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式耳光”暴露了社会性焦躁

(2012-11-28 03:21:05)
标签:

杂谈

“中国式耳光”暴露了社会性焦躁

     华阳杨

“你老年痴呆吧!”“神经病!”一个年仅8岁的长沙小女孩在公交车上冲着一位七旬老人大吼,引来旁边女乘客的不满,当场出手狂扇了小女孩好几个耳光,小女孩脸肿了好几天。小女孩的妈妈今天想请本报帮忙找找这名下狠手的中年妇女:孩子出言不逊,就应该下这样的重手殴打吗?1126 三湘都市报)

 

公交车上发生的“耳光”事件,除了这桩骂老人的女童遭扇耳光,还有很多。

 

去年11月,在吉林的公交车上,一位60多岁的老太太和一对20多岁情侣发生争吵。后老人带着她八九岁的孙女要下车的时候,因老人回了一句女青年的一句指责,小伙子就狠狠地扇了老人一记耳光。据同车人说,这一记耳光扇的响亮而又突然,这一记耳光过后,车里静得连掉根针都听的见。

 

今年8月,在杭州的一辆公交车上,一对夫妻站在一个有座位的小伙子旁边,妻子抱着孩子,车厢广播断断续续响起4请给有需要的乘客让个座,谢谢!小伙没反应,突然,丈夫大骂:看什么看!紧接着连扇了小伙5个耳光,小伙被打得鼻血横流,镜框也被打飞,断成几截。

 

今年8月,在济南的一辆公交车上,一位年轻的母亲带着自己3岁的孩子,由于没人给她让座,她一怒之下竟然扇了一名男乘客一个耳光,并称“是替你妈妈教育你”。

 

公交车上何以频频发生“耳光”事件?单元式住房改变了城市人的居住方式,也改变了城市人的交往、接触的方式——邻里之间交往和交流少了,但矛盾和冲突也减少了不少。而公交车作为除此之外的公共场合,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就显得更为集中。

 

除此,公交车上频频发生“耳光”事件,也是一种社会性焦躁情绪的反映。用扇耳光解决矛盾冲突,都有一种“有优势不用,过期作废”的焦躁心理。小伙子扇老人耳光,倚仗的是身体优势;男子扇坐着的小伙子的耳光,倚仗的是强壮和居高临下的优势;抱孩子的妇女扇男子耳光,倚仗的是道德优势。妇女扇骂老人8岁女童耳光,倚仗的则是身体和道德的双重优势。

 

于是,在公交车上扇人耳光就成了一种发泄的最便捷的方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公交车也是这种发泄可以利用的场合——以那个抱着孩子扇男子耳光得妇女为例,不是在公交车上,若只是一个妇女抱着孩子面对一男子,妇女未必就会出手。

 

而在公交车上,8岁女童冲着老人大吼,又何尝不是接受了这种焦躁情绪的潜移默化?——这种社会性焦躁情绪又是从何而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