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457)梵净山-释迦殿弥勒殿

(2018-05-11 20:46:25)
标签:

弥勒净土法门

分类: 弥勒净土文章分享

457) 梵净山-释迦殿 弥勒殿

作者:不详 http://s14/mw690/0031B4Fezy7knVN2WTP0d&690

红云金顶——山峰直立高达百米,上半部一分为二,由天桥连接两端。两边各建有一庙,一边供奉释迦佛、一边供奉弥勒佛。红云瑞气常绕四周,人称红云金顶,谐“鸿运金顶”。

 

攀铁索而上,四面悬崖峭壁、一路古庙摩崖,主要有明万历元年的《道院》、清康熙52年的《天桥功德碑》等。中途经过灵官殿、龙头石,到达观音洞。

 

释迦佛与弥勒佛的传说:金顶上有两座寺庙,一边为释迦殿,一边为弥勒殿,中间由一桥连接。传说金顶本为一整体,后来释迦佛与弥勒佛同时看中金顶,都到这上面打坐修行,燃灯古佛看在眼中,便手执金刀,从峰顶一刀劈下,从此一峰分二顶,释迦居左、弥勒居右。按照佛家“竖三世佛”的说法,燃灯代表过去,释迦代表现在,弥勒代表未来,这里可参拜三佛,而且弥勒佛是最后也是最高的佛,因梵净山乃弥勒佛道场。两座庙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后来时毁时建,今天已经按古时恢复,由于疾风吹动,庙宇都盖铁瓦,每块重达8公斤左右。两座庙宇前方立有屏风,后方都有一石台,分别为“说法台”、“晒经台”。连接两庙的桥,凌空飞架而称“天仙桥”。

 

梵净山之神奇集中于金顶。一座百余米高的巨石从海拔2200多米的山顶上拔地而起,高矗入云,直插虚空。上此金顶必须手攀铁链,脚手用力,虔诚至志,一心向上方可通达。稍有疏忽,心辕意马,失手落足,坠入沟壑,踪影全无。

 

上得金顶并非一眼平地,必须先进释迦殿,朝拜释迦牟尼佛,然后再经“天桥”,跨越丈余宽的峡口,进弥勒殿,恭敬弥勒佛。这一先一后,往往游客不在意,难以体察两殿先后之奥秘。诸不知,释迦牟尼佛是我们娑婆世界佛教创始人,他以一大因缘现世人间,以身证法,说法四十多年,立意弘法度众,被世人称之为佛祖。在佛教之中也被称为现在佛。弥勒佛乃是未来佛,他如今正在兜天说法,他将在那里住四千岁,这四千岁相当于人世间五十六亿七千万年。

 

据《弥勒经》记载,在很远的将来,弥勒佛出现,那时人的寿命极长,没有病患,寿命都有八万四千岁,女年满五百岁以后才出嫁。那时,国土富饶安乐,地面平整,像镜子一样明亮纯净,谷物食品极多,人丁兴旺,有许多珍宝,地面上只有甘美的果树及香气浓郁的植物。那时,风调雨顺,四季分明,人的贪欲、仇恨、愚痴被诚恳所取代,人心和平,一心一意,相见时欢快高兴,相互间使用善言净语,语言相同,没有差别,人民信仰一致。那时,金银珠宝,珍珠琥珀散落在地上,无人理睬。

 

梵净山金顶先拜释迦后敬弥勒正预示了佛法运作这一历程,展示佛法的今天与明天。他告知人们,一切众生今天在释迦牟尼佛的恩惠之下生活,明天仍将在弥勒佛的教化之下度生,佛光将永远普照众生、度化众生。小小金顶一分为二,实质是现在、未来各一半,拜现在佛,一生平安,吉祥如意,寿命增长。拜未来佛,为来生来世种下善根,利益万千。

 

------------------------------

 

附文:江口县释迦殿、弥勒殿

作者 : 不详

 

江口县释迦殿、弥勒殿  位于梵净山金顶之上,始建于明永乐年间,被人们称为“空中殿堂”。释迦殿在左,弥勒殿在右,中隔金刀峡、天桥横跨其上连接两边。

 

上金顶先到释迦殿,过天桥再到弥勒殿。两殿构造基本一致,一间独房,均由块石垒成,面阔5.4米,进深5.55米。两殿背后各有一方不可移动巨石,释加殿后为晒经台,弥勒殿后为说法台。

 

据《铜仁府志》载:屋顶因“风峭,不可瓦,冶以铁”。殿内原有明铸铜质释迦、弥勒佛像各1座,道光二十九年(1847年)弥勒铜像被盗,咸丰二年(1852年),又铸铜质弥勒、观音像各1尊。解放后殿堂坍塌,铜像遗失,铁瓦无存,四周只剩2米左右残墙和释迦殿拱门。

 

1984年由江口县人民政府进行重修,重塑释迦、弥勒像安放其中,修缮了上山铁链步道,1985年竣工向游人开放。2008年另辟了一条下山步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