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研修感悟】一场久违的及时雨——听俞正强《如何教对数学课》有感

(2020-07-26 10:54:21)
陕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段婷婷
【研修感悟】一场久违的及时雨——听俞正强《如何教对数学课》有感

复课已经两周多了,五年级学生正在进行用方程解决问题的知识学习,而小学数学学生最难理解的第三个阶段就是五年级的方程问题。昨晚俞老师的讲座《如何教对数学课?—以方程认识为例》就像是一场及时雨,为我们的教学拨开了迷雾,指明了方向。

一直以来都很喜欢有风格有个性的俞老师,“如何教对数学课”这个题目让我充满兴奋与期待,学习之后,也有许多自己的思考……

思考一:为什么我们把更容易的方法(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却不用呢?

 

俞老师以方程的认识为例,让我知道了教对学生就是用对方法。平常我们在教行程问题时是按照速度乘时间等于路程这种套路去教学,没有认真剖析,而俞老师却用“是谁啊?干什么事啊?怎么干的啊?干的结果怎样啊?……”这一连串幽默的话语引导学生去分析,去读懂题目,教会学生从本质上来理解方程,而不是从形上来理解方程。他用具体的两道应用题列式对比,让我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理解了数学里面一些名词的意思,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等量—真正的等量关系—真正的等式—真正的方程”,要从等量关系的角度来帮助孩子理解方程的本质,即“=”的真正意义。只有抓住知识本质,才能给学生正确的引导。只有老师们的困惑解决了,对知识的来龙去脉有了深入的理解,才能带给学生清晰的认识。

思考二:一节数学课应该给孩子们留下些什么?

从俞老师的讲座中我深刻的感悟到:没有思维只会解题的学生,是学习数学的悲哀。我们的数学课不能只是教师的“一厢情愿”,而应该让孩子们“独上高楼”。数学的精髓是思维,我们在教学中有些内容需要循序渐进,有些内容则适合开门见山,有些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出现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不同的数学知识我们要做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就像俞老师说的:“要让学生学会数学的‘形’,更要把数学的‘神’交给学生,‘神形兼备’才是教对了数学。”

俞老师说:“以前只考虑教得好不好,这几年思考教得对不对。”一位教了三十多年课的名师近年来开始反思—如何教对数学课?真是令人心生敬意!我不禁想起俞老师在《低头找幸福》中有这样一句话:数学不仅仅是计算,不仅仅是问题解决。我们应该把数学的感觉给学生,把数学的观念给学生,把数学对人的影响给学生。

 

    在今后的教学道路上我也要多反思自己“这样教对吗?还有更好的方法吗?”努力把每一节课作为礼物送给孩子们,让自己的课堂更充实,更有数学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