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日子(17)走近动感课堂,走近钱守旺老师
| 分类: 读书分享 |
读书的日子(17) 走近动感课堂,走近钱守旺老师
《打造动感课堂的66个细节》,看到这个书名,首先我想了解什么是“动感课堂”。钱守旺老师说:动感课堂指的是“手动、口动、脑动、心动、情动”。看来,钱老师真是把学生调动得动感十足。那么,钱老师是怎样做到以上的“五动”的呢?又是怎样让孩子们在课堂获得“参与感”、“存在感”、“获得感”、“成就感”的呢?对这些问题的好奇驱使我继续阅读下去。
首先要解决一个让孩子们“动起来”的问题。我们经常有这样的体验,老师一上讲台,仿佛聚光灯打在了舞蹈演员的身上,顿时热血沸腾、欲罢不能,更渴望得到台下“观众”的阵阵掌声。日复一日,我们活跃在讲台上,把自己定位成众目睽睽之下的演员。钱守旺老师怎么看?他说,依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教师要遵守十字方针:沉默、示弱、等待、放手、激励。看到这里,我明白了,他认为舞台中央站的应该是学生,而不是老师。聚光灯应该打在学生身上,他们才应该是闪闪发光的舞者。这个正与当代倡导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相一致。只有老师做到了上面的“十字方针”,才能退出舞台中央。记得当代名师吴正宪老师在课堂上也是非常倡导这一点,在她的课堂上,她做得最多的就是“挑逗”和“示弱”,这样才能激起学生的辩论,从而去伪存真。钱守旺老师提出的“沉默”就是“给学生空间”,“示弱”就是“给学生胆量”,“等待”就是“给学生时间”,“激励”就是“给学生动力”。
做到以上“十字方针”还不够,钱守旺老师指出,教师一定要站在“学”的角度设计教学,多钻研“学法”,让学生在课堂主动去探究学习,这样的课堂才是动感十足的。怎样从学的角度备课?钱老师给我们一线教师24条建议:读懂教材、读懂学生;经历过程,自主建构;训练语言,促进交流;先学后教,少教多学;教不越位,学要到位;渗透思想,增加深度;问题引领,增加温度;植入文化,增加浓度;局部美容,增加亮度;数形结合,化难为易;善于举例,帮助理解;巧设练习,提高能力;积累经验,关注发展;反馈及时,调控到位;精心预设,动态生成……看到钱老师的总结,真是字字如珠,句句切中要害。如果我们一线教师能够经常去对照,那我们的每节课必然高效,必能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掌握技能,使其情感、态度均得到发展。
这本书最核心的章节,是钱守旺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用近300页的篇幅,通过66篇文章,向一线老师们讲述了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的66个细节问题。良好的教育应该是正确的方向和有效的方法的统一。例如:钱老师提出做到“五个五”,第一个五——课堂“五敢”:敢想、敢说、敢问、敢辩、敢错。第二个五——课堂“五让”:书本让学生读,见解让学生讲,疑点让学生议,方法让学生说,规律让学生找。第三个五——课堂“五个到位”:优化“看”的过程,观察到位;优化“做”的过程,操作到位;优化“说”的过程,表达到位;优化“想”的过程,思维到位;优化“练”的过程,训练到位。第四个五——课堂“五不”:凡是学生自己能看懂的,教师不教;凡是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教师不教;凡是学生自己能探索的,教师不教;凡是学生自己能做的,教师不做;凡是学生自己能说的,教师不说。第五个五——好课“五字诀”:新、趣、活、实、美。
经过多年的研究,钱守旺老师发现,动感课堂相比较传统课堂,它有以下几个转变:一、把课堂40分钟变成学生思考、分享和互动的40分钟,让课堂变得富有生机、富有活力、富有动感,会让学生产生更多个性化的理解与表达。二、同伴间的相互指导,就相当于多出40名教师。动感课堂,能够将“1名教师+40名学生”变成“41名教师”。学生人人动起来,100%高效参与,真正实现“心随课动、情随心动”,进而让学生恋上你的课堂。三、在“动感课堂”上,学生经常表现出来的学习状态是:小手高举、两眼放光、你问我答、你来我往、观点交锋、智慧碰撞。
《打造动感课堂的66个细节》一书,还编写了钱守旺老师的12节动感课堂的课例赏析。这些课堂实录,记录了当时的真实场景,真实内容和真实感受。透过这些案例,我们可以看到钱老师在课堂上运用他的研究成果,使一节节原本沉闷的课转化成动感十足,在平凡的讲台上将学生的智慧点亮,用数学的魅力润泽学生的心灵,用自主学习的能力使每个孩子的“小宇宙”爆发,收获别样精彩的数学课堂。
再次回顾《打造动感课堂的66个细节》一书,我倍感珍惜。珍惜书中的名师带给我的思考、珍惜钱守旺老师的“24个策略”和“66个细节”对我们日常教学的指导。我们一线教师每天耕耘于课堂,只要我们沿着名师的道路,一定能创造出生动的、有利于学生终生发展的课堂。教育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情怀。让我们与名师携手同行,让我们的课堂充满智慧,让我们的教育一路书香,让我们的生命更加厚重深远。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