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驭风少年》书评
八里台第二小学王洪涛
马拉维,一个非洲小国,巫术盛行,饱受干旱、饥荒、瘟疫和艾滋病困扰,只有百分之二的人能用上电,唯一不缺的只有风。坎宽巴正是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
文章前半部用了大量的篇幅都在介绍坎宽巴的童年生活。他说“在发现科学的奥秘之前,我的生活被巫术所占据”。无论是父亲和爷爷讲的关于巫术的故事,还是他亲眼所见的舞者所表演的带有巫术的舞蹈,无不控制着他幼小的心灵。如果巫术被善良的人所利用,它能指引人做正确的事——正如坎宽巴吃了同伴捡来的糖果后,被父亲利用巫术的故事引导着说出了实情,父亲偿还了丢糖果的人全部的钱。这是一个善良宽容的父亲,也正是有了这样一个伟大的父亲,才造就了坎宽巴后来的成就。
坎宽巴有两个十分要好的朋友,一个是温比村长的儿子——吉尔博特,这是一个生活比较无忧,学习成绩落后于坎宽巴,但是心地善良的小家伙。吉尔博特的父亲,也就是温比村长,在马拉维遭遇灾荒,饥饿笼罩着周边村庄的时期,每天会拿出自己的存粮发放给过路的灾民,以致自己家也面临危机,并且在首相演讲期间,站在讲台上不卑不亢地要求首相直面灾荒,解救灾民,后来被打手打成了残废,这样一个善良的村长在与世长辞的时候,得到了全村村民的送行。吉尔博特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在坎宽巴制造风车的时候,吉尔博特曽多次拿出自己的零用钱帮助坎宽巴买材料,为坎宽巴成功的制造风车贡献了力量。
坎宽巴的另一个好朋友,是他的叔父家的孩子——乔弗里。这也是一个善良的,贫穷的,不喜欢上学,用劳动换取生活的孩子。在坎宽巴制造风车的过程中,也帮了很多忙。比如帮助坎宽巴搭建高大的风车,比如为坎宽巴找来皮带带头链条等。
坎宽巴上到初中一年级的时候,正好赶上全国闹饥荒,真是哀鸿遍野,每天都会有大量的饥民死去。坎宽巴家的日子也一天不如一天。家里的存粮每天都在减少,每天的食物也从三顿饭缩减到一顿饭,饥饿笼罩着每一个人。家里连生活都十分困难,更拿不出多余的钱为坎宽巴交学费,虽然对知识无比渴望,但是此时的坎宽巴只能选择离开学校,寄希望于下学期收成好了,父亲能够凑够上学的钱。坎宽巴多希望自己家里也能通上电,那只是富人才能享受到的奢侈品,有了电家里就不用一天黑就上床睡觉了,有了电就能带动抽水机,一年就可以播种两次庄稼了。这不仅仅是梦想,坎宽巴为此而努力着。
当坎宽巴得知学校里有个图书馆时,他会经常前往借阅。其中一本《探索物理》的书成了改变他命运的秘籍。坎宽巴正是借助这本书学习了大量的关于电学的知识,通过这些电学知识,坎宽巴在垃圾堆里淘来了大量的废旧材料,自制了第一架风车,并成功的为家里引来了光明。当坎宽巴的这个壮举得到成功时,村里的人们再也没人讽刺他为“疯子”了,而是交口称赞。
坎宽巴的壮举被人穿上网络后,得到了许多媒体、名人的关注,坎宽巴的人生轨迹也就此发生了质的改变。
这是一个十分励志的故事。苦难没有击垮一个志存高远的少年的梦想,乐观、坚强、坚持的信念支撑他成就壮举。正如坎宽巴在演讲中所说“我尝试过,我做到了!”“当你一心一意时,你的梦想就一定能实现!”“我的全部梦想都实现了!”
走完了坎坷,踏过了泥泞,终于见到了彩虹。人的一生正是如此,时间会为你验证一切。千万不要在困难面前一蹶不振,挣扎一下,也许路就在不远处。
活着,一切都有希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