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份,课题得到了立项,我开始着手准备课题研究的相关事宜。大班组成员积极分析本年龄阶段幼儿现有的观察现状,存在问题。认真学习,搜集资料,借鉴现有的幼儿观察能力培养的研究成果确定了我们的研究思路。在开始研究时,我积极与校领导以及家长沟通,在进行这一课题研究短短的几个月月来,我围绕这一课题做了一下工作:
1、掌握幼儿观察能力的发展规律,取得培养幼儿观察能力的主动权。(9月份)
深入了解大班组5-6岁幼儿的观察能力的发展特点从幼儿对自然界的观察、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再到对图画书的观察都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并与大班组老师一起进行分析、总结。
2、创设良好的观察环境以激发幼儿观察的兴趣。(9-10月份)
从孩子兴趣入手,在班级创设植物角、动物角、名画欣赏角、图画书分享角等,积极调动幼儿观察的兴趣。为提高幼儿观察的系统性和耐心,针对大班幼儿的能力,设计了形式多样的观察记录方法,如图形记录、表格记录、影像记录等,让孩子更好的表达自己的观察结果,看到事物的变化,了解每一次观察结果之间的的联系,从而建立系统的观察印象。。
3、通过多种形式的观察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接触各种事物,观察各种现象,丰富其认知。(10—11月份)
(一)《走进秋天》自然观察活动。秋天是多彩的季节,明显的四季的交替在动植物身上都表现的非常的直观,其本身就可以引起孩子强烈的兴趣。我充分利用这种美好的自然条件,引导幼儿观察。如,秋天的树叶,秋天的草地,秋天的果实,秋天的小鸟。通过亲临感受,让幼儿发现事物的变化规律及内在联系。
(二)《可口可乐》社会观察活动:结合幼儿的兴趣点,我们组织大班幼儿参观了可口可乐公司。观察可口可乐公司外墙设计、可口可乐各年的纪念瓶设计、接待员阿姨是怎样热情而富有情趣地接待和讲解、整个流水线工作是如何有条不紊地进行。回来后又进行了谈话总和绘画活动。幼儿用语言及图画将自己看到的想到的表达的淋漓尽致。
(三)《有意思的图画》与教育教学有密切关系的观察活动:幼儿期以形象思维为主,在各种知识的呈现上多以图画形式呈现。因此,对图画的观察能力要求我们有意去培养。首先是观察的方法,再到教师在观察过程中的引导,最后到对观察结果的理解与表达。针对此项互活动我们开展了《六科工程—图画观察》教学观摩活动和《名画欣赏活动》。
(四)一日生活中寻找观察的契机,提高观察的兴趣,学习不同的观察方法。(12月份)
4、有效地对幼儿进行引导、启发、鼓励教会幼儿的观察方法。根据5——6岁幼儿观察的特点,在实施研究的每一个阶段我都有机渗透观察方法的培养,教会幼儿掌握科学有效的观察方法。《多彩的秋天》活动中主要教会幼儿对比观察的方法;班级区域角的观察活动主要教会幼儿顺序观察法和反复观察法;《有意思的图画》则更注重科学有效地观察方法,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鼓励幼儿适时运用多种观察方法。一日活动中也有意渗透幼儿观察方法的培养,并将观察记录与观察活动有效结合。(10-12月份)
针对前半期研究工作的开展,我对幼儿的观察能力进行了前后比较:
1、幼儿在观察时有了更加明确的目的。
2、比较之前专注力提高,观察的耐心加强了。
3、观察活动能引发更多地孩子思考与提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