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8/bmiddle/a525f4f6gdbd00904bc97&690
http://s4/mw690/a525f4f6gdbd0195488a3&690
http://s1/mw690/a525f4f6g7c619c457cc0&690
形意拳与敌交手,须瞬间发出六种力。
一曰惊弹, 将锯条弯曲对头,突然松手,锯条弹出很远。又如夜深人静,万籁无声,伏案假寐,有鼠走动,突然惊醒。
二曰崩炸,如爆竹炸开,振聋发聩,如雷霆乍惊,地动山摇。
三曰钻翻,起为钻,落为翻,如鹞子搜林,上下翻飞,设想敌以直拳击我面门,我以掌或拳向下垂直起手,将敌拳引上,然后突然翻手,将敌腕下掳,既化解进击,且使敌失重前倾,完全失去进攻能力。
四曰拧裹,如用包裹紧紧的裹住物件,又如用手拧干洗过的被单。
五曰抖擞,鸭游水中,上岸之后振池一抖,身上滴水不沾。
六曰螺旋,如麻花钻木轻轻转动,便越钻越深,故形意拳不走直拳,而是转一个导程很大的螺旋角,用力不大,击中敌方必带内伤。
练习形意拳须知五字诀。
踩,如地上蝎子,翘尾而来,要立即用脚踩死,遇敌要有此心态。
捕,如虎扑羊、鹞子捕雀,须一蹴而就,不能迟疑坐失良机。
裹,如布裹物,出手即将敌裹住,令其无法脱身。
束,如鹞子束身、鹞鹰穿林捉雀,双翅抵贴于体,如离弦之箭,势不可挡。与敌交手必先蓄势束身,攻防只在一瞬之间。
决,如水决堤,一泻千里,与敌决斗须有此气势,不能心慈手软,所谓眼要明,胆要正,心要狠,手要毒,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松活弹抖的爆发力是陈式太极拳的精华,也是陈式太极拳与其他太极拳的主要区别之一。
众多的太极拳爱好者对发劲都很喜欢,但若练多年后能将发劲打得淋漓尽致,随心所欲,意到气到劲到者,却凤毛麟角,少之又少。究其原因是不得要领。如果真正掌握了陈式太极拳发劲的规律,练好也并非难事。笔者在多年岁陈正雷老师练习陈式太极拳过程中,潜心探寻其奥妙,现就陈式太极拳发劲方面谈谈自己的切身体会。
陈式太极拳发劲的练习,必须去僵求柔、周身放松的情况下,按照“劲起于脚行于腿,主宰于腰发于梢”这个太极拳发劲的基本规则,循序渐进,用心揣摩。只要能真正掌握了这个规律,通过不懈的训练,就能达到无论从任何角度和部位发力都能够做到得心应手、随心所欲的弹抖爆发。
放松是发劲的前提,极柔软放能够极坚刚,只有做到充分的放松,去掉全身之僵劲,才能够发出完整一气的弹抖劲。全身骨节松开肌肉松弛,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抗肌的用力,使力不至于在中途被对抗肌的紧张用力而消耗减弱,使周身之力能够在一瞬间达到着力点,也就是集全身之力于一个力点上。另外,肌肉紧张用力的时间要短,要在发力到落点的一瞬间高度紧张,而后再迅速放松,也就是说,发劲时肌肉紧张的时间越短,力到落点的速度就越快,威力也就越大。
意、气是太极拳运动的灵魂,发劲要想到达一定的水平就必须结合意念和内气,以意领气,以气运身,气到劲到。意念一动,则全身皆动,在腰的带动下,按照发劲规律,节节贯穿得使劲迅速达到着力点,劲到落点的同时肌肉高度紧张,并要结合吐气发声,腹部抖弹坚实,气沉丹田,这就会产声弹抖力。此力极富弹性,有力而不僵硬,如金狮抖毛,干净利落。要想打好弹抖力,关键是腰裆劲的配合,发劲时要转腰扣裆,腰部旋转,裆劲扣住,可使动作快猛迅疾,力达梢节。练习螺旋劲,要以自己身体中心为轴,即以腰为轴心,在发劲时身体迅速向一侧转动,产生离心力。按照力学原理,圆上的任何一点都可以成为出击点,但要按圆的切线方向发出,且发劲到落点时要讲究前后左右的配合,也就是要注意对称发力,不至于出现发力落空而失重的现象,以保持自身的中心平衡。
衡量一个拳手发劲的质量,要从下面三个方面来分析:第一要看他的劲是否从足下发出,劲不生于根就好象是无源之水,没有叫的蹬地反弹,就不会有节节贯穿的推动力,也不会发出威力强大的整体劲;第二看他是否有腰裆的弹抖旋转力,在放松的基础上,快速的转腰扣裆就会产生周身一体的弹抖力,弹抖力是陈式太极拳发劲的主要特点之一;第三看他是否有落点劲,落点劲就将周身之力集中发出于一个着力点,如只是周身弹抖而劲无落点,没有穿透力,就等于华而不实,看似很厉害却没有杀伤力。正如拳论所云:"不本诸身,则虚而不实,不行于梢,则实仍虚。”通过上面三点的分析,我们可以的出这样一个结论,就是要想发好劲,必须做到劲要从足下发出,腰裆要有旋转弹抖力,发劲要整,落点要准,发力要透,并且能够定位。这三点缺一不可。
下面我们以“掩手宏拳”为例,按照发劲的基本规律,具体讲一下这个动作的发劲要点。
这个动作发劲的预备式是:中心落实在右腿上,右脚尖内扣(有利于发劲时蹬地反弹),右手变拳放于右肋侧,拳心向上,左脚在前,左手掌放于作前方,松开左跨合住裆两眼自然平视,两肩松沉平稳,身体中正安舒,顶劲领起,自然合住劲,似上弦之箭,一触即发,做好蓄势。拳谱讲:“身如弓弦手如箭,蓄劲如开弓,发劲如放箭。”所以在蓄势时要求做到一身备五弓,周身上下全部合住劲,全身肌肉放松下沉,身体自然中正。发劲时,中心迅速由右腿移向左腿,同时通过右脚蹬地(利用地面的反作用力)转膝、转腰、扣裆、转跨、顺肩,使劲迅速传递到拳上。整个身体向左旋转,左肘在右拳发出的同时,迅速向后发力,和右拳正好形成对称的拉力。这样,既可以保持自己的身体平衡,又可使自己的两肩尽可能拉长,在发劲时身体不会前倾而失去中心,在实战时则不被对方引动而失重,又有助于右拳的发力,左肘快速后拉可以推动右拳向前发力的速度,从而做到集全身之力于一拳发出。左肘在右拳发出的同时,迅速向后发力,和右拳正好形成对称的拉力。这样,既可以保持自己的身体平衡,又可使自己的两肩尽可能拉长,在发劲时身体不会前倾而失去中心,在实战时则不被对方引动而失重,又有助于右拳的发力,左肘快速后拉可以推动右拳向前发力的速度,从而做到集全身之力于一拳发出。这就是力学上讲的旋转离心力。另外,在发劲前一定要尽可能放松,在劲发到落点一瞬间,肌肉才以加快发劲的速度,发劲到落点的一瞬间肌肉高度紧张,才可以将力发透,并且有助于定位,从而产生刹车力(制动力),而后再迅速放松。上面这个例子说明了本人打陈式太极拳发劲的一些体会。“拳无定法”,只要我们遵循陈式太极拳发劲的基本规律和要领,刻苦磨练,精心揣摩,认真研究和总结,就能练出松活弹抖的爆发劲,从而达到“周身无处不是拳,挨着何处何处击”的高级境界,无论从任何角度和部位发力均能随心所欲,无坚不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