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歌鉴赏之思想情感教学设计

(2013-03-19 19:10:32)

诗歌鉴赏之思想情感教(学)案

【学习目标】

1.熟悉古诗词中所抒发的各种思想情感的类型及其鉴赏术语;

2.掌握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解题技巧。

【考纲要求】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教学过程】

.学会提取各种信息,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情感:

1、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

2、作家生活的时代,诗歌的写作背景;

3、诗词的题目、注释及“序”;

4、文本中的情态词及作品复杂的情感;

5、涉及的文化常识、典故神话等。

二.真题回放

回顾2009年高考赏析诗歌思想情感的题型,分析高考试题提问方式:

109年高考山东卷)2)本诗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变化?请作简要分析。

209年高考四川卷)(2)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涵在景物与人物活动的描写之中。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分析。

309年高考安徽卷)1)从全词看,“空惆怅”和“无人解”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09年高考辽宁卷)(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的?

5(09年高考江苏卷) ⑶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

三.题目类型

1.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

3、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4、表现了怎样的情趣;

5、主旨是什么;

6、结合意境提问;

7、就某句某联发问。

四.解题格式

1、所抒感情:

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揭露)什么感情

2、概括诗歌主旨:

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诗歌各句分别写了什么+通过什么手法+抒发什么情感+评价(总分总式)

五.分类讲练

㈠.别离贬谪诗

1.把握别离贬谪诗的思想内容

别离诗在思想内容上常表现以下几方面:

①表达离愁别绪,多迷恋、伤感。

②表达深情厚谊,多赞美、留恋。

③表达诗人豁达的胸襟和豪放的气度。

④表达自己的志向。

贬谪诗在思想内容上常表现以下几方面:

①流露遭贬后郁闷、惆怅、失意的情感。

②表达遭贬后仍不忘为国效力、关注黎民,但又英雄无用武之地的矛盾心理。

③表现寄情山水,以求解脱的心态。

2.注意送别诗中的一些特殊意象与作法。

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唐宋诗词中常见的意象有长亭、南浦、灞桥、杨柳、美酒等。

3.留心贬谪诗词中的序或注释

要注意这些提示信息,联系时代背景和写作背景来整体把握全诗的思想内容。

※学以致用——课堂过关※

1.2010届四川模拟)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②。

注解:①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②梅花:《梅花落》·曲牌名。

1)这首诗首句提及的“迁客”当指西汉贾谊,作者借他来表达自己的什么心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唐诗直解》评此诗“无限羁情笛里吹来”。江城五月,恰逢初夏,当然无梅,可是耳闻笛声吹寒,不觉眼前便有梅花漫天飘飞。作者运用的是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作题)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别董大①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②,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①董大:唐玄宗时著名琴客。高适在写此诗时,正在不得意的浪游时期。

②熏:即曛黄,指夕阳西沉的昏黄景色。

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这首诗送别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在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㈡.思乡怀人诗

把握思乡怀人诗的思想内容

⑴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

⑵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挚爱与思念。

⑶抒发独居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

⑷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人之情。多在边塞诗中涉及。

※学以致用——课堂过关※

1.2010届福建模拟)阅读下面的清诗,然后回答问题。

客发笤溪

 

客心如水水如愁,容易归舟趁疾流。

忽讶船窗送吴语,故山月已挂船头。

[]①叶燮(16271703),清代诗论家。②笤溪是流经诗人家乡吴兴的一条河流。

(1)“客心如水水如愁”是如何表现“愁”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末联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作)(2010届江苏模拟)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途中见杏花

 

一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更忆帝乡千万树①,澹烟笼日暗神州。

【注】①帝乡,此指长安。长安多杏树。

⑴请说明这首诗的首联有怎样的表达特色。(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这首诗中流露出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㈢.爱情闺怨诗

1.把握爱情怨女诗的思想内容

1)描写男女之间深厚的情感,歌颂真挚爱情。

2)表达闺中生活的孤独寂寞或对丈夫、家人的思念。

3)对虚度光阴、青春易逝的哀怨,对自由自在生活幸福生活的向往。

4)因被丈夫冷落、抛弃之后的怨情,或借此表示自己不被朝廷重用等。

2.注意怨女诗中的比喻与象征意义。

在怨女诗中,一些诗歌中女性意象淡化,政治性较为突出。主要通过男女的恋爱关系比喻君臣关系。具体分为两种:一是直接用男女之依恋表达诗人对君王的依恋,希望被君王重用;二是用男女失恋,女子被抛弃来喻自己不被朝廷重用等。

  学以致用——课堂过关※

1.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瑶瑟怨

温庭筠

冰簟①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②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①冰簟:凉席之美称。②潇湘:两个水名,在今湖南省。

批注说:“通篇布景,只‘梦不成’三字露怨意。”请你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是如何通过写景来表现思想内容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作题)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玉阶怨

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注:玲珑:此处形容月空明凄清。

这是一首宫怨诗,虽然主题是“怨”,但全诗没有一个“怨”字,只以人物行动见意,引读者步入诗情之最幽微处,以此见诗家“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真意。请你结合全诗,谈谈对后两句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㈣.咏物抒怀诗

.把握所咏之物的特点

咏物诗,写所咏之物的形态、色泽、特征,追求贴切逼真,不但要形似,而且要神似。

读此种诗,还要了解诗人所咏之物与诗人的关系怎样,诗人对物的观点态度是什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握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和揭示的人生感悟。

.把握咏物抒怀诗的思想内容和所寄托的感情。

1)表达不愿媚俗、不愿同流合污,坚持个性、保持清白的高尚情操。

2)表达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伤感。

3)表现自己的某种人生感悟、生活哲理。    

4)陶渊明咏菊,抒写自己悠闲舒适、不慕富贵的心境;陆游咏梅,表明自己不媚于俗、坚守正义的气节。

3.把握特殊意象,体会象征意义

如松、竹、梅、荷、芳草精卫等。

※学以致用——课堂过关※

1(2010届北京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有评论赞誉这首诗“咏物最上乘”,请简要分析诗中蝉的形象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作)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白云泉

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本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何突出特点?试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㈤.边塞征戍诗

.注意时代背景特征。

边塞征戍诗最能体现国运兴衰,鉴赏时应首先把握时代的特征,然后推敲作品中蕴涵的不同的思想感情。盛唐时期的边塞诗其基调是豪迈、爽朗、一往无前。到了中、晚唐,国势渐衰,虽然诗人也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悲壮惋伤的成分多了起来。到了宋代,国家在民族斗争中一直处于劣势,外侮不断,国难当头,在边塞征战诗中流露出来的感情,就更多地体现为报国无门的愤懑

.把握边塞征戍诗人的思想内容感情特点,表现如下:

⑴描写边塞苍茫雄奇的自然风光,体现边塞风光的自然之美。

⑵表现战士们奋勇杀敌、建功立业、积极进取的思想内容。

⑶揭露战争的激烈残酷和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反映征人思念家乡、厌倦战争、渴望团圆和安宁生活的思想。

⑷抒发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而又无可奈何的郁闷之情。

※学以致用——课堂过关※

12010届江苏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并州路

李宣远

秋日并州路,黄榆落故关。孤城吹角罢,数骑射雕还。

帐幕遥临水,牛羊自下山。征人正垂泪,烽火起云间。

 ⑴“孤城吹角罢,数骑射雕还”一联,描写了什么时间的景象?是从什么角度描写的?(3)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使征人“垂泪”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分析。(3)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请赏析诗的结句“烽火起云间”的妙处。(4)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作)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塞上曲

王昌龄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①道

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②,皆向尘沙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③好。

注:①萧关:古关塞名。②幽并客:指幽州、并州武勇之人。③紫骝:骏马名。

诗中作者写了两种人,分别表示“褒”与“贬”的不同态度。从诗中找出这种人,并简要分析诗人对他们的态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㈥.山水田园诗

1.把握山水田园诗的思想内容和思想感情:

⑴通过描写壮美山河,自然风光,表现自然之美,表达热爱生活、自然或祖国山河的激情。

⑵通过对山水田园生活的描写,表达淡泊名利,追求闲适、恬淡的隐居生活,厌恶和鄙视黑暗社会的思想感情。

⑶通过对景物描写和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对自身处境的感叹.

2.分析山水田园诗写景的特色

其主要特点是“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很少单纯的写景叙事,而一定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感情,情与景是紧密相连的。因此,在分析其中的景物描写时应注意作者选取了什么景物,有什么特征,渲染了何种气氛或传达了何种感情,情景之间的关系如何等问题。

3、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

1)留意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高、低、俯、仰的变化。

2)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如绘形、绘声、绘色。如“乱石穿空,……”

3)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如虚实结合;以动衬静;明暗对比;粗笔勾勒和细部描绘相结合(“千山鸟飞绝,……”)

※学以致用——课堂过关※

12010届北京模拟)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蓦山溪·自述

宋自逊

壶山居士,未老心先懒。爱学道人家,办竹几、蒲团茗碗。青山可买,小结屋三间,开一径,俯清溪,修竹栽教满。

客来便请,随分家常饭。若肯小留连,更薄酒,三杯两盏,吟诗度曲,风月任招呼。身外事,不关心,自有天公管。

注:宋自逊生活在南宋覆亡前那段激烈动荡时期。

(1)请简要概括词的上片与下片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身外事,不关心,自有天公管”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方式,你如何来评价作者这种人生态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作)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田园乐(其六)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眼。

这首小诗绘形绘色,诗中有画,画中含情,意境优美奇妙,请你结合全诗简要谈谈自己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㈦.怀古咏史诗

所谓“怀古”,是指登临游览,触景生情,由于历史遗迹的诱发,而抒发感慨:而咏史却是翻阅古书,捡点旧说,针对特定的人和事,而陈述自己的独到见地。怀古之作长于情景交融,咏史之作长于议论精辟。

.弄清史实

对于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一定要有所了解,这就要求我们要积累一些历史知识。一定要读好注解。

.要体会意图

后代作家对尘封的往事发思古之幽情,一定有现实的原因或触发感慨的媒介。辛弃疾登上京口北固亭,从历史上的孙权、刘裕抗击北方劲敌,联想到南宋小朝廷在风雨飘摇中苟且偷安,自己报国无门。

.把握咏史怀古诗的思想内容

⑴喟叹古今朝代兴亡变化,感叹昔盛今衰、物是人非。

⑵借古讽今,批判现实。

⑶仰慕古人成就,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或功业无成的感慨。

⑷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归纳历史规律等。

※学以致用——课堂过关※

1(2010届天津模拟)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问题。

汴河①曲                                  汴河怀古

[]李益                                  []皮日休

汴水东流无限春,                     尽道隋亡为此河,

隋家②宫阙已成尘.                   至今千里赖通波.

 行人莫上长堤望,                     若元水殿龙舟③事,

 风起扬花愁杀人。                     共禹论功不较多④?

    【注】①汴河:即通济渠。隋炀帝时开挖的人运河的一段。②隋家:隋王朝。③

水殿龙舟:当年隋炀帝出游时所乘坐的船只。④不较多:差不多。

(1)两首诗都写了“汴河”,但写作的目的不同,抒发的感慨也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两首咏史诗的表达方式各有侧重,请分划加以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㈧.谈禅说理诗

1)内容:对自然,生活的感悟;对事理的体察

2)重点注意:宋诗。如虞世南的“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刘禹锡“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王安石的“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学以致用——课堂过关※

1.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泾溪

罗隐

泾溪石险人惊惧,终岁不闻倾覆人。

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注:泾溪是指今甘肃天水市东南的泾谷水,今名永川河。这首诗寓含着—种什么哲理?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作)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水口行舟

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蓬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诗人描绘的画面中,蕴含着人生哲理,请细加品味,说说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答案

㈠.别离贬谪诗

12010届四川模拟)【答案】(1)用贾谊的不幸来比喻自身的遭遇,抒发了诗人迁谪之感、去国之情(2分)流露了无辜受害的愤懑,含有自我辩白之意。(2分)

2)诗人由笛声想到梅花,由听觉诉诸视觉,运用了通感(移觉)修辞手法,(2分)描绘出与冷落的心境相吻合的苍凉景色,(1分)从而有力地烘托了去国怀乡的悲愁情绪。

2.(选作题)【答案】前两句用白描手法写眼前之景;落日黄云,北风劲吹,大雪纷纷,大雁南飞,体现的是一种漂泊的苍凉孤独之感;而第三句突然一转,借对朋友的慰藉表达对朋友的真挚情感,鼓励朋友充满信心和力量,格调高昂豪壮。

㈡.思乡怀人诗

1.2010届福建模拟)【答案】(1)诗句运用了比喻、顶针的手法,将客愁比成源源不断的流水;又将客愁与流水相比,突出客愁绵长。

(2)末联两句表现了诗人船到家乡那一瞬间的感受。通过两个情景表现这种感受:先是突然听到乡音吴语,竟不敢相信已到家乡,接着抬头望故山明月,充满归乡的喜悦之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