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研修感悟】用研究的眼光看公开课——线上聆听“研师三人行”有感

(2020-07-26 11:09:17)
【研修感悟】用研究的眼光看公开课——线上聆听“研师三人行”有感
    今天,参与了“数说九章”的线上研修,颇感耳目一新,因为今天学习的是一个新的栏目,叫做“研师三人行”。这个特别的名字不由地让我想起了凤凰卫视的《锵锵三人行》节目——两岸三地的传媒精英名嘴,一起针对每日热门新闻事件进行研究,并各抒己见,一派“多少天下事,尽付笑谈中”的豪情,融汇信息传播,制造乐趣与辨析事理三大元素于一身。细细品味今天由章勤琼、陈洪杰、王圣昌发起的线上教研,不也有着与之异曲同工之妙吗?
章博士在活动海报中写道:第一是要有主题序列,第二是要有深度研讨,第三是要做“真”教研!这里我给第三点打了感叹号,因为三位老师主张在教研中,尽量不说套话,不说空话,要尽量具体,特别是要有针对性,要够锋利,但在“真实”“深度”教研的同时,还要像平时的自然聊天。今天参与完整个研修,真的体会到三位老师用真教研的要求率领老师们研讨公开课,深入剖析名师对课堂的理解、研究、实践和反思,并且给我们带来更蓬勃的希望,那就是对课的重构!再实践!进入今天邢佳立老师的《平方差》一课,学习过程中,也感受到了邢老师授课之外的深思考:


1计算教学强调动手操作——以图助解平方差。


邢老师从具象的小正方形拼摆大正方形入手(图形)抽象为平方数,再出示平方差算式,接下来再次变抽象为具象,借助图形推导平方差公式。这恰是“数形结合”中“以形助数”情形的体现,邢老师将数形亲密结合,让我感觉要寻找平方差之中的规律,非图形辅助思考不行,着实是“数形结合百般好,隔裂分家万事


2学习过程注重素养发展——质疑、推理促思维。


在邢老师这节课中,我感受到名师课堂设计的巧妙之处,那就是不会让你轻易获得成功,顺利摘得“果子”!正所谓“求知无坦途,学问无捷径。”细数一下,邢老师给孩子挖了多少“坑”?习惯于听老师讲“对”的知识的孩子,若不思考,自然跌入“坑”中;而往往爱问“凭什么?”“真的吗?”的孩子,我想就会对老师的“温柔陷阱”多一分怀疑,哪怕是弱弱的“不同意”都会避免掉进“陷阱”。所以这就是邢老师的良苦用心和高妙之处,她引导孩子们步步为营,当遇到一个问题时,不轻易下结论,而是借助图形仔细观察、内部建构(思考)、猜想、动手操作、辨析反例、解构打破、重构认知。经历这样的过程,孩子的获得才是更有支撑、更有价值的。最后,我还有一个疑问,《平方差》这节课,二年级的孩子是否感受到了它的价值?那么在二年级学习,还可以传递给孩子们的是什么?除了邢老师所谈到的价值定位以外?我想是否还可以让孩子感受到算两个平方数的差要经历两次乘法,一次减法,而当转化成两数之和乘两数之差时,计算一下子变得简便许多!这是我所能感觉到的放至低年级接触的优越点,也许不深刻,但总想着应该让孩子们从中能真真实实感受到或者获得点什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