知道,环境和氛围性别色彩的非正常,对“男生女性化”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