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治理雾霾污染是当前很迫切的民生

(2013-01-14 00:39:32)
标签:

杂谈

治理雾霾污染是当前很迫切的民生

      华阳杨

新年第二个周末,全国中东部地区都陷入严重的雾霾和污染天气。中央气象台将大雾蓝色预警升级到黄色预警,环保部门的数据则显示,从东北到西北,从华北到中部乃至黄淮、江南地区,都出现了大范围的重度和严重污染。(新民晚报 113日)

 

大雾警报从11日开始拉响,但12日各地的警报连连升级。

 

在受影响最严重的京津冀地区,北京、石家庄、保定、邯郸、天津、沧州、廊坊、唐山等都发布了大雾橙色预警。其余在山东、四川、安徽等省市都发布了黄色或橙色预警。河南新乡和开封甚至发布了大雾红色预警信号。

 

截至13日零时,记者统计发现,在全国74个监测城市中,有33个城市的部分检测站点检测数据超过300,即空气质量达到了严重污染。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雾霾天气中携带的细小颗粒物对人体伤害极大,其中,PM2.5可直接进入肺部和血液。


    PM2.5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主要来自扬尘、机动车尾气、燃煤及挥发性有机物等,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影响。PM2.5粗细还不到头发丝的三十分之一,能携带大量有毒有害物质,通过支气管进入人体的肺部,甚至融入到血液之中,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造成肺癌死亡率的增加,成为危害身体健康的隐形杀手。

 

糟糕的天气致使各地呼吸道患者人数增多,市民罹患上呼吸道系统疾病的风险大增,患有哮喘、过敏性鼻炎等疾病患者则雪上加霜。

 

据《武汉晨报》消息,11日下午5点,武汉市儿童医院门诊的雾化室里挤满了人,二三十名家长抱着孩子,挨在一起做雾化治疗。昨天该院门诊统计显示,就诊量突破3千人次,其中约六成是呼吸道感染等内科疾病。

 

或者,有必要回忆一下“毒雾”危害严重的“伦敦烟雾事件”引以为戒。 19521249日,伦敦上空受高压系统控制,大量工厂生产和居民燃煤取暖排出的废气难以扩散,积聚在城市上空。不久伦敦市民也对毒雾产生了反应,许多人感到呼吸困难、眼睛刺痛,发生哮喘、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的病人明显增多,进而死亡率陡增,据史料记载从125日到128日的4天里,伦敦市死亡人数达4000人。根据事后统计,在发生烟雾事件的一周中,48岁以上人群死亡率为平时的3倍;1岁以下人群的死亡率为平时的2倍,在这一周内,伦敦市因支气管炎死亡704人,冠心病死亡281人,心脏衰竭死亡244人,结核病死亡77人,分别为前一周的9.52.42.85.5倍,此外肺炎、肺癌、流行性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也有显著性增加。129之后,由于天气变化,毒雾逐渐消散,但在此之后两个月内,由于又有近8000人因为烟雾事件而死于呼吸系统疾病。

 

空气无处不在,而在雾霾天气下,PM2.5就被携带在空气里;附着在门窗的细小颗粒物能够被擦拭干净,而进入了人体肺部和血液的细小颗粒物又怎么可能擦拭?

 

环保专家建议,当遭遇到重度污染的时候,儿童和老年人以及心脏病、肺病患者应该留在室内,停止户外运动,一般人群也应该减少户外活动。

 

在遭遇雾霾污染时,确实应该减少户外活动——谁愿意担任“人肉吸尘器”?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周末、休息日可“宅”在家里,可是非周末、休息日怎么办?打工的要打工,该办事的要出门办事,上班的要上班,上学的要上学,而这些又怎么可能避免户外活动?

 

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是民生的重要内容。从生存状态来说,雾霾污染影响了民众的健康;从生活状态来说,雾霾污染影响了民众的出行和活动;所以,治理雾霾污染是当前很迫切的民生。——而且,是一项迫在眉睫的民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