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子兵法•料敌》篇读后感
(2013-02-14 18:49:33)
标签:
兵法涵之吴起料敌孙子 |
分类: 上兵伐谋 |
那么,首先,为什么要观察分析敌情呢?
《孙子兵法》中讲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己,不知彼,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从中可以看到,熟知自身和对方的情况并加以分析,才能制定出相应的作战方案,避开敌军的锋芒,击中他们的弱点,获得胜算。
其次,怎样做到正确地观察并分析敌情呢?
观察与分析敌情,首先要对于对手的目的、背景、优势、劣势、性格特点都要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吴起向魏武侯讲述对抗六国军队的方法时,分别从战略的高度立足于魏国,着眼于“戒备”,对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地理条件、民情风俗以及六国军队的素质、阵法特点等诸方面的优劣情况都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并根据这些特征制定对抗各国军队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间谍等情报人员发挥巨大的作用。孙子《用间篇》中写道:“不重用间谍,以致不能了解敌情而致失败,那就是最不仁慈的人。…… 明君、贤将,其所以往往战胜敌人,成功超出众人之上,就在于事先了解敌情。从前商朝的兴起,伊尹曾经在夏,了解夏朝内情;周朝的兴起,姜尚曾经在殷,了解商朝的内情。所以明智的国君,贤能的将帅,能用高超智慧的人做间谍,一定能建树大功。这是用兵重要的一着,整个军队是要依靠他来决定军事行动的。”
其次,要防止被敌军作出的假象所迷惑。吴起根据自己的实战经验,通过对表面现象的分析判断,总结出了“击之勿疑”的八种情况,“避之勿疑”的六种情况,及“可击之道”的十三种情况。具体的措施,要根据战场上的实际情况来实行。
有很多正确料敌而致胜的情况,也有料敌失误而遭到挫败的情况。
关羽是三国时期蜀阵的一员大将,武艺高强。但性格高傲、自恃不凡。关羽防守荆州时,东吴陆逊与关羽对峙,探明了关羽性格的弱点,抓住他骄傲的心理,谦恭地写信送礼,使关羽更加志得意满,松懈对荆州的防守。陆逊趁着关羽疏于防守之际夺取了荆州。陆逊因为善于观察和分析敌情,打败了关羽,为东吴夺取了荆州宝地。
众所周知的“空城计”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司马懿出于对诸葛亮的了解,认为诸葛亮一生谨慎,不会做冒险之事。司马懿由于料敌失误,失去了杀掉诸葛亮的机会。
总而言之,身为将领要做到善于观察并分析敌情,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