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
(2018-08-21 16:09:41)综合性学习 轻叩诗歌的大门
一.教学理念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实践活动中创造积累的文明成果,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见证,它博大精深,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伟大贡献。学习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民族精神,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实践活动中创造积累的文明成果,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见证,它博大精深,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伟大贡献。学习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民族精神,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教学目的:
1.通过搜集和阅读诗歌,增强对诗歌的兴趣,感受诗歌的特点。能搜集并按一定标准给诗歌分类。
2、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3.能诵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4.通过朗诵诗歌、欣赏诗歌、学写童诗等活动,感受诗歌的魅力。
5、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理解教材中经典的古诗词和现代诗歌。
教学难点: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
三.活动过程
1.小组活动:以小组为单位,搜集,整理活动措施
1.同学们已经完成了“搜集诗歌”这项任务,这节课我们来整理资料。请大家自读整理资料的具体要求。
2.学生汇报,教师相机强调:(1)自由组成小组(2)进行诗歌分类。
3、明确诗歌可以怎样分类:
(1)什么是古代诗歌: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
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学生稍作了解。
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
(2)什么是现代诗:
按照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划分:叙事诗和抒情诗。。
按照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分:格律诗、自由诗和散文诗。
*按诗人。
*按内容:叙事诗、抒情诗、说理诗、讽刺诗
*按题材:山水田园诗、边塞诗、思乡诗、咏物诗、送别诗、怀古诗等)
*(古代诗、现代诗)
*按形式分:格律诗、自由诗……
*按体裁分:童话诗、寓言诗、散文诗……
*按国家和作者分:外国诗、中国诗
*按创作方法分:诗歌、民歌或童谣
*按时间分:古代诗、近代诗、现代诗、当代诗
四、整理资料
1.以小组为单位整理搜集到的诗歌,完成《诗歌分类表》,推荐一首诗给全班同学,说说为什么喜欢这首诗。
类别
题目
作者
2.各组交流自己的表格,朗读自己组推荐的诗歌,谈谈自己的理解及喜欢的理由。
五、引入现代诗
1、除了以上这些古代的诗、词、曲,我们其实还阅读过很多的现代诗歌,这节课我们阅读两首。
2、《荷叶 母亲》《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可以小组合作读,自读,赛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
3.生自由地读诗歌,并边读边想象: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什么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体会到作者什么情感?
六.诗歌朗诵
1、朗诵的形式,可以个人朗诵,可以男女对诵,可以小组合诵,可以是诗表演,还可以配乐朗诵。
2、朗诵自己写的诗,也可以朗诵搜集的诗。
3、评出最佳原创诗和最佳朗诵奖。
七、课后作业:上传诗歌。
课后反思:本组进行得较快,学生在休息期间进行了全面的预习,上课后以检查和解疑为主,朗读效果也较好。最后,每个孩子办了一期手抄小报,其中包括诗歌欣赏、诗歌分类、原创诗歌。
八、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本教材形式多样活泼,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学生的心理体验,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2、要尊重学生的主动性。教学要以“活”为基础,以“动”为特征,旨在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
3、要体现教学过程中的层次性,关注结果没更关注过程。
4、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5、注重评价的过程性和激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