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年级《线的认识》集体备课资料

(2018-03-01 11:28:49)
分类: 2017年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

 集体备课资料——《线的认识》

备课内容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6

教材分析:

本节课对线的认识提出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第二个问题是进一步认识线段的基本性质与两点的距离。

教学课题

线的认识

课时、类型

 第一课时 新授

学情分析

线段、射线与直线是一组比较抽象的图形,学生直接感知有一定的难度,但在学生的生活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图形,这些图形是学生直观学习、理解线、应用线的重要素材和有效途径。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例,认识线的基本属性,分析真假属性,并认识直线、线段和射线的特征,会用字母表示直线、线段和射线,感受图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结合具体的操作活动,体会线段、射线、直线的由来,分析三种线的特征,发展空间观念。

3、在从三种线的对比的活动中,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及分析概括的能力,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直线、线段和射线的特征。

教学难点

体会直线、线段、射线的区别与联系,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射线。

教学方法

讲授法、引导法、

教学评价

小组合作、练习反馈

教学资源

课件

教学过程

复案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昨天画了一副画,请大家看一下。那你们知道这幅画是怎样画出来的吗?(由一副画导入线的概念)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有关线的知识。

板书:线的认识

二、合作探究

1、教师讲解“看一看”的三幅画。

第一幅图:桥上的牵拉绳是什么形状的?是什么线?

第二幅图:各种城市里的灯光,灯所发出的光线又是一种什么线,和第一种线一样吗?抽象出一些射线。

第三幅图:海平面一眼望不到边,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什么线?引出直线。(若学生认识困难可以改成金箍棒进行引导)

2、比较三种线的特征

(1)认识直线、线段和射线。

拿出三张纸分别对折,请学生观察折痕。 提问:这三条折痕是直的吗?(都是直的)

拿出一张纸,在折痕中间画A.B两点,再连接AB两点。明确告诉学生,这是一条线段。

拿出第二张纸,同前一张一样,画出线段AB。然后问学生:如果沿着这条线段的A.B两点向反方向无限延伸,会得到一条什么线?(直线)

拿出第三张纸,还是先画好线段AB。然后问学生,如果只沿B点向反方向无限延伸,会得到一条什么线?(射线)

(2)比较三种线的特征

1、直线、线段与射线的区别与联系

组织学生讨论直线、线段与射线的区别与联系:

直线无限长,没有端点;

射线无限长,只有一个端点;

线段有限长,有两个端点; 射线与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线段AB的长度就是AB两点的距离

提问: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线段、直线和射线是什么样的?

(3)三种线的读法。

直线和线段都有两种读法(直线AB或者直线BA,线段AB或者线段BA),而射线只有一种读法(射线AB),它的读法是从端点读起。

三、检测

判断

1)、射线和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2)、直线线段射线都可以无限延长。(   

3)、一条直线长4厘米。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三种线,都是哪三种? 这三种线的共同点是什么?不同点是什么?

 

( 以上教案源自: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安徽省毫州市市级优课,教师: 李香芝 )

 

 

 

 

一、“看一看”的三幅图:

1.     你能找到图中的线吗?

学生互相说一说每幅图中

线的特征。

2.     根据你理解的特征,

尝试画出这三种线。

学生独立画一画。

3.交流展示

A怎样区分这三种线。(你怎样画表示延长,怎样画表示这条线不能延长)

B引出“端点”,强化“端点”的作用。(端点本身是真实存在的,而不是人为添加的,在这里为了突出线的特征而进行了强化,

也就是画的大一点。)

3.     教学三种线的名称。

4.     梳理三种线的特征(学生尝试独立填写表格)

5.     教学三种线的读法。

二、“距离”的教学

1.出示情境图,提出问题。

哪条线最短?

2.量一量最短的线长度是多少?(提问:你量的是从哪个点到哪个点的长度?)

3.引出距离的概念。

板书设计

线的认识

直线无限长,没有端点;(直线AB或者直线BA

射线无限长,只有一个端点; (射线AB

线段有限长,有两个端点;(线段AB或者线段BA

射线与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备注


备课组成员:曹瑞娟、李红云、高月

时间

201792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