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顺德首届十佳作家王皓琳

标签:
顺德文学十佳作家王皓琳侠骨与柔情文化 |
王皓琳,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公安部作协诗词分会的理事、顺德作协成员。王皓琳尤爱诗词,其大部分作品涉及旧体诗词,诗、词、曲、赋、楹联等,小学三年级,她就写出了人生中第一首七绝诗。
2009年,她出版散文集《渔歌入浦深》一书。该书以王维的一首五绝诗为标题,共四卷,合起来就是“思欲穷千里,读书犹未通。人行山水外,真意在其中”。书中所写的都是王皓琳对生活、读书、游历和社会的思考。这是王皓琳30岁时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也是对自己30年的一次小结。
编者按
接到通知要采访王皓琳,心里多少有些没底,因为知道的只有一个名字,一组电话号码,还有几句对她的描述。随后得知她是一名女警,心想,警察与文学写作之间又会有着怎样的故事呢?内心甚是期待去聆听这个故事。
敲响王皓琳办公室大门时,时间指针去到下午3时,笔者站在门口轻轻地说了一句:我找王皓琳。然后一把温柔的声音回应:我是!旋即,一位留着直直长发的清秀女子站了起来。清秀的容颜让笔者有些惊喜,心里想:一位这样美好的女子,她的文字一定是和她的人一样,充满女性的柔情和细腻,可能还有些风花雪月呢。
爱读之人
在交流中,笔者发现王皓琳的阅读范围非常广:历史、地理、哲学、音乐、现代文学、古典文学、诸子百家、周易八卦、佛家经典、星相命理、游戏攻略等随口而来。她的书籍涉及古今中外,其中,她尤其爱看古典文学,因为在她来看,后人的创作也是从古人那里所来,那自己何不阅读古人的作品,直接对话古人呢?
在她的书里,笔者读到这样一句话:女人尽管去美得肆无忌惮,只是梳妆打扮之余,千万记得要看紧钱包,不要忘了留下买书的钱。可见王皓琳确实是一位爱读之人,这样一位女子,不仅有外在的气质,更有才气,以“才貌双全”来形容,也算适合。
侠骨柔情
王皓琳的阅读爱好确实让笔者对她的印象发生了改变,谁说漂亮的女子就不能有才华呢,然而真正打破对王皓琳印象的还是与她的交谈。在交流中,王皓琳谈名利与生活的取舍,谈到了责任心与人性,谈到了陶渊明、苏东坡“出世”与“入世”;老子、庄子还有孔孟之间所追求的为人处世之道。这些话题若放在一位男子身上,也就罢了,但却偏偏是出自一位温柔美丽的女子口中,恍惚间,觉得眼前这女子是长着一副女性的躯体,却生有男儿的思想。
当然,皓琳也有柔情的一面,她喜欢张恨水的散文,爱读《红楼梦》,喜欢艳丽的颜色,喜欢把自己打扮好再出街。她感谢上天把她生作女人,让她可以天经地义地爱漂亮。但是皓琳做女人却有着自己的原则:不做为异性美丽而流于表面的女子,不做不读书的女子,要做一位能自赏,能自知,却不自怜自恋的女子。真正为自己美丽,为本性美丽,为生命美丽,即使铅华褪尽,美丽依然从自立自强的灵魂里透出来。
读王皓琳至此,脑海中只闪出四个字:侠骨柔情。
执着文学
要读懂皓琳还要读懂她对文学的热爱与执着。自小学三年级写出了人生中第一首七绝诗起,王皓琳对文学的追求就未曾间断过。旧体诗词、散文、小说等作品均有为,其中,她尤其专攻诗词。她的诗词是理性的诗词,有对人性的剖析,也有对人生的思考,还有自己的所见所闻。
因为爱诗词,王皓琳对诗词格律要求很严谨。朋友曾经拜托她帮忙改一首诗词类的作品,作品到了皓琳手中,看完后,她给朋友打了电话:作品的韵律没有按照诗词的规定来创作,建议按要求修改后再给她,否则她是不会改的。
有人无法理解王皓琳的这种执着,认为她有些小题大做。但懂她的人都知道,对于诗词格律,王皓琳有着自己的坚持,即使是创作打油诗,王皓琳也要严格按照格律来写。
严谨对待的不仅是诗词的格律,还有创作的真实性。在王皓琳所著的《渔歌入浦深》里有一节名为:梦游《山海经》的。书中写了一句“我欲往昆仑,此去几何?”答曰:往南一千五百里。
就是这一句“往南一千五百里”,为了确定自己的表达真实,王皓琳当真是翻阅了一遍《山海经》来求证。
因为对文学的执着,王皓琳连看电视剧都与众不同。别人看电视剧,更多的是看剧情,看演员。但王皓琳不仅看剧情、演员,就连剧中的历史时间、历史人物甚至是每个演员的对白怎么念,头饰怎么佩戴,她都有兴趣一一斟酌。
理性与感性
行文到此,很容易让读者把皓琳定位为一位理性、固执甚至是钻牛角尖的女子,这是对她不理解,皓琳其实也是一位容易动情的女子。
“如果有些东西触动了我的心,我的泪水会止不住的。”皓琳说自己的眼泪既不轻易淌,但又时常垂泪,比如看剧,她可能像一位严格的读者,对剧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斟酌过,这时的她是理性而且理智的。但剧中只要有一些感情触动她的,她的眼泪就会哗哗直流。皓琳容易动情,以至儿子经常在一旁疑惑地叫嚷:妈妈,你怎么又哭了?
当别人为周星驰电影而笑时,皓琳却为周星驰而哭。她说,每次看周星驰的《喜剧之王》都会被周星驰剧中人物对电影的执着而感动,剧中男主角尹天仇(周星驰饰)醉心戏剧表演却始终不得志,但他依然不屈不挠的找寻机会。“剧中的男主角可能只是一个卑微之人,但他却坚持自己的电影理念,即使被人所质疑,他也不改变,不放弃。”
这样的皓琳又是一位感性的女子。因为感性,皓琳的文字又显得特别的美,有些文字美到招来了批评,有人说她用诗词方式来写散文,用散文来写小说。连皓琳也称,自己的创作思想有些天马行空,文字可以是简单,也可以是华丽,总之,她喜欢写自己想写的文字,表达自己想表达的情感。
有人曾这样评价她,初识以为是林黛玉,再识发现其是史湘云,做事起来又觉得她带有王熙凤的大胆干脆,最后才发觉,她其实是曹雪芹。这么多人物的性格集于一身?也许,这样的她才是真正的她,一个有着“王皓琳”风格的她。
http://home.shundecity.com/attachment/201305/5/117060_13677385017rn9.jpg
王皓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