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管理者不必追求完美

(2015-02-02 14:15:51)
标签:

追求卓越

追求完美

拖拉

回避责任

分类: 管理营销

郝旭光

《经济日报》文章。管理者追求卓越有助于实现更高的目标,追求完美却不一定能。

几个典型的例子引起人们的思考。在用纸笔写作的年代,某学者写东西时,无论他事前的腹稿准备的怎样,每次开始在空白纸上写几行字,都不满意。怎么办?随手撕掉,再重新开始,如此重复十来次才能真正开始写作。有大学生玩游戏,玩到中间层次出现失误,会删掉游戏记录,重新注册用户名开始新的轮次,一定要让自己的分数尽可能高。毕业生写毕业论文,常常是没动笔前,一定要把所有可能的问题都解决的十全十美才肯动笔,这可能吗?常常会给自己找到今天可以不开始的理由。殊不知,如果不动笔,永远有原因接着等。以上所列这些,都是典型的追求完美的表现。

管理者在工作和事业中认真、细致,追求卓越,这是正确的,也是必须的。但追求卓越不等于追求完美。追求卓越是指志存高远,扬长避短,培育、发挥自己的优势,允许自己有某些短板,挖掘个人的潜力,成为最好的自己。

可追求完美,常表现为过分挑剔,对自己要求过高、过严,经常过分执着追求自己达不到的目标,或者过分追求表面的、形式上的东西;不允许自己有短板。对别人常求全责备、斤斤计较。容易让人觉得太过严厉和苛刻,有时候变的刻薄,一不完美就全盘否定,很容易钻牛角尖。

现实工作和生活中,追求卓越有助于实现更高的目标。但追求完美却不一定能实现更高的目标。

现实生活中,对人对己都不要要求过苛。因为人无完人,工作中不存在没有缺点的人,即使有的人真的达到了完人的境界,因为知觉的选择性,别人对他也会有不同的评价,别人也不认为是完美,反而觉得这是一个不真实的人。自己怎么做,别人都会有不同的评价,因此,对自己、对别人,都别求全责备、追求完美。

还有一种情况是,有些人,明明拖拉,但却打着追求完美的幌子。从更深层次而言,这些人追求完美是以正面的表面形式,表现了负面的内容,其心理学原因,实际是回避责任,为自己的拖拉找借口。为躲避中等程度的目标E,提出比E更高原本就不大可能达到的目标B,达不到B是正常的,所以达不到E就顺理成章。因此人们尤其是管理者要干成点事,需要责任意识,行动能力,克服对自己追求完美、拖拉、对别人求全责备的弱点。

毕业生写论文也一定要克服:没动笔前,力求完美,一定要把所有可能的问题都解决的十全十美才肯动笔。这是不可能的,也是自己惰性的表现,是在给自己找借口。真正要写篇好文章,准备到七八成时,先动笔再说,一动笔才知道真正缺什么。如果不动笔,永远有原因接着等。

(原文发表于20131012日《经济日报》,“做人不必太完美”。)

 

(本博文为作者原创,网络转载务必标明作者并给出原文链接,如需沟通可通过微博 郝旭光发私信联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