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宏观经济学习题(1)

(2012-08-08 16:37:13)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宏观经济学习题(1)作者:janice
 

第十章      国民收入核算

 

一、  选择题

 

1.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民生产总值的核算?

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B、政府给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

C、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一笔佣金;D、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费。

2.下列哪一项计入GNP?

A、购买一辆用过的旧自行车;B、购买普通股票;

C、汽车制造厂买进十吨钢板;D、银行向某企业收取一笔货款利息。

3.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

A、企业增加一笔存货;    B、建造一座住宅;   

C、企业购买一台计算机; D、以上都是。

4.下列项目中,(    )不属于政府购买。

A、地方政府办三所中学;B、政府给低收入者提供一笔住房补贴;

C、政府订购一批军火;D、政府给公务人员增加薪水。

5.在一个有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的部门构成的四部门经济

    中,GNP是(    )总和。

A、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B、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C、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

D、工资、地租、利息、利润和折旧。

6.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小于国内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

    取得的收入(    )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7.今年的名义国民生产总值大于去年的名义国民生产总值,说明

A、今年物价水平一定比去年高了;

B、今年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总量一定比去年增加了;

C、今年的物价水平和实物产量水平一定都比去年提高了;

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一定正确。

8.下列项目中,(    )不是要素收入。

A、总统薪水;            B、股息;

C、公司对灾区的捐款;D、银行存款取得的利息。

9.“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

A、一定是对的;                       B、一定是不对的;

C、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不对的;D、以上三种说法全对。

10.在一个只有家庭、企业和政府构成的三部门经济中,一定   

    有。

A、家庭储蓄等于净投资;      B、家庭储蓄等于总投资;

C、家庭储蓄加折旧等于总投资加政府支出;

D、家庭储蓄加税收等于净投资加政府支出。

 

二、           分析讨论题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并说明理由。

(1)       如果一企业用5台新机器替换5台报废的旧机器,它没有使GNP增加,因为机器的数量未变。

(2)总投资增加时,资本存量就增加

(3)总投资不可能是负数。

(4)净投资不可能是负数。

2.为什么从公司债券得到的利息计入GNP,而人们从政府得到的  

    公债利息不计入GNP?

3.为什么人们购买债券和股票从个人来说可算是投资,但在经济

    学上不能称为投资。

4.为什么住宅建筑支出不被看作是耐用消费品支出而看作是投资

    支出的一部分?

5.为什么转移支付不计入GNP?

 

 

 

第十一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一、选择题

1.当消费函数为C=3+5Y,这表明平均消费倾向

A、大于边际消费倾向;     B、小于边际消费倾向;

C、等于边际消费倾向;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

2.潜在国民生产总值是指:

A、一国居民在一特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物品和劳务的货币价值总和;

B、如果劳动和资本设备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下一国居民在一特定时期内所能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货币价值总和;

C、一国居民在一特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物品和劳务的货币价值根据价格变化调整过的数值总和;

D、一国居民在一特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物品和劳务的货币价值总和扣去折旧的部分。

3.如果在消费—收入图形上,消费曲线向上移动,这意味着消费者

A、由于减少收入而减少储蓄S;

B、由于增加收入而增加了储蓄S;

C、不是由于增加收入,而是其他原因使储蓄S增加;

D、不是由于增加收入,而是其他原因使储蓄S减少。

4.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厂商投资增加将引起

A、国民收入增加,但消费水平不变;

B、国民收入增加,同时消费水平提高;

C、国民收入增加,但消费水平下降;

D、国民收入增加,储蓄水平下降。

5.如果投资支出I突然下降,那么凯恩斯模型预期

A、GNP将开始持续下降,但最终下降将小于投资I的下降;   

B、GNP将迅速下降,其量大于投资I的下降;

C、GNP将迅速下降,其量小于投资I的下降量,但将没有进一步下降趋势;

D、GNP将开始持续下降,直至下降量大大超过投资I的下降     量。

6.GNP的均衡水平与充分就业的GNP水平的关系是

A、两者完全等同;

B、除了特殊失衡状态,GNP均衡水平通常就意味着充分就业时的GNP水平;

C、GNP的均衡水平完全不可能是充分就业的GNP水平;

D、GNP的均衡水平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充分就业的GNP水平。

7.在凯恩斯45度线图中,消费函数与45度线相交点的产出水平表示

A、净投资支出I大于零时的GNP水平;

B、均衡的GNP水平;

C、消费C和投资I相等;

D、没有任何意义,除非投资I恰好为零。

8.GNP高于均衡水平,意味着

A、计划储蓄S大于计划投资I;

B、计划的消费支出C的总额超过计划投资I的总额;

C、GNP偶然沿着消费曲线超过收入均衡点;

D、计划投资I的总额和计划消费C总额之和超过现值GNP水平。

9.如果由于投资支出下降而导致GNP下降,可预期

A、消费C和储蓄S将上升;    B、消费C和储蓄S将下降;    

C、消费C将下降,但储蓄S将上升;D、消费C将上升但储蓄S将下降。

10.在一个不存在政府和对外经济往来的经济中,若现期GNP水平为5000亿元,消费者希望从中支出3900亿元于消费,计划投资支出总额为1200亿元,这些数字表明

A、GNP不处于均衡水平,将下降;B、GNP不处于均衡水平,将上升;

C、GNP处于均衡水平;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

11.如果边际储蓄倾向为0.3,投资支出增加元60亿元,可以预期,这将导致均衡水平GNP增加

    A、20亿元;  B、60亿元;  C、180亿元; D、200亿元。

12.在国民收入和生产中的个人储蓄可以明确表示为

A、家庭所有资产的总额;

B、当期所得收入中不用于消费部分;

C、当期所得收入中仅用于购买证券或存入银行的部分;

D、家庭所持有的所有资产总额减去他们的负债总额。

13.如果人们不是消费其所有收入,而是将未消费部分存入银行或购买证券,这在国民收入中和生产中是

A、储蓄而不是投资;        B、投资而不是储蓄;

C、既非储蓄又非投资;

D、是储蓄,但购买证券部分是投资。

14.经验表明长期消费函数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所以

A、边际消费倾向小于平均消费倾向;

B、边际消费倾向等于平均消费倾向,且为常数;

C、边际消费倾向大于平均消费倾向;

D、平均储蓄倾向等于1。

15.投资往往是易变的,其主要原因是

A、投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家预期限;

B、消费需求变化得如此反复无常以至于它影响投资;

C、政府开支代替投资,而政府开支波动剧烈;

D、利率水平波动相当剧烈。

16.如果灵活偏好曲线接近水平状,这意味着

A、利率稍有变动,货币需求就会大幅度变动;

B、利率变动很大时,货币需求也不会有很大变动;

C、货币需求丝毫不受利率影响;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

17.当利率很低时,人们购买债券的风险将会

A、变得很小;                   B、变得很大;

C、可能很大也可能很小;    D、就发生变化。

18.IS—LM曲线表示满足(    )的关系

A、收入—支出均衡;        B、总供给与总需求均衡;

     C、储蓄与投资均衡;        D、以上都对。

19.在IS曲线上存在储蓄与投资均衡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点有

A、一个;               B、无数个;

C、一个或无数个;   D、一个或无数个都不可能。

20.自发投资支出增加10亿美元,会使IS曲线

A、右移10亿美元;       B、左移10亿美元;

C、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

D、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

21.货币市场和产品市场同时均衡出现于

A、各种收入水平和利率上;

B、一种收入水平和利率上;

C、各种收入水平和一定利率水平上;

D、一种收入水平和各种利率水平上。

22.价格水平上升时,会

A、减少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曲线右移;

B、减少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曲线左移;

C、增加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右移;

D、增加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左移。

23.总需求曲线

A、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政府支出减少时会右移;

B、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价格水平上升时会左移;

C、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税收减少会左移;

D、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名义货币供给增加会右移。

24.假定货币供给量和价格水平不变,货币需求为收入和利率的函数,则收入增加时

A、交易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

B、交易货币需求增加,利率   下降;

C、交易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上升;

D、交易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下降。

25.经济处于充分就业是指

A、所有的人都有工作;

B、所有的劳动力都有工作;

C、只存在摩擦失业和结构失业;

D、失业率低于3%。

2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均衡产出水平上,计划存货投资和非计划存货投资都为零。

     B、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并不总是大于零而小于1。

     C、经济学家一致认为物价上升就是通货膨胀。

D、如果宏观经济均衡处于其长期总供给曲线上,那么,经济中的失业率就是自然失业率。

27.当所有居民为了增加财产而增加储蓄时,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就减少了。这种现象被称为

  A、节约的悖论;   B、支出的悖论;

  C、负的乘数效应;  D、自发储蓄效应。

28.总支出曲线的斜率等于

  A、边际支出倾向;    B、边际消费倾向;

  C、边际储蓄倾向;    D、边际进口倾向。

29.消费者储蓄增多而消费支出减少,则

A、  GNP将下降,但储蓄S将不变;

B、   GNP将下降,但储蓄S将上升;

C、  GNP和储蓄S都将下降;

D、GNP不变,但储蓄S下降。

30.如果GNP是均衡水平,则要求

A、收入总额必须正好等于计划消费支出加上计划储蓄支出;   

B、GNP总额必须正好等于计划储蓄总额与计划投资之和

C、消费者支出总额必须正好等于收入的收支均衡水平;

D、  所得收入总额必须正好等于全体消费者的消费支出加上计划投资。

 

二、分析讨论题

1.  能否说如果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平均消费倾向也一定递减;反之,平均消费倾向递减,边际消费倾向也一定递减?

2.在均衡产出水平上,是否计划存货投资和非计划存货投资都必然为零?

3.某些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将一部分国民收入从富者转给贫者,将提高总收入水平,你认为他们的理由是什么?

4.假设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投资为50。

(1)求均衡收入、消费和储蓄;

(2)如果当时实际产出为800,企业非意愿存货为多少?

(3)若投资增至于100,求增加的收入。

5.为什么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位于IS曲线右上方时,反映产品市场供过于求的情况?

6.在IS和LM两条曲线相交时所形成的均衡收入是否就是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为什么?

7.假定某经济中消费函数为C=0.8(1-t)Y,税率t=0.25,投资函数为I=900-50r,政府购买G=800,货币需求为L=0.25Y-62.5r,实际货币供给为M/P=500,试求:

(1)IS曲线;

(2)LM曲线;

(3)两处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

8.税率增加如何影响IS曲线、均衡收入和利率?

9.何为凯恩斯的有效需求原理(提示:凯恩斯的三个基本心理规律)。

10.国民收入决定中的两个缺口是什么?

 

第十二章    宏观经济政策

 

一、             选择题

1.货币供给增加使LM曲线右移,若均衡收入变动接近于LM曲线的移动量,则必须

A、   LM曲线陡峭,IS曲线也陡峭;

B、   LM曲线和IS曲线一样平缓;

C、   LM曲线陡峭,而IS曲线平缓;

D、LM曲线平缓,而IS曲线陡峭。

2.下列哪种情况中,增加货币供给不会影响均衡收入?

A、   LM曲线平缓,而IS曲线平缓;

B、   LM曲线陡峭,IS曲线也陡峭;

C、   LM曲线平缓,而IS曲线垂直;

D、LM曲线和IS曲线一样平缓。

3.政府购买增加使IS曲线右移,若要均衡收入变动接近于IS曲线的移动量,则必须

A、   LM曲线平缓,IS曲线陡峭;

B、   LM曲线垂直,IS曲线陡峭;

C、   LM曲线和IS曲线一样平缓;

D、LM曲线陡峭,而IS曲线平缓。

4.货币供给的变动如果对均衡收入有更大的影响,是因为

A、私人部门的支出对利率更敏感;

B、私人部门的支出对利率不敏感;

C、支出乘数较小;

D、货币需求对利率更敏感。

5.在下述情况下,挤出效应更有可能发生

   A、货币需求对利率有敏感性,私人支出对利率也有敏感性;   

B、货币需求缺乏利率敏感性,私人支出也缺乏利率敏感性;

C、货币需求具有利率敏感性,私人支出对利率没有敏感性;

D、货币需求缺乏利率敏感性,私人支出很有利率敏感性。

6.在下述何种情况下会发生挤出效应

A、货币供给的下降使利率提高,从而挤出了对利率敏感的私人支出;        

B、私人部门税收的增加引起私人部门可支配收入和支出的下降;

C、政府支出增加使利率提高,从而挤出了私人部门的支出;

D、政府支出的下降导致消费支出的下降。

7.以下何种情况不会引起收入水平的上升?

A、增加自主性支出;             B、减少自主性税收;

C、增加自主性转移支付;       D、增加净税收。

8.如果政府购买的增加与转移支付的减少相同时,收入水平会

    A、不变;      B、增加;        C、减少;      D、不相关。

9.如果所得税率既定不变,政府预算为平衡性的,那么增加自主性投资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会增加均衡的收入水平,并且使政府预算

A、保持平衡;          B、有盈余;

C、出现赤字;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

10.中央银行有多种职能,只有(      )不是其职能。

A、制定货币政策;        B、为成员银行保存储备金;

C、发行货币;              D、为政府赚钱。

11.法定准备率高低和存款种类的关系,一般说来是

A、定期存款的准备率要高于活期存款的准备率;

B、定期存款的准备率要低于活期存款;

C、准备率高低与存款期限无关;

D、以上几种情况都存在。

12.货币乘数大小与多个变量有关,这些变量是

A、法定准备率;        B、现金存款比例;

C、超额准备率;        D、以上都是。

13.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政府债券是企图

A、收集一笔资金帮助政府弥补财政赤字;

B、减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C、减少流通中基础货币以紧缩供给,提高利率;

D、通过买卖债券获取差价利益。

14.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政府债券的结果将是

A、银行存款减少;              B、市场利率上升;

C、公众手里的货币增加;     D、以上都不是。

15.财政部向(      )出售政府债券时,基础货币会增加。

A、居民;             B、企业;

C、商业银行;       D、中央银行。

16.中央银行最常用的政策工具是

A、法定准备率;     B、公开市场业务;

C、再贴现率;        D、道义劝告。

17.中央银行变动货币供给可通过

A、变动法定准备率以变动货币乘数;

B、变动再贴现率以变动基础货币;

C、公开市场业务以变动基础货币;   D、以上都是。

18.通货膨胀是

    A、货币发行量过多而引起的一般物价水平普遍持续的上涨;

    B、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的黄金量;

    C、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商品的价值量;

    D、以上都不是。

19.紧缩通货的需求管理政策

A、实现较低通货膨胀率而不会引起产量下降;

B、降低产量,但开始时对通货膨胀没有影响;

C、要求政府支出增加;   D、要求降低名义货币增长率。

20.抑制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应该

A、控制货币供应量;      B、降低工资;

C、解除托拉斯组织;      D、减税。

21.应付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的方法是

A、人力政策;        B、收入政策;

C、财政政策;        D、三种政策都可以。

22.由于经济萧条而形成的失业属于

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周期性失业;        D、永久性失业。

23.如果某人由于钢铁行业不景气而失去工作,这种失业属于

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周期性失业;       D、永久性失业。

24.自然失业率

A、恒为零;       B、依赖于价格水平;

C、是经济处于潜在产出水平时的失业率;

D、是没有摩擦性失业时的失业率。

25.菲利普斯曲线说明

A、通货膨胀导致失业;

B、通货膨胀是由行业工会引起的;          

C、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呈负相关;

D、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呈正相关。

26.长期菲利普斯曲线说明

     A、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不存在相互替代关系;

B、传统菲利普斯曲线仍然有效;

     C、在价格很高的情况下通胀与失业之间仍有替代关系;

D、离原点越来越远。

27.“滞胀”理论不符合(      )的观点

A、货币主义;           B、凯恩斯主义;

C、理性预期党派;     D、供应学派。

28.在美国,政府,包括总统在内,对政策的作用是

A、建议与劝说议会和中央银行;

B、决定政府支出的多少;   D、确定税率;    

C、根据货币政策的需要任命联帮准备体系委员会。

29.在各国,决定货币政策的政府机构一般是

     A、政府;B、议会;C、中央银行;D、总统及其顾问班子。

30.下列哪一种情况是固定政策规则的例子。

A、若下雪了,就穿靴子;

B、若下雪了就把靴子放在家里;C、每天都穿靴子;

D、若靴子湿了,就把它放在室外。

二、             分析讨论题

1.为什么货币需求对利率越敏感,即货币需求的利率越大,财政政策效果越大?

2.为什么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越敏感,即投资的利率系数越大,财政政策效果越小?

3.如果社会已是充分就业,现在政府想要改变总需求的构成,增加私人投资和减少消费,但总需求不许超过充分就业水平,这需要什么样的政策混合?运用IS-LM图形表达您的政策建议。

4.为什么货币政策对住宅投资影响特别大?

5.什么叫“流动性陷阱”?

6.为什么税率增加并不一定使税收增加?

7.简释下列概念: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自动稳定器、投资乘数、货币乘数、灵活偏好、自然失业率。

8.平衡预算的财政思想与功能财政思想有何区别?

9.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刺激或抑制有效需求的效果上有何区别?

10.为什么当代各国西方政府反对积极的财政政策?

 

 

第十章

一、选择题

1/BDDBA    6/BDCCD   

 

第十一章

一、选择题

1/ABDBD   6/DDABB   11/DBABA   16/ABDBC   21/BBDAC   26/DABCD  

第十二章

一、选择题

1/CCAAA    6/ADAAC    11/BAADA    16/ADBBB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