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5/middle/5d9eeb97hcab7619e23e4&690
这是嬉戏谷与心动幡动做的推磨图,我曾经听过一个武林轶事,说有人在这里面找到了武学玄机,现在,他两人把它做出来,我摘给大家,要谢就谢他们吧,这个动画够尽心了,大家可要加油哦。
http://s6/middle/5d9eeb97hcab761e99635&690
曾经笼统的提过这个功法,没刻意的为它写过一篇,实在对不起它的功劳啊。
它的来历实在不简单,我们动桩是一个严谨合体的武学程序,这道命题定理的形成实在需要一步步的推衍才能够形成的,我发现在众多的学子中,轨迹也许是没多大的问题,可是,轨迹承载的内部实质却是最难掌控的,旱地划船不仅仅解决了两腿的蹬空问题,互为之间同动协调,这个功法也是至关重要的,还有折叠啊,靠劲啊,,,,好处无限制哦。
既然它承载了动桩的大部分东西,我们现在就把它列在动桩前,作为一个特殊的功法来对待吧,假以时日,旱地划船过关了,把它移到动桩里去就可以了,也很省劲。
旱地划船两腿轨迹重要变化:
{一}长度是指弓弦来说的,前腿弓弦是指尾骨到前脚掌的连线,后腿弓弦是指
尾骨到后脚掌的连线,他们的变化是这样的,你来我往,你长我短,你短
我长,这就像一根绳上穿了一枚戒指,绳子没变化,戒指在动来动去地走
此为开合互为变化之一要哦。
{二}角度,就两腿来说,大角度是指大腿与小腿之间的夹角,这个夹角在两腿
前后一站之后就形成了一个关系,你大我小,你开我合,你大多少,我就
小多少,你开多少我就合多少,一旦这种关系产生阻碍,结果就是支顶之
劲了,顶抗就是这样子的。小角度是指脚踝处的夹角,我们先不管这里。
{三}位移,位移是指尾骨的动作轨迹,尾骨的动作轨迹要灵活开阔,这样,长
度,角度的变化才宽阔,大开阔的动作轨迹,才能增加你的记忆力,做事
弄个大动静,别人记得清,自己也就不易忘掉了,伤疤是这样,思想也是
这样哦。
旱地划船两腿思想重要轨迹:
{一}拉簧论,拉簧实质就是门道里的拉簧,也就是上面提到的弓弦,从尾骨到
两脚各挂一根拉簧踩在脚掌下,拉簧就形成了。
{二}不空论,拉簧存在既不空,拉簧不在即蹬空。打个比方就是皇帝的新装哦
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无,在意不在力。
形成旱地划船的三要素,拉簧,长度,角度。
旱地划船前后互换原则,往前去,蹬拉开后腿拉簧,注意力在后腿,往后去,蹬拉开前腿拉簧,注意力在前腿。在意不在力,适力而为之哦,最怕的是体质弱的不要找补偿,就是说不要脸红脖子粗,不要两手攥得紧紧地把吃奶的力气都用上,这都是错误的,那不是两腿互为锻炼了,那是努力气,不管用,还练些毛病在身上,做不了别做了,松身心,赶紧回到没心肺功法里去跳舞,慢慢强身健体后再来吧。
上面的功法是最低级的功法,这个练不明白,咱们就不要谈什么武学了,去强身健体吧。大家加油哦。
“页真官人”是薛颠,“箱二先生”就是李老。《道士下山》里面,方二先生用一根筷子,刺杀武功高强的特务那段情节,就是李老当年受国民政府请求,在上海,刺杀日伪特工的真实故事。端午,就是那个帮李老他们脱困的警察。将来,如果有位忠厚纯良的有心人,照书重演“象形书”,延续虚无上人,页真官人,箱二先生的传承。我可以把自己从李老论著里体会到的功夫,手把手教他,把东西“还”给薛颠,李老一系。内家拳,不管形意,八卦,还是太极,都是一个道理,一个东西。不同的只是表面,但是表面上的多样化是必须的。入门,就是从这些繁复的表象,找到真谛的过程。 “象形术”也是中华绝学,不可中断。
内家拳,所以叫内,就是说:打不赢,不是对手的强大,是自己做错了,要从自己的身体上找原因。内家拳只练“内”,不练“外”。内,正确了,外,自然就有。 所谓“内”,就是三节和“劲”。三节就是“根,中,梢”。入门,用我师父的话说,就是找到“根劲”。手上的“力”,来自脚和腰,就是找到了根劲。我入门全靠师父压我的手。每天压,师父都摇头。有一天,我体会到了放松和贯串,用脚和腰去承力,师父说“对了”。那已经是快十年前的事了。
明劲,就是摆对姿势,但是还没有找到了“贯串”。打个比喻,明劲就是跳“忠字舞”,摆造型。这个造型是不可以东倒西歪的。"忠字舞”摆造型,肌肉是僵硬的,无法真正承力。暗劲,就是“贯串”,“三节”骨头有正确的角度,肌肉的正确用力,使骨头可以支撑。小时候,玩过一个游戏,就是用竹节做成一个小人,中间穿绳子,拉紧绳子,小人就站立起来。放松,拉紧,掌握节奏,小人就可做动作,还可以打仗。这个小游戏就是人体的力学最好演示。
暗劲,就是懂了肌肉的目的:不是发力,而是用来保持骨骼的,“完美”“浑圆”,可以承力,的形态。懂了暗劲,就解放了肌肉。肌肉得到了解放,就会非常强大。通了暗劲之后,肌肉线条及其美丽,纤毫必现。不用力时,肌肉软软的,如同纤弱女子,只在承力的一刹那,坚如铁石。太极拳的《阴阳诀》就是说的暗劲,最关键是这句:“重里现轻勿稍留”。
练暗劲的关键一是要慢,二是要松。暗劲如同一队人,站成一条线,传递东西。东西没有到的时候,用力是没有用的。用力只在东西到手的一刹那。东西交给下一个人,工作就算完成了。慢,是为了等“消息”。松,一是不能阻碍,抵消“消息”,只有“松”,才能让“消息”通过。二是,松才能感觉到消息,肌肉紧,好比电话占线,消息就丢失了。“翻浪”,“浪涌”也是这个意思。海浪,是能量在水里的传播,稳稳地,不可阻挡地,前进。“劲”就是一股从根节来的能量,从脚到手,如海浪一样,稳稳地,均匀地,经过全身的骨骼,到手上。“消息”就是这个“浪头”。浑身每个地方都要放松,一切都要给“浪”让路。呼吸也必须让路。呼吸必须“融化”到“消息”里面。开始是“以形带息”,然后是“以息带形”,最后是,呼吸就是“劲”,“劲”就是呼吸。这是最难的,到了这个境界,才有资格叫武者,叫传人。8年前离师出国,师父教我站桩,说:呼吸在地底三尺。师父许我十年可以做到,真是一日不差。无息就无形,有形就有息,气形合一,才能“劲力精纯”。
人身有大三节,三节又各有小三节。节节的用力,“贯串”,必须要有确定的,物理上的,时间差。必须慢,只有这样,才能出整劲。太极拳,有长劲,短劲之说。短劲之说,切不可“望文生义”。内家拳的一切劲都是“长”劲,短劲也是长劲。太极拳的大名叫“长拳”:劲如涛涛江水,连绵不绝。懂劲后,日常生活中的一切动作,坐卧行走,吃饭穿衣,都是慢的。一切动作,掺茶倒水,都是节节贯串,慢慢来。我常常眼睁睁地,看着东西“慢慢”掉地,如同慢镜头回放,却一动不动。因此打碎了不少碗盏。就算是跑一百米,我也是这般“心如止水”,“不思不想”,只是去感觉风的阻力,感觉风吹着每根毛发。“静”是“动”之母,能静才能动。知道“内”字的意义,是暗劲的开始。暗劲的最高境界就是李雅轩说的“骨立肉降”。
暗劲最容易通的是手臂。50%的人都可以知道手如“鞭”,手如“利斧”。其次是小腿,“鞭腿”。最难的是通的“腰胯”。更难的是“身体”。李雅轩讲“每个骨节”都要松开。暗劲的追求是无止境的。感觉到了腰胯。继续练下去,就不是练身体,而是练情感。玄幻小说界发明了一个词叫“基因锁”。人体有“大脑锁”,“神经锁”。脊椎上的肌肉,还有内脏,是不受“意识”控制的。只有真实的感情,能够掉地这些肌肉。比如说“恐高症”,不是想有就有,想没有就没有的。有个投资山西煤矿的温州老板,对记者说:晚上只要一接到矿上的电话,会吓得,背上的汗毛竖起。张松溪言:“全身毛孔,咸向与赴,技击之道尽矣”。如果一个剑客,能够“汗毛竖起”,那就已经是天下无敌了。显然,煤老板不是天下无敌的剑客,他只是动了真感情的凡人。练功夫的高级境界,就是把这些凡人动真情才有的“技术”,练到能够,随心所欲地使出了。这个过程,就是开“大脑锁”。
“大脑锁”是人从小一点点积累下来的习惯。把它打开,就要在日常生活中,一点点地重新对各个动作“编程”。要象小孩子一样,充满好奇地,重新观察和感受这个世界的一切,日月星辰,飞禽走兽,花鸟鱼虫,特别是各色人等。毛姆在小说《刀锋》里讲小说的主角,在印度的山中独居,看了一夜月亮,星辰,在太阳升起的一刹那,“悟道”:浑身战抖,连睡了几天。其实,无道可悟,他只是打开了大脑的生物钟的那把“锁”,重新获得了知识,也就是获得了新生。战斗英雄谢志熙连长,在《代乃阻击战回忆》中讲,他在回到祖国后,连睡了两天两夜。这些,都是人在极端情况下,重新认识了自己。谢连长是个天生强健的人,所以在生死之际,挑起了重担。在战场上,太多人表现出了自己天生的软弱。生死之间,谢连长激发了潜能。他打开了自己的“英雄锁”。
人体有太多的最基本的“电路”和“机械”,日常生活无法打开,也不会消耗,所以无法靠锻炼来补充。内家拳漫长的修炼,就是在生活中,一点点去感觉,寻找,和改变这些“大脑锁”。重新体会日月星辰,天地人间,就是在练功夫。动物,小孩,女人,都是我们最好的老师。体育,歌曲,绘画,都是武术。
李老说的凡人也有孙悟空的72变。这个我还真的体会了一次。我乘船出海看鲸鱼,海鸟跟着船飞。风浪很大,一只海鸥,“使劲”地扇动翅膀,跟着船,最后还是不得不放弃,被风吹走了。我看着它放弃的那刹那,一下子,感觉到了它的无奈,会心地笑了。我学它扇动翅膀的动作,呼吸和神态。老婆说,好像好像。那时间,我真实地感到自己是只海鸥。
所谓“神变”,“72变”,不是说变成海鸥的样子和大小,而是可以感觉到学习动物,植物,日月星辰的“知识”。动物可以做到的,人就可以做到。
就在这个周末,我去山谷散步,一只小翠蛇,从我脚下滑过。我清楚地感觉到了它的呼吸和劲路。蛇形是什么我学到了。张三丰观蛇雀斗,而创太极拳,就是这个情节。
人体是很奇妙的,肌肉只要知道了正确的使用方法,强健起来也就是三五天的时间。悟道,就是动了真感情,动了脊椎,往往会长时间地睡眠。这是对的,好的反应。不要害怕。
中秋佳节之际,感谢徐浩峰先生发表更多李老的拳论,祝大家节日快乐!
中华文明,绵绵不绝,永传后世,我们这代人也是其中的一环。“史册有遗训,不矣来者羞”。页真官人,箱二先生,在天之灵,定会保佑我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