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课题内容--如何有效开展幼儿园数学活动课题研究

(2012-08-16 11:09:06)
标签:

杂谈

如何有效开展幼儿园数学活动课题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数学——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和工具,是普通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也是幼儿园五大领域中的一项内容,是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的活动。《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数学活动的目标是:“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如何把数学活动游戏化、生活化?如何将幼儿的数学活动融于游戏,融于生活?怎样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这些是一直让教师感到困惑的问题,分析原因:一方面是数学比较抽象,而幼儿思维又具有具体形象性和知觉行动性的特点,因此激发幼儿好奇心、求知欲就显得尤为重要;另一方面教师缺乏将抽象的内容转化为具体的,将无形的转化为有形的,依据年龄特点逐渐由具体形象的向抽象性过渡的经验;还有一方面是教师的教育理念固守在教授式,为幼儿提供的自主活动时间少、材料少,幼儿缺乏自主探究的空间。为此我们通过对幼儿园数学活动的组织和实施的研究,解决教师实践中感到困惑的问题,帮助教师有效地进行实践操作,促进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高。

 

二、研究的目的:

1、解决教师在实践中感到困惑的问题,提高教师实践操作的准确性、有效性、和广泛性。

2、积累教师在实践中“教”与“学”的经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研究的内容概念:

数、量、形、时间、空间方位。数:计数、数量关系、数的组成、加减。量:比较大小、长短、高矮、粗细、厚薄、宽窄、轻重、容积等。形:平面、立体、图形简单关系。时间:白天、晚上、今天、明天等,会看日历、认识时钟。空间方位——上下、前后、左右、远近。空间运动方位——向前、向后、向左、向右、向上。

 

四、研究的对象:幼儿园小、中、大班幼儿

 

五、研究的方法:行动研究法、实践操作法和经验总结法

 

六、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

1)、组织教师学习相关理论知识

2)、确定各班级具体实施办法。

3)、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幼儿思维发展特点,从而有目的的进行引导。

2、研究实施阶段

1)、明确分工,紧紧围绕教研目标开展活动。

 ·明确各年龄段幼儿发展状况,预设好行之有效的活动方案。

 ·将数学活动情景化、游戏化、生活化。

 ·改变以往的传授式教学,以幼儿自主探究为主。让幼儿在做中学,在探究中合作交流总结提升经验,培养幼儿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师在幼儿的探究活动中积极应答,真正体现教师在幼儿学习活动中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角色。

2)、建立教研档案、活动记实。注重有价值素材的积累。

3)、研讨会(半月一次),解决来自实践中的问题,找准薄弱环节加以改进。

3、总结阶段

1)、收集相关资料(案例、活动设计、论文、随笔、观察日记等)

2)、撰写研究报告。

 

七、实施措施

 1、采取“一课三研”的方法,形成完整的、有利于推广的教案。

 2、教师每学期相互观摩、听课十节以上,并作好活动记录。

 3、教师每周要写 12篇观察记录和活动反思。

 4、写出一份有价值的教育研究论文、活动设计、案例23篇。

 

八、 保障条件

(一)、组织保障: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由园长直接领导,教学副园长具体负责,将教研内容纳入各年龄班工作计划中、职责中。

(二)、物质保障:幼儿园依据教研需要有针对性地为教师购买教学书籍、杂志、音像。提供电脑查阅学习使用。

(三)、管理保障:每次园教研活动中都有严格规范的教研活动记录,教研活动形成的策略以及研究的结果。

 

 

 

 

长安区第二幼儿园

 

数学教研组

 

2012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