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对称再认识(一)
(2018-01-08 17:36:00)分类: 2017年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 |
教学设计 |
|||
教学课题 |
轴对称再认识(一) |
课时、类型 |
|
教学目标 |
1、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 2、积累图形运动的思维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3、能根据对称轴的特点,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
||
教学重点 |
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
||
教学难点 |
掌握辨认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
||
教学方法 |
启发式、发现式 |
||
教学评价 |
观察提问、小组汇报 |
||
教学资源 |
课件 |
||
教学过程 |
一、导课 1.欣赏图片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漂亮的图片,我们来欣赏一下。大家在欣赏图片时,不但要欣赏图片中的美景,还要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看这些图片中蕴含着哪些数学思想? 生:轴对称。 2.大家今天也准备了很多平面图形,和自己的同桌说一说你都准备了哪些平面图形? 同桌交流。 3.你能对这些图形进行分类吗? 生:按照角的个数分。 生:按照边的条数分。 生:按照是否轴对称图形来分。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分析原因加深对轴对称物体的特点的认识,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什么是轴对称图形? 2.轴对称图形有什么特征? 3.怎样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1)师:请同学们动手操作,把附页1中的图形剪下来,这些都是什么图形,你能说一说它们的名称吗? (2)学生动手操作,剪下平面图形。 (3)师:这些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你能有什么方法判断? (4)学生回答可能有一下几种: 生1:我可能观察能不能把图形分成两部分,并且两部分的图形完全相同。 生2:我用折纸的方法,看两侧的图形能不能完全重合。 (5)师:用你自己的方法判断这些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学生分组进行折纸活动) (6)小组汇报:经过对折的方法可以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等腰梯形、等边三角形、和最后一个四边形是对称图形。 4.判断平行四边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1)图③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它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呢?(指明学生回答) 生1:左右两边的图形和大小都一样,它是轴对称图形。 生2:这个图形无论沿哪条直线对折,两边的图形都不能完全重 它不是轴对称图形。 (2)师生小结得出结论: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3.看一看,数一数:判断平面图形有几条对称轴。 完成课本21页下面表格。 (1)学生独立完成。自己找一找,看一看能找到几条,可以在书上画一画。 (2)小组内互相交流汇报。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通过画对称轴,发现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条数不一样…… (3)师生共同总结:第一个图形是等腰三角形,有1条对称轴;第二个图形是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第三个是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第四个是等腰梯形,有1条对称轴;第五个是菱形,有2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最后一个四边形有1条对称轴。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对称图形的特点,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了解有点轴对称图形不只有一条对称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三、实践操作,验证猜想。 课件出示课本22页的第3题,学生小组内实践操作。 四、师生总结收获: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们有什么收获? 师强调: 1.平面图形中有很多是轴对称图形,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2.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的条数不同,判断有几条对称轴,就看这个图形能沿几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 五、布置作业: 完成课本22页练一练的题目。 思考题:下列三角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哪一个? (1)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 (2)有一个角是45°的直角三角形。 (3) 有一个角是30°,一个角是120°的三角形。 (4)有一个角是30°的直角三角形。 (考查知识点:轴对称图形;能力要求: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能熟练判断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
||
板书设计 |
轴对称再认识
对称 沿一条直线对折后,两边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 |
||
教学反思 |
本节课是在学生以前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生可能对轴对称图形有些遗忘,所以课前的复习是很有必要的。美丽的图片不仅能给学生带来美的欣赏,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这节课存在的问题是没有很好地将知识进行升华,课后的第三题,可以很好地帮助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但是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我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动手操作,导致这道题没有发挥好。在方法指导方面应该再加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