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班幼儿观察能力的培养研究》开题报告

(2012-09-09 21:03:02)
标签:

杂谈

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开题报告)

                          时间:20129

 

立项号

 2012XKT-YJ103

课题名称

   5-6岁幼儿观察能力的培养研究

负责人

王锦

所在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锦园幼儿园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研究背景:幼儿从出生,就积极地向周围世界进行探索。《纲要》指出3岁儿童就对周围世界充满强烈好奇心。但是,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些孩子对周围事物总是充满好奇,向成人问这、问那;而有的则对眼前的变化“视而不见”,这让孩子失去了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机会,影响了孩子的发展。5——6岁的幼儿已初步形成水平不高的观察力,但在这时期的观察力具有过于笼统、不稳定、不深入、缺少观察的方法等特点。

研究意义:观察能力是人们思维、想象、理解、表达等能力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幼儿园开展的各项活动也都离不开观察,观察对于开阔幼儿的眼界,丰富幼儿的知识,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观察并非随意看看,是有目、有计划的,旨在通过这样一种智力活动去揭示观察对象的内在规律。只有具备持续的观察能力才能保证孩子对世界的高度敏感性,获取丰富的感知材料,并对这些进行分析和整理,得到理性的认识,由此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观察力是人们在观察实践中或有关训练中形成的能力,因此,观察能力需要我们有意识的培养。对幼儿自主探索世界具有重大意义,是智慧开启的重要能源。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观察:是幼儿认识自然和从社会中获取直接经验的重要途径,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是知觉的高级形式。

观察力:是人们在观察实践中或有关训练中形成的能力。

幼儿观察力需要在幼儿的观察实践或有关训练中有意识进行培养。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一、准备阶段(20123-----6月) 积累相关资料,制定研究方案

    二、行动研究阶段(20129---20136月)

    第一阶段,2012年7月—8月,商讨制定调查问卷,设计大班幼儿观察能力培养活动,制定研究进度计划表。

    第二阶段,2011年9月,发放调查问卷,分析幼儿观察能力发展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活动。

    第三阶段,2011年9月中旬—12月,在年级组开展实践研究。

具体做法如下 

    a、从“兴趣”入手,引导幼儿乐于观察

观察的前提是“注意”,但幼儿期的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他们只有对某事某物产生浓厚兴趣才会集中,即观察往往受兴趣支配。因此,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美国学者杜威认为:“兴趣是刺激儿童学习的最好形式。

    1、捕捉孩子的兴趣,引导观察

幼儿天生就有强烈的好奇心,其实在大千世界中有无数孩子感兴趣的东西。只要我们观察、倾听就会发现。因此,我们要把握时机,正确引导幼儿去观察,去发现。

     2、选择适合的观察对象,引导幼儿乐于观察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我为幼儿多选择色彩鲜艳、新奇、活动等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作为观察对象。幼儿对这些喜欢的东西常常没有成人指导下自主的去看看、摸摸、碰碰等观察,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各种感官。事实上,只有把各种感官都调动起来,才能更正确、更清晰、更完整的去观察某一事物。因此,我们要选择适合幼儿的对象积极引导运用各种感官参与,全面观察。

     b、教会幼儿观察方法,培养幼儿善于观察

有了观察兴趣,还必须在观察方法上加以指导。孩子并不是天生善于观察,幼儿的观察条理性差,如果孩子不会用正确的方法观察事物,而是东看看、西瞧瞧,就会把要观察事物的重要特征遗漏掉。不但达不到观察目的,还会形成不良观察习惯。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教会幼儿观察事物的一些方法,让幼儿学会有目的的、自主全面的、细致的观察事物的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以下几种方法较适合幼儿,能让幼儿运用于自主探索活动中。

    (一)顺序法

顺序法指以一定顺序来进行观察。有从远到近、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从上到下、从明显特征到不明显特征等等。

    (二)比较法

比较法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或现象比较他们不同点和相同点,让幼儿进行分析、比较、判断、思考,从而正确细致、完整认识事物。

    (三)反复观察法

对于某一动作可让幼儿进行重复观察,这种方法可以强化幼儿大脑皮层形成暂时性的联系,并能使各个暂时性联系之间相互贯通,逐步形成动作的连贯一致。反复观察能形成幼儿对事物的整体认识,并掌握复杂的难度大的各个环节。

    (四)重点观察法

在事物完整的发展过程中,必定有一个环节是主要的。如蚕宝宝蜕变过程中的最主要的环节,这个环节是重点观察的对象。这些训练对培养孩子抓主要问题,抓中心环节,掌握大局都有好处。

    (五)定位观察法

对于大班的幼儿可以通过定位观察来培养兴趣,如引导幼儿读书,教师可以给幼儿做示范,让幼儿从正面反复观察,还可以幼儿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这种方法能引导孩子对读书产生更大的兴趣。在培养幼儿观察方法的同时,还应引导幼儿在观察中积极思维,把观察过程和思维结合起来。

    六) 追踪观察法

追踪观察法是指让幼儿对某一事物或现象的变化和发展进行间断性的、有系统的观察,使幼儿了解其生长变化和发展的全过程,从而形成完整的认识。

c、创造各种观察机会,培养幼儿勤于观察

观察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日积月累的。因此,日常生活中要创造机会,培养幼儿勤于观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1、开设各种观察角

如:饲养角、种植角、阅读角等让幼儿的周围始终存在观察的内容。氛围轻松自由,让幼儿快乐的观察。

    2、善于发现生活中的观察时机

如:秋天树叶的变化;燕子南飞;冬天的雪;夏天的雷、闪电等。让幼儿学会留意和发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3、组织专门的外出观察活动

就是让幼儿走出校园,开阔视野,激发关心周围事物的兴趣,积累生活经验。

如:春季时组织幼儿春游,寻找春天,了解春天的变化;组织幼儿了解家乡的名胜古迹。

    4、在各种活动中有机渗透观察

如:折纸活动中看图折纸,教师为幼儿提供示范图纸,让幼儿结合折纸经验,有顺序的观察思考,学习事物的折叠方法。这不仅丰富了折纸经验,也发展了观察的能力。

通过实践与研究发,观察力的培养除了发展智力外,更多的能力在观察过程中或以观察为基础和发展的。

    d、形成良好的观察氛围。

在物质方面为幼儿提供足够的时间、空间、材料;在精神上形成宽松民主的氛围。

总之,观察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在其成长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

    三、撰写中期报告(2013年1月)总结前期研究工作成果以及不足,并进行及时调整。

    四、调整、再次行动研究(2013年3月—4月)对上半期研究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商讨、实践论证。

    五、总结阶段(2013年5月-6月)

学年结束时,认真回顾一下小课题研究之路,全面总结一年来课题实施过程之中的成功做法与不足之处,整理一年来的经验材料与师幼的成果,认真完成课题的结题工作,认真撰写相关的体会文章,并提交中心于上级教研部门审核,争取让这项研究结出硕果。

*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我园是在陕西师范大学管理理念引领下的一所师资雄厚、硬件过硬的现代化幼儿园,建园以来我园一直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和大力支持和认可,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成绩:2012年我园被评为陕西省“省级示范幼儿园”。

在课题开展前,我们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如:调查幼儿现有的观察水平、进行总结分析,了解幼儿在观察活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教师对幼儿在观察过程中现有的指导方,以及对观察力这一概念的认知;认真阅读、理解相关的书籍如《家长如何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及《学前教育研究》中《培养幼儿观察能力的几点探讨》等,从多方面、多角度了解幼儿园在培养幼儿观察能力方面应做的努力。

另外,我园将拨出专用经费,应用到科研课题上来,以保证课题实验的正常进行。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根据幼儿观察的特点我们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促进其观察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1、掌握幼儿观察能力的发展规律,取得培养幼儿观察能力的主动权。

2、有效地对幼儿进行引导、启发、鼓励,创设良好的观察环境以激发幼儿观察的兴趣。

3、教会幼儿的观察方法。

4、通过多种形式的观察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接触各种事物,观察各种现象,丰富其认知。

5、在幼儿园里形成良好的观察氛围。

计划通过大约一年时间的实践研究,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形成教师反思、心得体会、随笔、叙事、总结等,为教师指导教学总结经验,提供理论支撑。

注:正文楷体小4号,篇幅控制在A46页的范围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