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谓好的教育就是适合学生的教育,适合学生成人成才的教育。早在两千多年前孔老先生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笔者认为,学校是一片森林,好的教育就是让“直树成林,大树成荫,弯树成景”,让每个学生都体会到自身的存在,感悟到自身的价值,体验到自己的成长。
新班级,新学生,新情况。班内有一位同学非常有“个性”,课上基本上没在自己的座位上听过课,有时坐地上,有时坐门口,有时跑到其他同学旁边。如此学生,我们该怎么办?
1 提升育人温度
这种孩子最怕其他同学孤立他,嘲笑他,必须让全体同学理解他、接纳他。否者,他就会游离于班级之外,在心理和行为上出现异常。要利用各种场合给本班同学做好解释,该同学需要同学们的理解,需要同学们的关心和帮助,这样他才能感受到班级的温暖。
2 转变育人角度
任何孩子都有其自身的优点和爱好,对于这种学生,班主任必须要极力挖掘他的优点,表扬他的优点,发展他的优点,这样他才能找到自信,树立信心,体会到存在感和优越感。才能真正融入到班级的这一大家庭中。
3 强化帮扶力度
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对待该同学,班主任可安排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班务活动,获得成就感;各课任教师课上常关注,课下多交流,谈一些他喜欢的事;安排两名他的好朋友,经常和他在一块儿活动和学习。
“教育每天都充满悬念,后进生成就一个名师”。转化一个后进生叫育人,培养一个优秀生要育才,但转化一个后进生比培养一个优秀生更有成就感!!
只有提升教育的温度,才能让学生感受教育的温暖。教育,一个都不能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