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执于坚守,善为调整

(2019-08-05 15:16:02)
标签:

目标

动机

方向

能力

资源

分类: 人文财经

郝旭光

提要:制定和实现目标的过程不是固化的。制定目标要考虑动机、方向、内部能力与外部资源四个要素的有机结合。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要适应性反应,及时正确调整;新目标应该与原有目标保持在同一方向、同一层次新目标应该也是实现上一级目标所需要的提前准备目标群。

拍摄日出的过程。旅游摄影的重要项目之一,是拍摄日出。各地日出的美丽各有不同,需要慢慢体验。北戴河的“红日浴海”,也称“浴日红”,为北戴河日出一绝。表面上是说,“红日浴海”好像是太阳沐浴了,更显清爽无比。实际上描述的是日出时,天边的太阳和海里的太阳紧紧粘在一起,直到太阳跳离海面后才分开。十分壮美,这是北戴河旅游摄影不可或缺的节目之一。

笔者曾于2017825日清晨幸运地在北戴河鸽子窝西北湿地公园旁边的大桥上拍到了“红日浴海”。此处为北戴河三大拍摄日出最佳地点之一。笔者随后于20187月中旬去北戴河休假,连续4个早晨,每天4点就出门乘出租车前往拍摄日出的地方,因为天气原因,每次都失望而归:云雾笼罩,没有日出。2019714日笔者再次来北戴河休假,次日开始继续重复去年的动作,继续失望。两年7天(包括后面1617日两个早晨)坚持不懈,笔者不由默默地给自己点赞:真执着啊!

2019715日当天日出时间为440分左右。笔者4点出门,等来同伴,415分左右乘出租车出发,4点半抵达目的地,继续失望而归。716日笔者独自一人坚持于晨4点出门乘车前往拍摄目的地,发现海里仍然雾气笼罩,眼见不可能拍到海上日出红日浴海的招牌景色了,很多起早赶来的摄影爱好者失望地离去。可我不想放弃,一直等到55分,太阳在东方空中约与海平面30度角的位置懒洋洋地出现了,先是很模糊,接着慢慢露出被薄薄的云雾“整容”过的妆容-----淡黄、深红得不那么真实,也不那么明亮。笔者随着太阳找倒影,突然发现,太阳在滩涂中海水里的倒影却显出金黄,而水中嬉戏的白鹭沐浴在朝阳的影子里即“白鹭沐阳”,十分动人。从现场摄影爱好者对此的漠然反应来判断,人们平时很少关注到这样美丽的景色。

这给人们以极大的启示:如果观日出是目标的话,那么从管理学的角度看,目标该如何制定、如何实现呢?

目标的重要性。目标很重要,目标对组织、对个人具有明显的方向、引领和激励作用,可以让组织、让人们(以下论述既包括组织也包括个人,不再重复解释)更专注,提供给人们坚持下去的方向和理由甚至是动力,要求人们集中精力和资源。以往管理学理论认为,制定的目标一定要满足SMART原则(S=Specific具体的、M=Measurable可测量的、A=Attainable可达到的、R=Relevant相关的、T=Time-bound有时间要求的)。笔者认为,这个原则实际上隐含了目标与资源、与组织及个体能力的匹配。北戴河旅游摄影拍摄“红日浴海”重要的资源约束就是天气。

    制定目标需要综合考虑四个要素的有机结合。实际上,SMART原则只是关于目标的具体要求,在管理的实践中远远不够。它还应该有更高层级的要求。这个更高层级的要求就是,制定目标要考虑动机、是否应该、内部能力与外部资源四个要素的匹配与有机结合。这是一个重要的新思路。制定目标要考虑自己想要什么,考虑自己的动机,这是题中之意。制定目标还应该考虑自己应该要什么、做什么,这个“应该”,指的是符合自己的长远利益并且能兼顾到自己的短期利益,聚焦于未来的发展方向。这里强调的是“应该”,而不是“喜欢”,作为成熟的个体和组织,要多做“应该”的事情,审慎地探索未来的发展方向,并致力于沿着这个方向努力。正确的方向,才是最大的必要性。能力包括现在的实际能力和潜力。前者是完成某项任务或活动的现有成就水平,指的是人们已经学会的知识和技能,就代表了其能力。后者指容纳、接受,或保留事物的可能性。在这个意义上,能力不是指现有成就,而是指个体具有的潜力和可能性。此处所说的能力同时包含了个体和组织以上两方面的内容(全文同,以下不再重复说明)。1994年,华为公司的任正非提出“10年之后,世界通讯行业三分天下,华为将占一分”的目标,在场的人都善意地笑了。当时华为的产值100亿元左右,员工8000人左右。现在看看,华为公司这个目标高不高?制定目标,根据常识,还应该考虑资源约束。以往对目标制定的研究,或多或少忽视了“应该”这个最重要的要素。

坚持与固执之辨。制定和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是否应该坚持?固执与坚持有什么区别?

所谓固执,一般来说,指的是喜欢做那些不该做的却特别能“战斗”,以及不考虑自身能力、外部资源约束的情况。而坚持不懈,指的是喜欢做与应该做、内部能力与资源约束的结合,至少后三者的要求应该得到满足。尽管做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难题,但不会轻易放弃。

适应性反应。来北戴河旅游摄影拍日出重要的目标之一,是拍摄“红日浴海”。可是,能不能拍到,需要身心和物质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提前做足功课,也需要能早起,能及时赶到拍摄地点(这对常人是极大的考验),当然,能够早起,愿意早起,一定是自己喜欢做的。但要坚持下来是不容易的。重要的是,目标的实现也需要老天爷眷顾,如果天气条件不配合,自己再怎么努力、再有能力、再怎么坚持也是徒劳的。这就是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可抗力,资源约束真正起作用了。此时是不是需要调整?

答案是肯定的,此时可能调整目标就是最恰当的了——也就是应该做出适应性反应。

怎么调整?

思想上要具有“动态适应”的意识是重要的前提和基础。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要执着,但遇到不可抗力也要及时变通,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因为环境不可控,且影响目标实现的因素千变万化。此时,如果不知适应,不会变通,非要不达目的不罢休,还真就可能撞了南墙也实现不了目标。

目标应该保持在同一方向、同一层次。调整后的目标应该与原先的目标一样符合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且与原来的目标保持在同一水平,只是侧重点可能不同,但不应该比原先目标的吸引力、重要性低,不是退而求其次。顺理成章的,就应该提出下面的问题。

新目标应该也是实现上一级目标所需要的。拍摄“红日浴海”只是一个阶段性目标,它的上一级目标不就是来北戴河休假要欣赏并记录更好的美景?滩涂里海水中“白鹭沐阳”不是一样可以达到这个效果?它的美丽固然可能没有“红日浴海”视觉上那么震撼,但却表现出另外一种特质的美丽:细腻,兼有丰神情韵,这也对心灵具有相当的冲击力。

四个要素应该匹配。调整目标时也应该深入思考,如何把喜欢做与应该做、有能力做和资源约束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再考虑遵循SMART原则。

提前准备目标群。还应该提醒的是,在制定目标时,应该是一个目标群:第一选项是什么?实现不了怎么办?第二选项是什么?第三、第四选项是什么?等等。这些都是自己喜欢的、应该的、有能力的,和资源能够匹配的吗?有了备选目标和应变对策,就可以使人们在实现目标遇到挫折时从容应对,以有利于实现更高层级的目标。以拍摄“红日浴海”为例,应该预计和准备万一拍不到这个美景怎么办,有没有第二方案,当地还有什么景色值得留进镜头里。

(原文发表于201984日《经济日报》,题目,“执于坚守,善为调整”。链接

http://paper.ce.cn/jjrb/html/2019-08/04/content_397242.htm。)

(补充完善后形成本文。本博文为作者原创,网络转载务必标明作者并给出原文链接,如需沟通可通过微博“郝旭光”发私信联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