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做熟不做生独立判断谨慎看待专家 |
分类: 股票投资心理学 |
郝旭光
现实工作和生活中,人们遇到判断不准的问题总是习惯于请教专家。这是对的。但股票投资者如果也常常喜欢阅读专业人士的研究报告和投资建议,就需要慎重了。诚然,专业人士对公司的研究水平确实比一般投资者的水平高很多,但投资时点、买卖点的判断,不一定比一般投资者高多少。这就引出专家幻觉的话题。
关于投资决策心理的详细内容可关注、参与分享郝旭光教授主讲的慕课《组织行为学》。链接
http://www.icourse163.org/course/UIBE-1206462819。
人们常常认为,某一领域的专家对该领域了解得更多,相关知识更丰富,经验更多,因此对该领域相关问题的判断比外行更准确,而专家们对自己的判断通常也非常自信。人们(包括专家自己)对于专家的这一信念被称为“专家幻觉”(Illusion of Expertise)。之所以被称为“专家幻觉”是因为专门知识的拥有量、经验的丰富程度与判断的准确性之间并不存在必然正相关性。尤其涉及到千变万化的股票市场,可能更是如此。
很多股票投资者常常愿意相信专家的判断。例如,投资者容易相信股票专业学者、股票分析师的分析和基金管理者的投资能力。笔者曾经随机调研了196位各种不同层次的投资者,提的问题是:“您个人买卖股票的依据。您在买进时会首先上网读(可多选):A.著名博主的投资博客;B.著名学者的分析文章;C.券商的分析报告;D.根据有关经济新闻自己确定投资主线和标的,对标的公司及其行业做全面、深入的研究;E其他。”62人选A,23人选B,69人选C,11人选D,31人选E;152人选ABC,37人选ABCD。按照一般意义上的理解,投资者认为ABC都是专家。也就是说,投资者在投资时更多愿意参考专家的建议,只有很少一部分投资者能够做到独立思考(选D)。
问题是,专家的判断是否真的比一般人准确?大家都知道这样的事实,经济学家们对经济前景的预测常常不准确。英国著名经济刊物《经济学家》(1995)于1984一1995年进行的调查结果表明,即使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专家们判断的准确性有时也不比外行更高,甚至可能更低。1984年,该刊物邀请4名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of Economic Cooperation & Development,OECD)国家的前财政部长、4名跨国公司的CEO、4名英国牛津大学的学生以及4名英国伦敦的清洁工人对未来10年全球的经济前景进行预测,内容包括OECD国家的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石油价格等指标。《经济学家》杂志1995年的调查结果是,跨国公司的CEO和清洁工预测准确率最高,其次是牛津大学的学生,最差的是4位前财政部长。当然,这个结果因为样本量太少,且财政部长可能是官员也未必是专家及CEO也应该是专家等,还不能完全得出专家的判断就比普通人低的结论,但清洁工的预测准确率高至少说明普通人的判断水平不比专家差。
大家可以从这些年专家对房价上涨、股市大行情、大波段的判断结果得出结论,专家们真的不比普通人预测水平高。2008年奥运会前有多少专家强烈呼吁、建议、提醒普通工薪阶层不要买房?2005年上证指数跌破千点时有多少专家建议中小投资者远离股市?上证指数2007年10月16日6124点、2015年6月12日的5178点时有多少专家告诉上证万点不是梦?2015年6月第一次千股跌停时有多少专家告诉抓紧时间抢反弹?中石油2007年11月5日上市当天收盘价45元时,多少专家建议坚定买进?1999年年底清华紫光124元又有多少专家坚称还能上?当茅台股价突破百元大关后多少专家建议落袋为安?中信证券发行价格4.5元,2003年1月6日上市涨到10元以后多少专家建议风险防范为主?等等。
前文曾经反复提醒,股市是人性弱点的放大器,做股票就是做心态等。在股市中,面对繁纷复杂的变化,面对自己和他人思维、性格、行为上的弱点,基于求成、证明自己正确等心态的影响,人们会犯错误,专家也会犯错误。
专家在下面领域的作用非常突出:对那些与人的情感、性格涉及不多、影响不大的领域,可预测性较强,以前的规律会在以后起作用;有快速、清晰反馈的重复性的领域及任务,这些任务需要仔细推算。如专业桥牌运动员及棋类运动员、赌马者和气象学者在决策时都习惯于仔细推算。另外,高考填报志愿时,需要深入了解目标学校的特点和录取规律。此时,专家的水平明显高于普通人。专家研究指出(您看,此时还得用“专家研究”做依据),当事件的可预测性比较高时,专家们的判断的准确性常常超过一般人,对赛马、桥牌、棋类比赛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结论。但当事件的可预测性低的时候,专家又常常比一般人更容易表现出过度自信。这反过来又会降低专家的预测水平。
补充完善后形成本文,首先发布于2020年11月20日新浪财经《郝好说监管》独家专栏,题目“股市里没有专家:投资决策要避免专家幻觉”。链接
http://finance.sina.com.cn/zl/stock/2020-11-20/zl-iiznezxs2825893.shtml)
(本博文为作者原创,网络转载务必标明作者并给出原文链接,如需沟通可通过微博“郝旭光”发私信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