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语雍也篇读后感

(2017-03-20 14:49:12)

【原文】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译文】孔子说:“智者喜水,仁者喜;智者好动,仁者好静; 智者快乐,仁者长寿。”

【读解】以山水形容仁者智者,形象生动而又深刻。这正如朱熹在 《论语集注》里面的讨论:“没有对仁和智极其深刻的体悟,绝对不能作出这样的形容。”圣人智仁双全,所以,能作出如此精到形容的非他莫属。智者也就是聪明人,聪明人参悟事理,反应敏捷而又思想活跃, 性情好动就像水不停地流一样,常动常新,所以以水为乐。仁者即仁厚好静的人,仁厚的人安于义理,仁慈宽容而不易冲动,性情好静就像山一样稳重不易变迁,所以自然青睐于山。                                那么,你如果问一般人乐水还是乐山,所得的回答多半是或乐山或乐水亦或山水都乐。因为----“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王观)山水各有千秋,仁智都是我们的追求,即使力不能及,也会心向往之。当然,就实际情况来看,每个人性情有所不同,人生阅历各异,当然应该是有偏爱山水之差异的。也就是说,有人乐水,有人乐山;有人彼时乐山此时乐水。

2.世界上的真理永远是最朴素的,就好像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就好像春天永远要播种,秋天要收获一样。《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只是它把你内心深处的良知给激活了。读了《论语》后我觉得,《论语》好像没有很严密的逻辑性,很多是就事论事,里面也很少有长篇大论的文字,几乎每一则语录都很简短,就自己的感受略说一二。

【原文】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达也’。

意思是:孔子说:“孟之反不自夸,打仗撤退时,主动在后面掩护,刚进城门,他策马快速通过欢迎队伍,说:‘不是我有胆走在最后,是马跑不快’。

我想到: 做人要懂得谦逊,孟之反就是一个谦逊的人,他主动在后面掩护,把危险和不安留给了自己,却自嘲说是马跑不快。谦逊的人,更多看到的是别人、是集体、是大家的利益;做一个谦逊的人就要戒骄矜,因为凡是具有骄矜之气的人,大多自以为能力很强,很了不起,做事比别人强,看不起别人。由于骄傲,则往往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由于自大,则做事专横,轻视有才能的人,看不到别人的长处。骄矜对人对事的危害性是很大的,这一点古人认识得十分清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