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舞者
舞者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151
  • 关注人气:5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祝福》公开课授课实录

(2015-07-28 23:06:16)
标签:

教育

分类: 高一

《祝福》公开课授课实录

《祝福》公开课授课实录
山东省荣成市第五中学  宁华强 200934
知识与能力:
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学会分析概括人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将在预习的基础上,学生变换视角写作的作业,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交流讨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吃人的罪恶本质。   
       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了《祝福》的故事情节,了解了文章中的人物的基本活动情况,这节课我们按照本单元的学习活动要求,完成“文本阅读”的第三小题,即“分别从鲁四老爷、四婶、柳妈等人的角度叙述‘我眼中的祥林嫂’;或从祥林嫂的角度进行自述”。在完成这项任务之前,请同学们准备纸笔默写《氓》
检查复习   
       指导学生分排默写,1、3、5排默写《氓》第一第二第三章,2、4、6排默写第四第五第六章 ,教师巡回检查。
教师利用此间隙在黑板上板书“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和半副对联(竖写,与对联实贴相似):事理通达心气和平
5分钟后,默写完毕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换批阅,务必找出错误。 
调查学生默写基本情况,统计全对的人数,作出评价。
师生合作研讨解决昨天的预习作业:
以小组为单位,开始交流预习作业,变换视角《我眼中的祥林嫂》,教师巡回了解情况。
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必须是“我”眼中的祥林嫂,以第一人称来写,同时不仅要明确祥林嫂的前后遭际、性格特点、悲剧色彩,还要深入体会准确把握鲁四老爷、四婶、柳妈等人的思想意识、语言特点,文章的有关内容要熟练掌握。
学生继续讨论,教师点拨,小组统一意见,选出最佳叙述作为发言代表。      
       提问:每个小组推荐一位同学起来回答 “ 我眼中的祥林嫂”,分别从鲁四老爷、四婶、柳妈和祥林嫂的角度来交流,重复的再换。教师适时点评。与学生交流,澄清认识。同时在此过程中明确鲁四老爷、四婶、柳妈和祥林嫂几人的身份,性格特点,在对待祥林嫂这个人物的态度上所有的不同的感情。如何准确把握。
        讨论归纳:   
       如写鲁四老爷眼中的祥林嫂,一个情节是祥林嫂在富人们一片祝福声中寂然死去,造成了浓厚的悲剧气氛,而且死后引起鲁四老爷的震怒,被骂为“谬种”,这就揭示了祥林嫂与鲁四老爷之间尖锐的矛盾,换而言之,鲁四老爷是对祥林嫂抱着鄙视甚至是仇视的目光来看待的,对祥林嫂的死是冷酷的,绝没有同情。 他的思想是反动的,为人是自私伪善的。是以他为代表的封建宗法思想和封建礼教的淫威,把 祥林嫂一步步逼上死亡的道路。
如写四婶眼中的祥林嫂,应该就包含祥林嫂两次出场的肖像描写,因为这是“她”直接观察的,也是她留与不留祥林嫂的第一印象和原因。
   让学生 讨论归纳: 
 第一次
     肖像: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但两颊还是红的。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年轻,勤劳,朴实,新寡)   
     眼睛:顺着眼。(善良温顺)   
     表现:整天地做,似乎闲着就无聊,又有力,简直抵得过一个男子。做工不懈,食物不论,力气不惜。(勤快耐劳)   
     变化:她反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要求极低,反衬出在婆婆家的遭遇)   
第二次
     肖像: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   
     眼睛: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与前面第一次来时比较,两颊和眼睛发生了变化,说明精神上受到刺激,极度悲伤。作者正是用白描手法,在对比中显示人物内心的痛苦和悲哀。这些对四婶的用人标准都有影响,让学生学会表述   
     至于柳妈,她是一个怎样的人?她在祥林嫂的悲剧故事中充当了什么角色?她为什么要让祥林嫂花那么大的代价去捐门槛?  
 讨论归纳:柳妈是个深受封建礼教和迷信毒害的小市民。她的话,本身没有什么恶意,但却使祥林嫂思想上更加痛苦。祥林嫂花了12元鹰洋去捐门槛,是她的又一次反抗和挣扎,她要顽强地活下去,争取恢复一个普通女佣的地位。所以捐了门槛以后“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祥林嫂以为从此可以摆脱厄运了。这一个情节 也是祥林嫂自述中必不可少的。
        (实际上,这个学习过程本身就是让学生在分析形形色色的人物的过程中去找出祥林嫂悲剧的社会原因。  
     明确:祥林嫂的悲剧形象地揭示了封建礼教、封建思想对劳动妇女的迫害和摧残。作品中,封建礼教(鲁四老爷为代表)、家庭(婆婆、大伯)、社会(鲁镇的人们包括四婶、柳妈、短工等),无不一步步把祥林嫂推向绝境。社会迫使她不能守节,又不能不守节,“要做奴隶而不得”,正是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造成了祥林嫂的悲剧。
接着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继续讨论黑板上所给的句子如何断句(见课本61页),强调高考要增加这一内容,同时将对联补写完整,关键是判断缺的是哪一联?也就是写在我的板书的左边?右边?
小组讨论后让推荐代表两位同学上讲台分别完成断句和补写对联的任务,老师与学生探讨评价正误及原因。强调反语修辞。(答案从略。)
课堂小结。
       布置预习作业:
1、完成《都江堰》字词预习学案。
2、鲁迅先生有一篇杂文《长城》,以“伟大的长城”开头,而以“这伟大而可诅咒的长城”结尾,他是从批判传统的角度切入的,但是长城的功用确实是令人怀疑的。余秋雨先生怎么看待长城?又是怎么评价都江堰的?这篇文章只是写都江堰还是写人?写人是写一个人还是一群人?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后用文字说明。
注:课堂及预习的内容主要是以山东人民出版社第三册课本第三单元的学习活动(p71)文本阅读5题第三小题来开展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