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雍也篇读后感
(2017-03-20 14:49:12)【原文】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译文】孔子说:“智者喜爱水,仁者喜爱山;智者好动,仁者好静; 智者快乐,仁者长寿。”
【读解】以山水形容仁者智者,形象生动而又深刻。这正如朱熹在
《论语集注》里面的讨论:“没有对仁和智极其深刻的体悟,绝对不能作出这样的形容。”圣人智仁双全,所以,能作出如此精到形容的非他莫属。智者也就是聪明人,聪明人参悟事理,反应敏捷而又思想活跃,
性情好动就像水不停地流一样,常动常新,所以以水为乐。仁者即仁厚好静的人,仁厚的人安于义理,仁慈宽容而不易冲动,性情好静就像山一样稳重不易变迁,所以自然青睐于山。
2.世界上的真理永远是最朴素的,就好像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就好像春天永远要播种,秋天要收获一样。《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只是它把你内心深处的良知给激活了。读了《论语》后我觉得,《论语》好像没有很严密的逻辑性,很多是就事论事,里面也很少有长篇大论的文字,几乎每一则语录都很简短,就自己的感受略说一二。
【原文】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达也’。
意思是:孔子说:“孟之反不自夸,打仗撤退时,主动在后面掩护,刚进城门,他策马快速通过欢迎队伍,说:‘不是我有胆走在最后,是马跑不快’。
我想到: 做人要懂得谦逊,孟之反就是一个谦逊的人,他主动在后面掩护,把危险和不安留给了自己,却自嘲说是马跑不快。谦逊的人,更多看到的是别人、是集体、是大家的利益;做一个谦逊的人就要戒骄矜,因为凡是具有骄矜之气的人,大多自以为能力很强,很了不起,做事比别人强,看不起别人。由于骄傲,则往往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由于自大,则做事专横,轻视有才能的人,看不到别人的长处。骄矜对人对事的危害性是很大的,这一点古人认识得十分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