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题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1、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每个区角的环境创设,并让他们成为主人。
2、和幼儿共同探讨如何利用身边的一些废旧材料,来创设最适合该年龄的区角环境。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研究方法
课题研究的内容:
1、让幼儿主动参与每个区角的环境创设。
2、给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物质材料,来创设区角环境。
3、引导家长收集各种区域材料,参与环境的创设。
三、课题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通过搜集、整理国内外相关资料,了解多元智能班区角环境创设的研究。查阅资料书籍中所记载好的区角活动设计以及幼儿的操作方式借鉴书本上的有效分析和应对方法。
2、行动研究法
让幼儿主动参与区角环境的创设,在创设的活动中,出现问题及时记录,活动结束后,把问题拿出来和幼儿共同交流。
3、经验总结法
对研究中班(四岁半-五岁半的幼儿)区角环境创设的整个过程,记录其所出现的问题及自己在处理问题感受与思考,进行分析、梳理、总结,形成研究报告。同时建立研究对象档案,使总结出的经验条理化,系统化,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4、观察法:区角环境创设有目的地区观察、研究幼儿的表现,用照片、符号等来记录幼儿在区角环境创设的过程。
四、课题研究的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2012年9月—2012年11月
创设适宜的区域活动背景环境(一)充分利用三维空间,合理规划活动场地,确保各区域环境井然有序。(二)注重整合教育资源、创设适合幼儿发展的、开放性的区域环境。(三)改变观念,选择区域材料确保使用的质量。
第二阶段(实验阶段)2012年12月—2013年4
选择丰富的材料,让其成为游戏发展的驱动力(一)投放丰富的材料,引发幼儿的游戏行为。(二)分阶段投放材料,满足幼儿游戏的需要。(三)设置自选材料区,实现多元教育价值。
第三阶段(实验阶段) 2013年5月—20137月
为幼儿创设一个安静有序的区角活动环境。活动区域的设置直接影响幼儿活动的效果,我班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在设置区域时能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
(1)区域的数量。数量的多少主要依据活动空间和幼儿人数而定。我班的区角主要设置在幼儿教室边角及楼道里的空间,如果区域数量过多则会造成幼儿活动拥挤的现象,因此,一般设5-8个区。
(2)区域的分隔。区域分隔科学、合理,有利于形成一种和谐、宁静的氛围。而且幼儿身心发展水平有限,还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注意,(3)区域的内容,多区单一内容,即围绕一种内容设置多个区域,如围绕科学常识内容,设置小实验、沙盘、调色等,围绕科学数学活动内容,设置数数、匹配、
排序等。多区多种内容,则是按照不同的内容设置不同的区,如:小医院、阅读、表演、自助餐、美发区等等。(4)依据主题,创设有弹性的区域环境。活动区的预设和生成是相辅相成的,计划应有弹性,要根据孩子的需要与兴趣的转移应该随时调整。的预设和生成是相辅相成的,计划应有弹性,要根据孩子的需要与兴趣的转移应该随时调整。我首先要提供一个有准备的、丰富的、精心设计的、有序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能是开放的、变化的、有多种探索发现机会的。在那里,地面、墙面、桌面能被充分利用,儿童更获得充分活动,和谐发展。区角活动时,材料是幼儿活动的对象,与幼儿的年龄特点、经验、能力和需要相适应的材料,能引发幼儿的活动欲望,使幼儿不由自主地产生“我要玩一玩”的想法。因此我必须从本班幼儿的知识基础和实际能力出发来决定活动角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材料做到因班而异。
第四阶段(成果总结阶段)2013年7月—2013年9月
总结实验情况,积累资料进行分析形成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