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紫砂壶大师吴云根的经典之作——双色柿扁壶(多图)
标签:
转载 |
紫砂壶大师吴云根的经典之作——双色柿扁壶(多图)
我祖父毕文翰先生和吴云根大师是同龄人,原在北洋大学教书,桃李满天下(北京科技大学采矿系四老之一,我的硕士导师李先生就是我祖父的学生),后来就职于国民党资源委员会,上世纪50年代随资源委员会、两航起义回到大陆。
祖父在1987年高龄95时去世。祖父在世时长年使用一把吴云根大师的紫砂壶品茗,可惜我那时不懂收藏,也没向他老人家请教过此壶的年代。此壶作为老人家留下来的东东,传到我手里实际上就是对老人的一个念想,加上壶盖有微残(我是完美主义者,不太喜欢有缺陷的东东),也没太研究它。偶然有收藏紫砂壶的友人看到此壶说是一把值得收藏的好壶,是吴大师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经典代表作,此壶是大师制作、紫砂壶名店“毛顺兴”出品、刻字画的石生也是大师级人物,因此比较珍贵。放假闲来无事在网上搜了搜,吴云根的“双色柿扁壶”还真不多见。数码相机拍的占内存太大,传不上来,我用手机拍了几张照片(不太清楚),贴出来和藏友分享一下。
http://s15/middle/4ab8750atafb9bd718e4e&690
http://s1/middle/4ab8750atafb9c102ce90&690
网上搜了点背景资料,壶友看了那是班门弄斧了,主要是给我这样的菜鸟级藏友看个热闹。
一、《吴云根 》
吴云根( 1892-1969 ),字 芝莱,著名紫砂艺人,宜兴蜀山人。
清光绪三十一年( 1906 ),吴云根 14 岁时拜蜀山南街较有名艺人汪生义(春荣)学艺。汪生义擅长紫砂光素器和竹饰器制作。吴云根在汪生义精心辅导下,得到真传,打下良好基础。艺成后,吴云根随汪生义受聘于 “ 阳羡紫砂陶业公司 ” 为技工,专制仿古器具。民国四年( 1915 ), “ 宜兴利用公司 ” 成立,汪生义等被聘为公司技师,吴云根亦随师进公司制壶,技艺得到迅速提高。 1915 年秋,由师傅汪生义推荐,宜兴利用公司介绍,吴云根与江祖臣、李宝珍等一起入晋,吴云根至山西省平定县平民陶瓷工厂任技师,历时三年,不仅传授紫砂陶艺的成型技法,还利用木炭釉爐窑试验成二次烧成的爐均釉紫砂陶,取得相当不错的 “ 仿均釉 ” 效果。其间曾数度为山西省省长阎锡山仿制古壶,制品为阎锡山等收藏。
1918 年,吴云根回到宜兴蜀山,仍接受宜兴利用公司的订货制作。所制《竹鼓》、《竹段》、《竹鼎》等壶端庄大度,并一度以专制《双色柿扁壶》、《卷柿壶》等为市场畅销。其时,吴云根所用印款均为 “ 芝莱 ” 、 “ 吴芝莱 ” 、 “ 阳羡吴制 ” 。
民国十八年( 1929 ),吴云根受聘于 “ 南京中央大学陶瓷科 ” 当技师,结识紫砂职业教育家、设计家王世杰。民国二十年( 1931 ), “ 省立宜兴职业学校 ” 在蜀山设立 “ 陶工科 ” ,王世杰任陶工科主任,创立紫砂职业教育。不久, “ 陶工科 ” 单独建校为 “ 省立宜兴陶瓷职业学校 ” ,王世杰任校长,聘任吴云根、程寿珍为 “ 宜兴职校 ” 工场教员兼技术辅导。而后,吴云根推荐师弟朱可心进 “ 宜陶职校 ” 任技术辅导。吴云根性格豪爽,脾气倔强,因数次为王世杰设计的的紫砂出口《咖啡茶具》制作不为肯定而赌气,一度离开 “ 宜陶职校 ” ,先后为 “ 吴德盛 ” 、 “ 铁画轩 ” 等老板制壶。
三十年代中葉,吴云根重回 “ 宜陶职校 ” 担任工场辅导,所创制的《线圆壶》、《孤菱壶》、《四方傅爐》等古朴大方、端庄圆润而受到时人的喜爱和收藏。这段时期为吴云根第一次创作高峰期,所署印款均为 “ 芝莱 ” 、 “ 吴芝莱 ” 。五十年代以后印款署名均为 “ 吴云根”、“云根”。
二、《紫砂壶艺三杰作品的收藏与辨伪 》
中华瑰宝宜兴紫砂以其特有的文化品位得到人们的喜爱,三位壶艺大师:汪宝根、吴云根、朱可心的作品更是紫砂收藏的热门。
笔者就三位大师作品的收藏拍卖情况分别简述如下:
2.吴云根:在现代紫砂壶名艺人中,吴云根的作品最少,他没有为他的四个子女留下一件传器。在壶艺市场上,除少量解放前吴云根制作的高档壶具流落民间外,解放后,吴云根只制作了一些少量的国礼壶具及样品,其作品社会上基本没有流传。近年来,有不少吴云根款的壶具在全国各大拍卖会亮相,但笔者对这些吴云根款壶具的真伪存疑。
三、毛顺兴:
毛顺兴,名顺生,是解放前陶艺大师,1932年创办毛顺兴陶器厂,并成为宜兴紫砂名店。落款多为毛顺兴,毛顺兴本厂造或者毛顺兴陶器厂造。
四、石生
蒋永西 (1900~1957 ? )又做蒋荣熙艺名有岩如、石生、聚莲老人,为民国时期宜兴著名镌刻艺人,常在制陶名家作品上刻字作画。17岁就拜邵云儒(北岩)为师,大约30年代中叶,“毛顺兴、吉德昌、立信”的陶刻一般都是任淦庭画蒋永西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