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马踏飞燕(总五百六十一)

(2025-04-23 16:34:17)
标签:

民族自豪

历史

科学

分类: 寻常生活
                        马踏飞燕

 在我们小区附近的广场上有一个雕塑,每次看到这个雕塑,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小学五年级语文教科书中的一篇课文《马踏飞燕》。
马踏飞燕(总五百六十一)

马踏飞燕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第十册

课文插图(来自网络  谢谢!   

https://pic.baike.soso.com/ugc/baikepic2/0/20230801161830-94682943_jpeg_1180_780_337009.jpg/300


  “马踏飞燕”是东汉时期的艺术珍品。它1969年出土以后,很快名闻天下,受到人们的赞美。

看!这匹铜制的骏马,膘肥身健,体形匀称,鬃毛整齐,四蹄坚韧有力。它头微微后仰而略向左歪,尾竖起而后扬。它张开大口,人们仿佛听到了它高亢的嘶鸣声。

这是一匹奔跑中的骏马。怎样表现它的速度之快呢? 作者构思奇妙,让马的右前腿大步前跨,左后腿向后平伸,以表现它正在快速奔跑。快到什么程度呢?  作者匠心独运,让马的后蹄踏在一只飞燕上。这样就把“快”具体化了,连飞燕都来不及躲闪,真跑得快啊!马蹄踏在飞燕上,飞燕竟安然无恙,可见这匹马几乎是四蹄离地,风驰电掣般地飞奔。

铜制骏马全身的重量都集中在右后蹄上,怎样才能保持平衡?这是一个难题。作者有意使马的头和颈往后收缩,以求重心尽量后移;同时使踏燕的后蹄尽量前伸,让马的支撑点和重心正好在一条垂直线上。再加上向前后伸出的两条腿和扬起的尾巴,不仅使马在整体上保持平衡,而且使马的造型更加优美。

从这匹踏燕的奔马身上,我们看到了古代劳动人民具有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先进的科学知识,看到了他们卓越的创造才能。


这篇课文描述的便是我国古代的艺术精品——铜奔马。奔马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形象矫健俊美,别具风姿。马昂首嘶鸣,躯干健壮而四肢修长,腿蹄轻捷,三足腾空,飞驰向前,一足踏飞燕着地。

一匹躯体庞大的马踏在一只龙燕背上,龙燕吃惊地回过头来观望,表现了骏马凌空飞腾的雄姿。其大胆的构思、浪漫的手法,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令人叫绝。艺术家巧妙地将一匹骁勇矫健的天马表现得淋漓尽致,体现出汉代奋发向上、豪迈进取的精神……。(网络资料)


    看着眼前的“马踏飞燕”雕塑,我的心中再一次充满着一种民族自豪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