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养生 |

日常生活中,大家离不开的话题之一是健康。很多人都希望自己更年轻一点,男性希望自己回到三十岁,那时意气风发,最有魅力;女性则希望自己回到二十岁,那个时候正处于花开的年纪,一切都那么美好。想让自己变的年轻当然离不开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想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当然离不开运动。运动的方法有很多,下面为大家推选一种方法——步行,它及容易又能带给我们很多好处。

步行的好处:
1、变得年轻:
步行并不是走路那么简单,在步行的过程中能够很好的调节身体。对于衰老的机能,能够很好的改善。
例如,不少上班族长时间坐着,会造成腿部血液流动受到阻碍,还会造成肥胖的发生。而在这个时候要是进行步行则是能够有效的促进这些部位的代谢,对于气血流动是有帮助的。
同时,一个人是否年轻,看其记忆力是能够看出来的,随着年龄的增大,很多人的记忆力也是不断的退化,特别是老年人,往往有健忘的情况。而记忆力通过步行恰好能够有效的改善,这是因为在步行的时候,会让血液流动更加通畅,身体部位的机能在步行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提升。可以有效的提高你的记忆力,减少脑部退化。
2、锻炼心肌
心脏的跳动对于健康是有非常大的帮助,心肌的跳动离不开血液的生成,步行虽说没有跑步那么的刺激心脏,但是,在步行的过程中还是能够有效的锻炼心肌。
通过步行能够增强心脏的功能,使得心脏跳动缓慢而有力量,对于心肌造血是有很好的帮助。
3、促进血液循环
健康的身体离不开血液的循环,身体中的血液是流动的,在这流动过程中促进代谢,但要是身体某个部位出现了堵塞,甚至经脉不通畅,这个时候就会造成人们生病。
而在步行的时候,恰好能够有效的打通这些堵塞的劲脉,增强了血液循环,对于新陈代谢有很好的帮助。
4、减少心肌梗塞
在生活中心肌梗塞是很多人防不胜防的疾病,患上这个病症的人有很多,特别是对于老年人来说,更是要注意这个病症。根据相关数据研究,心血管疾病是当前造成死亡的最大病症。
造成心肌梗塞产生主要是因为气血的不通畅,血管中的血液凝块的形成,从而能够减少心肌梗塞的发病率。

散步的方法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这是我国广为流传的一句俗语。
其实,这并不是绝对的,也需因人而异,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饭后百步走”。这是因为饭后由于消化器官的血液循环大大增加,身体其它部位的血液循环量就相对减少。所以,表现为周身乏力、头晕、眼花,有的还可出现暂时血压低的现象。所以患有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的人,不可饭后马上百步走。一般要等过半小时后,再百步走才更科学。
在清晨或傍晚散步时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采用适宜的散步形式,则对身体健康更为有利。
普通散步
每分钟60至90步,每次20至40分钟。这种散步正适合于患冠心病、高血压、脑溢血后遗症或呼吸系统病、中重型关节炎的老年人等。
快速散步
每分钟90至120步。每次30至60分钟,适合于中青年慢性关节炎、胃肠道和高血压病的恢复期等患者。

散步要谨防下面几个误区
一、盲目效仿他人
比如现在很流行倒着走,虽然这种走法可以增强腰部力量,但有些老人跟风,或不注意查看周边环境,倒着走很容易摔倒。
其实,走得慢,手臂前后自然摆动最好,没必要刻意增加动作。

二、 患高血压别选早晨
高血压老人散步得选好时候。心血管不好或患高血压的老人散步时,不要背着手、驼背,最好挺胸抬头,尽量全脚掌着地,微微收腹,自然摆臂,以免压迫胸部,影响心脏正常功能。
三、用跑步机代替户外散步
有些人说天气不好我就不出门锻炼了,在跑步机走就行,但这仅仅适合年轻人,老年人不宜尝试。老人在家用跑步机跑步,空气憋闷,容易造成意外。
四、爱走上下坡
有些老人散步时专门选择有坡度的路段,想通过增加难度来增强锻炼效果。事实上,最适合老人散步的路况应该是平坦、无坑洼、坡度小、人少的路面。很多老人有不同程度的骨性关节炎,爬坡会导致膝关节负担过重,加重关节磨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