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课三研活动

(2013-05-05 09:38:15)

    幼儿园数学活动有它的严谨性、抽象性。幼儿年龄小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学习起来往往会出现枯燥现象,所以就需要我们教师运用直观教具进行引导,幼儿通过实际的操作获得知识经验。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形成一份完美的教育教学活动,还需要我们教师不断的反思自己的教学环节,了解幼儿参与兴趣及知识获取的程度,在教学中就一课进行三研十分必要。本周我们的教研活动以“一课三研”为主。现把大家研究的过程展现出来,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大班数学活动《生活中的数字》一课三研

 

新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经验,并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

我常发现幼儿对颜色鲜艳、各种各样的实物感兴趣。数学活动就是要贴近幼儿生活,在生活中寻找知识,从而引导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我设计一节和生活相关的数学活动,让幼儿在生活中寻找数字,并知道数字代表的意义。对此我还做了一课三研,来丰富完善这节课。

 

 

 

 

第一次实践活动:

第一次数学活动中,我用游戏来激发幼儿的兴趣,制作了三辆公交汽车,把车票发给幼儿,让幼儿根据车票上的数字找到自己要做的公交汽车和座位号。复习了0——9自然数。

活动名称  中班科学活动—生活中的数字

活动目标 

1、观察生活中的数字,初步了解各种数字的不同意义。

     2、能积极关注身边的事物,知道数字在生活中的用途。   

 3、体验数字给生活带来了方便和乐趣。

活动准备  

1、公交车模型三辆、幼儿人手一张公交车票、座位号0---93套。

2、实物:钟表、计算器、电话、信封等生活中常见的有数字的物品

活动过程 

一、在游戏活动中激发幼儿对数字的兴趣。

1、乘车。

   1)引导幼儿观察手中的车票,说一说乘坐几路车,坐几号座位。

   2)幼儿寻找自己坐的车和相应的座位,对号入座并进行交流。

   3)通过对座位号的认读,复习巩固对0-9自然数的认识。

    2 、设计汽车牌照。

1)引导幼儿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汽车牌照。

   2)幼儿读一读自己设计的车牌照。

二、找一找、读一读。

    1、幼儿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物品,并找一找物品上的数字。

    2、同伴之间互相说一说、读一读,自己发现的数字。

    3、教师小结:生活中的许多物品上都标有数字。

三、想一想、说一说。

 1、幼儿相互想一想、说一说:生活中数字的都有什么不同用途。

 2、引导幼儿认识几种常见数字的用途。

   四、教师总结

  数字对我们的生活有着很大的帮助,我们知道了数字代表的意义和用途,以后就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五、听音乐结束活动内容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内容幼儿兴趣很高,我用游戏贯穿始终,一开始乘车找公交车找座位号,制作车牌号,这一系列都是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的,幼儿掌握的很好,但是本节课从知识能力目标上看,幼儿掌握的不是很好,数字在生活中的意义,幼儿没能很好的掌握。

采取措施:

     1、在下一次活动中,应注重幼儿知识能力目标,让幼儿自己找数字,想一想这个数字和物品有什么关系?然后在层层引导幼儿让幼儿知道数字代表的含义。

     2、没有延伸活动,应有对幼儿具有长远教育意义的延伸活动。

 

 

 

 

第二次实践活动:

在第二次数学活动中,我延续了以兴趣为主的教学方法,又加强了知识能力的目标。如:想一想、说一说:

活动名称  中班科学活动—生活中的数字

活动目标 

1、观察生活中的数字,初步了解各种数字的不同意义。

     2、能积极关注身边的事物,知道数字在生活中的用途。   

 3、体验数字给生活带来了方便和乐趣。

活动准备  

1、公交车模型三辆、幼儿人手一张公交车票、座位号0---93套。

2、实物:钟表、计算器、电话、信封等生活中常见的有数字的物品

        图片:特殊号码、电梯。门牌号、汽车牌照、红绿灯等。

活动过程:

 一、在游戏活动中激发幼儿对数字的兴趣。

1、乘车。

   1)引导幼儿观察手中的车票,说一说乘坐几路车,坐几号座位。

   2)幼儿寻找自己坐的车和相应的座位,对号入座并进行交流。

   3)通过对座位号的认读,复习巩固对0-9自然数的认识。

    2 、设计汽车牌照。

1)引导幼儿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汽车牌照。

   2)幼儿读一读自己设计的车牌照。

二、找一找、读一读。

    1、幼儿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物品,并找一找物品上的数字。

    2、同伴之间互相说一说、读一读,自己发现的数字。

    3、请幼儿相互讨论物品上数字的意义。

    4、教师小结:生活中的许多物品上都标有数字。

三、想一想、说一说。

 1、幼儿相互想一想、说一说:生活中数字的都有什么不同用途。

 2、引导幼儿认识几种常见数字的用途。

 3、教师小结:数字对我们的生活有着很大的帮助,它们有不同的用途。

4、观看幻灯片,知道还有很多的数字在生活中的应用,启发孩子想一想还有那些数字有着特殊的意义。

5、引导幼儿认识几种常见数字的用途。如:119120110等电话的意义。

四、教师总结

数字对我们的生活有着很大的帮助,我们知道了数字代表的意义和用途,以后就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五、听音乐结束活动内容。

活动延伸:

   1、布置数字展览区情景,幼儿进行相同数字内容归类游戏。

   2 、设计组合各种数字标记,并进行张贴。

   3 、请幼儿继续在生活中寻找数字,把它的作用记录下来。

4 、尝试用数字来设计一份物品说明书,并相互交流“说明书”中数字所表示的含义。

活动反思:

在幼儿看过玩过之后,从中掌握知识,这次活动中我加入了图片门牌号、表、信封、衣服鞋大小,让幼儿知道这些常见的数字的意义,并开发幼儿,想一想还有那些数字老师没提到过的,互相讨论,或者回家后跟爸爸妈妈一起找找生活中的数字,让数学活动的延伸更具有长远的意义。我觉得不足之处就是幼儿实际动手操作内容不是很好,应该更加完善丰富。

采取措施:

    1、把幼儿分成四组分组进行如:

    第一组  自制小名片

    第二组  看实物找数字、贴数字。

    第三组  特殊电话号码连线并知道它的意义。   

 

  

 

  第三次实践活动:

           在第三次数学活动中,我从丰富活动内容入手。在掌握知识能力目标之后,巩固幼儿的认知,我加入了自由选择分组操作活动如:

           第一组  自制电话号码

    给幼儿提供彩色小卡片,让幼儿制作座机电话号码和手机电话号码。

    第二组  看实物找数字、贴数字,培养幼儿物与数的对应。

    第三组  特殊电话号码。

    知道特殊电话号码的意义,并能将电话号码与图片正确的连线。

    

活动名称:  中班科学活动—活中的数字

活动目标: 

1、观察生活中的数字,初步了解各种数字的不同意义。

     2、能积极关注身边的事物,知道数字在生活中的用途。   

 3、体验数字给生活带来了方便和乐趣。

活动准备:  

1、公交车模型三辆、幼儿人手一张公交车票、座位号0---93套。

2、实物:钟表、计算器、电话、信封等生活中常见的有数字的物品

     图片:特殊号码、电梯。门牌号、汽车牌照、红绿灯等。

3 、分组操作材料:

第一组  空白名片卡、数字印章、印泥、抹布。

第二组  日常生活带有数字的物品、0-9数字卡片及作业单、胶棒。

第三组  画有不同场景的作业单及特殊电话号码的卡片。

活动过程 

一、在游戏活动中激发幼儿对数字的兴趣。

1、乘车。

   1)引导幼儿观察手中的车票,说一说乘坐几路车,坐几号座位。

   2)幼儿寻找自己坐的车和相应的座位,对号入座并进行交流。

   3)通过对座位号的认读,复习巩固对0-9自然数的认识。

     2 、设计汽车牌照。

1)引导幼儿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汽车牌照。

   2)幼儿读一读自己设计的车牌照。

二、找一找、读一读。

    1、幼儿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物品,并找一找物品上的数字。

    2、同伴之间互相说一说、读一读,自己发现的数字。

    3、教师小结:生活中的许多物品上都标有数字。

三、想一想、说一说。

 1、幼儿相互想一想、说一说:生活中数字的都有什么不同用途。

 2、引导幼儿认识几种常见数字的用途。

 3、教师小结:数字对我们的生活有着很大的帮助,它们有不同的用途。

四、分组操作

     第一组  自制小名片

     第二组  看实物找数字、贴数字。

     第三组  特殊电话号码。  

活动延伸

     1、布置数字展览区情景,幼儿进行相同数字内容归类游戏。

     2 、设计组合各种数字标记,并进行张贴。

     3 、请幼儿继续在生活中寻找数字,把它的作用记录下来。

     4 、尝试用数字来设计一份物品说明书,并相互交流“说明书” 中数字所表示的含义。

 

活动反思:

经过三次实践后数学活动《生活中的数字》,幼儿玩游戏玩的开心做到了在学中玩,在玩中学。在认知方面幼儿都很好的掌握数字在生活中的意义和用途,知道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在活动内容上,有幼儿观看、幼儿自主选择、自由讨论、动手操作,整节活动下来幼儿参与兴趣很高,目标完成的很好。

 

                                           大二班刘昭

 

 

 

 

 

 

 

 

 

         中班数学活动《按规律排序》一课三研

 

设计意图: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而且密切联系着幼儿的生活。掌握初步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也是幼儿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为了让幼儿能够愿意学、乐意学,激发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引导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获得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的感性经验,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次活动,我尝试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结合幼儿生活实际和知识经验来设计数学活动把幼儿数学活动与游戏活动进行整合,把抽象、枯燥的数学内容变为有趣的游戏活动。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穿珠,铺路、输密码的操作中掌握排序的规律。

 

                         第一次活动设计

活动名称:学习按规律排序

活动目标:

1、能力:能根据图形的排列规律进行排序。

2、认知:大胆、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观摩过程与结果。

3、情感:通过情景和游戏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各种图形的珠子、绳子若干。

2、不同的几何图形若干。

3、大信封一个、一串按规律串成的项链。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出示大信封引出课题

老师:今天老师收到了一个信封,让我们一起看看信上说什么,打开信封“亲爱的中一班小朋友,你们好,我是图形王国的国王,我想邀请大家去参加我们的音乐会,请参加音乐会时带上漂亮的项链。”你们想不想做一个漂亮的项链?(想)

基本部分:

1、出示项链,引导幼儿观察项链。、

1)、提问,有什么图形,是怎么排列的?

圆形、三角形、圆形、三角形

小结:项链是由圆形和三角形串起来的,它是按照一定顺序反复排列的。这样反复排列几次的就是有规律。

2)、这条项链的规律是什么呢?和老师一起找一找

小结:一个圆形、一个三角形、再一个圆形、一个三角形,这样两个图形或者两个以上的图形按照顺序反复排列几次的就是有规律。

2、请幼儿按照学习到的规律串项链

3、铺小路

带上项链向图形王国出发,走到半路上发现路断了石头扔的满地都是,引导幼儿观察保存完好的路,按怎样的规律铺的,找出规律师生共同铺路。

4、输密码:

达到图形王国城外,提示幼儿按照规律输入图形密码,只有输对密码才可以进入城内

结束部分:音乐声中带领幼儿参加音乐会。

反思:

亮点1、教学环节清晰,一环扣一环,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符合数学教学的逻辑性和幼儿学习特点,课堂气氛活跃,幼儿兴趣浓厚

亮点2、教具、学具直观、灵活、易操作,幼儿在操作中掌握按规律排序

不足1、活动难度一般,幼儿只掌握了一种规律

不足2、串项链的操作时间过长,可尝试将其改为两人合作完成,培养合作意识

 

 

                         第二次活动设计

活动名称:学习按规律排序

活动目标:

1、能力:能根据图形的排列规律进行排序。

2、认知:大胆、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观摩过程与结果。

3、情感:通过情景和游戏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各种图形的珠子、绳子若干。

2、不同的几何图形若干。

3、大信封一个、两串按规律串成的项链。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出示大信封引出课题

老师:今天老师收到了一个信封,让我们一起看看信上说什么,打开信封“亲爱的中一班小朋友,你们好,我是图形王国的国王,我想邀请大家去参加我们的音乐会,请参加音乐会时带上漂亮的项链。”你们想不想做一个漂亮的项链?(想)

基本部分:

1、出示一串项链,引导幼儿观察项链。

1)、提问,有什么图形,是怎么排列的?

三角形  圆形  三角形  圆形……

小结:项链是由圆形和三角形串起来的,它是按照一定顺序反复排列的。这样反复排列几次的就是有规律。

2)出示另一条项链,请幼儿观察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图形,是什么颜色?

黄三角形  蓝圆形  黄三角形  蓝圆形

3)、这条项链的规律是什么呢?和老师一起找一找

小结:一个圆形、一个三角形、再一个圆形、一个三角形,这样两个图形或者两个以上的图形按照顺序反复排列几次的就是有规律。

2、请幼儿按照学习到的规律串项链

3、铺小路

带上项链向图形王国出发,走到半路上发现路断了石头扔的满地都是,引导幼儿观察保存完好的路,按怎样的规律铺的,找出规律师生共同铺路。

4、输密码:

达到图形王国城外,提示幼儿按照规律输入图形密码,只有输对密码才可以进入城内

结束部分:音乐声中带领幼儿参加音乐会。

反思:

亮点1、创设游戏情景,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

亮点2、重在幼儿的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丰富经验,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难题

不足1、应给幼儿机会自己来参与设计有规律的排序方法,并向同伴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

 

 

                        第三次活动设计

活动名称:学习按规律排序

活动目标:

1、能力:能根据图形的排列规律进行排序。

2、认知:大胆、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观摩过程与结果。

3、情感:通过情景和游戏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各种图形的珠子、绳子若干。

2、不同的几何图形若干。

3、大信封一个、两串按规律串成的项链。

4、幼儿每人一盒油画棒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出示大信封引出课题

老师:今天老师收到了一个信封,让我们一起看看信上说什么,打开信封“亲爱的中一班小朋友,你们好,我是图形王国的国王,我想邀请大家去参加我们的音乐会,请参加音乐会时带上漂亮的项链。”你们想不想做一个漂亮的项链?(想)

基本部分:

1、出示一串项链,引导幼儿观察项链。

1)、提问,有什么图形,是怎么排列的?

三角形  圆形  三角形  圆形……

小结:项链是由圆形和三角形串起来的,它是按照一定顺序反复排列的。这样反复排列几次的就是有规律。

2)出示另一条项链,请幼儿观察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图形,是什么颜色?

黄三角形  蓝圆形  黄三角形  蓝圆形

3)、这条项链的规律是什么呢?和老师一起找一找

小结:一个圆形、一个三角形、再一个圆形、一个三角形,这样两个图形或者两个以上的图形按照顺序反复排列几次的就是有规律。

2、请幼儿按照学习到的规律串项链

3、铺小路

带上项链向图形王国出发,走到半路上发现路断了石头扔的满地都是,引导幼儿观察保存完好的路,按怎样的规律铺的,找出规律师生共同铺路。

4、输密码:

达到图形王国城外,提示幼儿按照规律输入图形密码,只有输对密码才可以进入城内

幼儿自己设计规律排序,将其画在城墙上,并向同伴介绍自己的创作

结束部分:音乐声中带领幼儿参加音乐会。

反思:

经过整个活动以游戏贯穿主线。分三个环节完成,层次清晰,由易到难并有趣味性,符合幼儿的最近发展区,让幼儿感受了不同颜色,不同图形按规律排序,设计规律排序的乐趣,训练了幼儿的观察力,思维的敏捷性。 活动中幼儿的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很好的完成了活动目标

 

                                                                 中一班  谢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