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农村初中科学分层次作业布置的实践研究》课 题 研 究 方 案

(2012-05-26 18:13:20)
标签:

教学

教育

实践

思考

评价

杂谈

分类: 他山之石

农村初中科学分层次作业布置的实践研究》

课 题 研 究 方 

平阳县萧江镇第二中学  章途样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布置作业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传统的作业布置作业出发点并不是完全针对每一个具体的学生的,普遍出现“同内容、同标准、同要求”等“一刀切”作法,很少全面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发展性教学理论认为“差异是一种资源”,需因材施教。在教学中,老师普遍只重视教学过程中的因材施教而忽视实施作业的分层布置,对作业量、作业难度和作业方式不作适当的调整,从而影响了因材施教实施的效果。教师认为分层次作业布置有一定的难度,会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如每次布置作业和批改会不同,同时日常还要做大量的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教师选择的作业一般都是现成的教材或配套练习上的题目,但担心部分学生会做完作业有太多的时间去玩了,就再配几套练习,结果优生做机械重复的作业,学困生完成不了作业,导致他们课业负担过重,导致他们(无论“优生”还是“困进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了一定的挫伤,学习效率难尽如人意。826日,浙江省教育厅召开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视频会议,坚决把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减下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如何实施分层次作业布置教学是切实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的有效途径。

 随着整个国家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作为中国第一塑编城的萧江镇也迎来了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家属。萧江二中所处城乡结合部,生源来自四面八方,加上逐年增加的外来务工子女来校就读,可见学生差异化是非常大的。鉴于现有条件我们不能进行分层编班教学。如何才能做到既尊重差异又面向全体,实施分层次作业布置教学,使充分练习和自由发展有机统一,已成为我校一线老师教科研的迫切需求。

 然而到目前为止,关于分层次作业布置的理论研究较多,实践较少,实践在初中各学科间也不均,数学和英语学科实践较多,特别是科学学科实践尤其少。为此,我提出了进行《农村初中科学分层次作业布置的实践研究》的课题。

二、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分层次作业布置教学

分层次作业布置教学,就是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中存在的差异程度,综合考虑每个学生的智力、非智力等因素,运用模糊学的方法,把全班学生分为短期性的(即处于发展变化状态而短期内又相对稳定的)ABC三个层次,并依据群体学生的差异,区别对待地布置不同难度、不同数量的作业,从而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做法。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1、国内研究有关作业分层设计的研究多能见诸网络、报刊,相关研究的成果大部分以论文的形式呈现。总体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关作业分层设计的经验总结,涉及分层设计的原则、作业分层设计的技巧、作业分层设计的评价。主要体现为:作业分层设计时,先要将学生进行分层,然后再针对学生的分层设计不同梯度的作业,让成绩差的学生做容易的作业,成绩一般的学生做难度一般的题目,成绩好的做一些有一定难度的习题。其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为:以人为本论——主张把人放在第一位,以人作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顺应人的禀赋,提升人的潜能,完整而全面地关照人的发展。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发掘学生的智慧潜能。个体差异论——每人因其遗传、家庭、环境等因素的不同,造成每个学生认知上千差万别。由于智力发展水平及个性特征的不同,学生对于同一问题理解的角度和深度必然存在明显差异,由此所建构的认知结构必然是多元化的、个性化的和不尽完善的。因材施教论——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练习的深度、广度、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让学生扬长避短,长善救失,使每个人都得到相应的发展。最近发展区理论——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要求,让每个学生有一个自己的“最近发展区”,通过在他人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跳一跳,摘到桃”。让每个学生,特别是“差”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以“成功”来激励自己,发挥求知的“内驱力”(内驱力是一个人成功的首要因素)严育洪老师在《新课程教学问题讨论与案例分析》中提出:练习布置可以学生谋划吗?练习数量可以学生自定吗?顾淑平老师在《分层作业分层评价实验研究报告》中指出,她们在开展了作业分层后实验效果显著。

2、国外相关研究有,美国心理学家琼斯(D.M.Jones)曾做一项实验研究,被试为两班程度相同的学生,实验班按照个性,因材施教,对照班采取共同目标,统一教学。一学期后,两班接受同样的测验,其结果显示实验班成绩远优于对照班。

科学分层次作业布置就是以这些理论作指导,根据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分成不同的层次,进行不同难度、数量的作业训练,促进每一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及预期目标

(一)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使每个学生在作业中都能练有适合的习题,练有各自的收获,从而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切实有效的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

2、通过研究,能丰富作业的内容层次,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实现素质教育要求。

3、通过研究,形成科学作业分层次布置的四维坐标体系,提高科学作业分层次布置的可操作性,减轻教师过重工作负担,提高教学质量。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成果形式

1.研究的内容

 研究科学作业设置难度与科学考试内容对应的考试要求的关系。

研究多少道同类作业才能达成教学目标的数量与科学作业难度的关系。        研究科学作业难度、数量与学生层次间的匹配关系。

建立科学作业分层次布置的学生层次、作业难度、作业数量、科学考试要求的四维目标坐标体系。

2.预期成果的创新之处:

1)分层次作业布置研究已为新课程背景下的一个研究热点,但各学科研究不均,数学、英语学科研究较多科学学科尤其少。预期在我们的研究实践中能形成具有科学特色,设计一些具有探究性、实践性、综合性等多样化的课外作业,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2)分层次作业布置实践研究一般形成固定不变的分层作业册,而构建出能让老师灵活操作的模型还没有。预期在我们的研究实践中能构建出模型,象教师备课时按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去备课一样,作业布置时依照学生层次、作业难度、作业数量、科学考试要求四维目标的坐标体系去布置。预期能建立一册科学作业习题库,每个习题带有学生层次、作业难度、作业数量、科学考试要求的四个坐标系数,方便教师自由组合习题在同年级不同届、同届同年段不同班级的学生中实施科学作业分层次布置。

3)本课题研究具有可持续发展性,在构建科学作业分层次布置的四维坐标体系基础上可以继续实践研究科学作业呈现方式的坐标体系。

四、研究的有利条件和研究方法

(一)完成研究的有利条件

1、我校自2006年至2008年期间开展了温州市评价研究室立项的<<农村初中实施阶梯发展性学生综合评价的行动研究>>的课题,撰写的论文获省教研成果一等奖。该课题的研究使教师对学生的差异化有了更清晰的了解,提高了教师对班级学生分层能力。

2、近几年我校班额有所减少,在小班化教学中最适宜采用分层教学。因为人数较少,实施起来比较容易。

3、本课题一经提出,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向全校老师大力宣传支持本课题研究工作,这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厚重的资源支持。

(二)主要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学习本课题已有的研究资料,吸收本课题已有的研究成果。

2、调查法——用书面问卷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召开有关学生座谈会进行调查。

3、行动研究法——抓住作业布置中实际问题,提高假设,在实践中逐步发现作业分层布置的规律,提高作业分层练习的效率。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0年12月前)

认真学习相关理论知识,认真研究《科学课程标准》、初中科学《考试说明》及有关学生分层信息、资料,吸取广大教师的有关经验和体会,形成较为科学、实用的科学作业分层次布置的坐标体系。

(二)实施阶段:(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

依据科学作业分层次布置的坐标体系,开展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册作业分层次布置内容编制,进行班级实验,不定期对实验班进行调查、访问、不定期进行实验班和对照班比较分析实验情况,完善实践研究成果。

(三)总结阶段: (2012年2月至3月)

提炼实践经验,形成科学学科层面有效的分层次作业布置模型,整理所有材料,做好结题工作。

六、主要参考资料:

1.[美]霍华德•加德纳 .多元智能.新华出版社.1997.1

2.《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3. 顾淑平 分层作业分层评价实验研究报告

4. 严育洪新课程教学问题讨论与案例分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7

 

 

 

 

                                                   2010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