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区角活动中“角色区”的指导策略 (开题报告)
(2012-09-09 16:16:32)
标签:
杂谈 |
幼儿园(大班)区角活动中“角色区”的指导策略
立项号 |
2012XKT-YJ166 |
课题名称 |
幼儿园(大班)区角活动中“角色区”的指导策略 |
|
负责人 |
千亚红 |
所在单位 |
东城一幼 |
|
课题研究的 背景和意义 |
儿童心理学家指出:“幼儿期是游戏期”。游戏与幼儿快乐的生活、健康的成长有着密切的联系。它能有效地促进幼儿身体、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的健康发展。角色游戏是3-6岁幼儿最典型、最主要的游戏。通过角色游戏,让幼儿在假想的情境中模拟成人的活动,从认识他们从活动中体验和认识成人的世界。 |
|||
课题研究的现状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
皮亚杰认为:“认知活动发动了游戏,游戏反过来加强认知活动。”可是在长期的区角游戏活动过程中的观察现象表明,我们的很多区角活动往往流于表面的形式,真正促进孩子认知的功能没有达到很好地发挥。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2、 3、 4、 |
|||
课题研究的步骤、措施 和方法 |
本课题研究 一、从时间上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2.5—10月 第二阶段:2012.10—12月 第三阶段:2013.3 —4月 第四阶段:2013.4 —6月 二、从研究的内容上分为: 第一:角色区的设置,角色区材料收集、投放的研究。 第二:角色区游戏的指导策略现状调察及原因分析 第三:角色区游戏的指导策略研究。 三、从研究的对象上分为: 第一:对投放材料的研究 1、材料是否丰富、新颖?是否能引起孩子的兴趣? 2、材料准备是否科学?是否符合孩子的年龄特征? 3、投放的层次性是否有效? 第二:对幼儿的研究 1、幼儿是否能积极主动的参与? 2、兴趣是否浓厚? 3、对材料的应用是否理解到位? 4、幼儿的游戏水平是否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第三:对教师的研究 1、教师是否能灵活地指导? 2、是否关注到每一个孩子? 3、是否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 4、怎样解决游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 5、是否将教师的指导同幼儿在游戏中的主动性相结合? 具体措施有: 第一:研究教师确定定课题计划和实施方案 第二:加强理论培训和理论学习,转变观念,增强和提高教科研的意识和能力, |
|||
课题研究的步骤、措施 和方法 |
第三:勤观察、多思考。了解游戏环境和角色区的创设以及对幼儿游 戏活动的指导策略。 第四:坚持课题实践研究的交流、研讨和分析。 研究的的方法有: 1.观察法: 通过观察幼儿在角色游戏区的游戏行为,了解幼儿与环境、材料互动的情况,帮助教师判断幼儿的兴趣、需要、游戏水平及指导策略的适宜程度。 2、文献研究法: 搜索有关国内外有关幼儿园角色游戏区设置与指导策略有关的一系列理论、现状、发展趋势、方法等的相关成果,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3.案例研究法: 为课题研究提供更真实、更据说服力的实证案例。在案例收集中,我们采取叙述性描述记录方法,用文字、影像资料等方式将幼儿及教师在所观察的时间段中的行为进行记录 4.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是在科学研究与教育实践之间架起的一座桥梁,能增进二者之间相互反馈的功能,从而增强研究的价值,使教师实践中不断创造、更新推广策略。 |
|||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
(2012.5 —9月)前期准备阶段: 课题的申报、课题详细内容的确定、区角活动现状调查、资料的收集、教师指导策略的调查及存在问题的分析。 (2012.9—12月)研究的实施阶段: 实施课题研究,讨论与评价、反馈与调整、写出中期阶段性实验报告、拟定改进方案,继续实施课题研究。 (2013.3—6月)总结阶段: 资料的整理、撰写研究报告,做课题各项研究的总结报告
负责人撰写、上报课题论文及其他相关资料。 小专题呈现资料有:论文、活动反思、区角材料的图片、幼儿活动照片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