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证券市场安全十八轮暴涨暴跌 |
分类: 证券监管 |
2008年至2012年五年的横向比较,A股暴涨暴跌、跌长涨短,“熊”居全球,排名是状元、探花、三连亚。纵向比较是:二十年间暴涨暴跌十八轮。这是经济安全的极大隐患,要高度重视啊。
前面几篇文章,对我国以往证券市场的巨幅波动、每年的涨跌幅趋势、涨跌幅排名做了一个完整的国际比较。得出的结论是中国证券市场从成立到到2012年底,与世界主要市场相比,A股的巨幅波动及巨幅下跌与上涨的比例名列前茅。
尤其从2008年2012年五年间,我国证券市场暴涨暴跌、跌长涨短,“熊”居全球,排名是状元、探花、三连亚。读者可能会问,中国A股纵向数据的比较,情况可能好些?结论是:A股风雨二十年,暴涨暴跌十八轮。
1.国内市场纵向比较
表1列出了20年暴涨暴跌的详细数据。
表3
序号 |
时段 |
时间跨度 |
指数变化 |
变化幅度 |
其中的单边行情起始日 |
其中的单边行情终止日 |
涨跌直接诱发 原因归类 |
1 |
1990.12.19-1992.5.26 |
17个月 |
100~1429 |
1329% |
1990.12.19 |
1992.5.26 |
— |
2 |
1992.5.26-1992.11.16 |
6个月 |
1429-387 |
-73% |
1992.5.26 |
1992.8.12 |
放开股价政策公布 |
3 |
1992.11.16-1993.2.15 |
3个月 |
387-1536 |
297% |
1992.11.16 |
1992.12.4 |
— |
4 |
1993.2.15-1994.7.29 |
17个月 |
1536-333 |
-79% |
1993.2.15 |
1993.3.5 |
— |
5 |
1994.7.29-1994.9.13 |
2个月 |
333-1053 |
216% |
1994.7.29 |
1994.8.11 |
政府出台救市政策 |
6 |
1994.9.13-1996.1.19 |
16个月 |
1053-512 |
-52% |
1994.9.13 |
1994.10.7 |
— |
7 |
1996.1.19-1997.5.12 |
16个月 |
512-1510 |
195% |
1996.12.25 |
1997.5.12 |
— |
8 |
1997.5.12-1999.5.17 |
24个月 |
1510-1047 |
-31% |
1998.6.4 |
1998.8.18 |
调整印花税 |
9 |
1999.5.17-1999.6.30 |
1个月 |
1047-1756 |
68% |
1999.5.17 |
1999.6.30 |
5.19救市政策 |
10 |
1999.6.30-2000.1.4 |
6个月 |
1756-1361 |
-23% |
- |
- |
《证券法》开始实施 |
11 |
2000.1.4-2001.6.24 |
6个月 |
1361-2245 |
65% |
2000.1.4 |
2000.2.17 |
保险公司开始入市、开放式基金即将面世 |
12 |
2001.6.24-2001.10.22 |
4个月 |
2245-1515 |
-33% |
2001.6.24 |
20011.8.7 |
国有股减持将实施 |
13 |
2001.10.22-2001.10.24 |
2天 |
1515-1745 |
15% |
2001.10.22 |
2001.10.24 |
首发增发中停止国有股减持 |
14 |
2001.10.24-2001.11.8 |
半个月 |
1745-1550 |
-12% |
2001.10.24 |
2001.11.8 |
政策后续反应 |
15 |
2001.11.8-2001.12.5 |
1个月 |
1550-1776 |
15% |
2001.11.8 |
2001.12.5 |
印花税调整 |
16 |
2001.12.5-2002.1.29 |
1个月 |
1776-1339 |
-25% |
- |
- |
政策后续反应 |
17 |
2002.1.29-2002.6.25 |
5个月 |
1339-1748 |
30% |
2002.6.6 |
2002.6.25 |
全面停止国有股减持 |
18 |
2002.6.25-2005.6.6 |
36个月 |
1748-998 |
-43% |
2004.9.24 |
2005.6.6 |
|
19 |
2005.6.6-2007.5.29 |
21个月 |
998-4334 |
334% |
2007.2.6 |
2007.5.29 |
股权分置改革正式实施 |
20 |
2007.5.29-2007.6.5 |
5天 |
4334-3404 |
-22% |
2007.5.29 |
2007.6.5 |
印花税调整 |
21 |
2007.6.5-2007.6.19 |
半个月 |
3404-4280 |
26% |
- |
- |
三大证券报文章 |
22 |
2007.6.19-2007.7.6 |
半个月 |
4280-3563 |
-17% |
- |
- |
印花税调整的政策后续反应 |
23 |
2007.7.6-2007.10.16 |
3个月 |
3563-6124 |
72% |
2007.7.6 |
2007.10.16 |
加大保险公司投资比例、加息、调整利息税 |
24 |
2007.10.16-2008.4.22 |
6个月 |
6124-2990 |
-52% |
2008.1.14 |
2008.4.22 |
央行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
25 |
2008.4.22-2008.5.5 |
半个月 |
2990-3786 |
27% |
2008.4.22 |
2008.5.5 |
印花税调整 |
26 |
2008.5.5-2008.9.18 |
4个月 |
3786-1802 |
-53% |
2008.7.10 |
2008.9.18 |
存款准备金连续调整 |
27 |
2008.9.18-2008.9.25 |
5天 |
1802-2333 |
29% |
2008.9.18 |
2008.9.25 |
印花税调整 |
28 |
2008.9.25-2008.10.28 |
1个月 |
2333-1664 |
-29% |
2008.9.25 |
2008.10.28 |
市场惯性 |
29 |
2008.10.28-2008.12.9 |
1个月 |
1664-2100 |
26% |
- |
- |
央行连续下调存款利率、准备金率 |
30 |
2008.12.9-2008.12.31 |
1个月 |
2100-1814 |
-14% |
2008.12.9 |
2008.12.31 |
|
31 |
2008.12.31-2009.8.4 |
8个月 |
1814-3478 |
92% |
2009.4.28 |
2009.8.4 |
扩张的财政政策 |
32 |
2009.8.4-2010.7.2 |
11个月 |
3478-2319 |
-33% |
2009.8.4 |
2009.9.1 |
创业板及股指期货上市,严厉的房地产调控 |
33 |
2010.7.2-2010.11.11 |
4个月 |
2319-3186 |
37% |
2010.9.20 |
2010.11.11 |
宽松的货币政策 |
34 |
2010.11.11-2011.12.28 |
13个月 |
3186-2134 |
-33% |
2010.11.11 |
2010.11.30 |
持续紧缩的货币政策 |
35 |
2011.12.28-2012.2.27 |
2个月 |
2134-2478 |
16% |
- |
- |
|
36 |
2012.2.27-2012.12.04 |
9个月 |
2478-1949 |
-23% |
- |
- |
持续扩容 |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在这18轮暴涨暴跌中,当然也可以认为,2005年6月下破1000点,到 2007年10月16日的6124点,再到2008年10月28日的1664点,只是一轮暴涨暴跌。从2008年10月28日1664点,上涨到2009年8月4日3478点再下跌到2010年7月2日2319点,再上涨到2010年11月11日3186点,再下跌到2010年12月29日的2134点,也只是一轮暴涨暴跌。按这种方式计算,我国证券市场共经历了13轮暴涨暴跌。
本文对18轮暴涨暴跌中的单边行情做了标注,其中有一些没有出现显著单边行情的,就没有再标注日期,供读者参考。
从表1可以看出,这18轮暴涨暴跌中只有8次涨跌(共4轮)不是政策直接诱发因素引起的,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监管部门切实做好股市培育工作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2.纵向比较后引起的反思
从纵向方面,可以看到我国证券市场暴涨暴跌、跌长涨短、影响证券市场安全的严峻现实。二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增速全球第一,而证券市场暴涨暴跌,也在全球名列前茅,形成了我国证券市场安全的巨大隐患。这是一个应该深入研究的奇怪现象,我们必须深入探讨这些安全隐患问题背后的原因。我们不能再重复以往多次的说法,“由于创建时的环境所限、制度缺陷、运行中的经验不足以及其他因素的制约,中国证券市场还带有典型的新兴加转轨的特征,不可避免地受到市场失灵的困扰。”监管部门应该反思,是不是自己的工作出了问题?监管理念即对证券市场的本质和监管目标的认识是否存在偏差?是否忽视了为促进证券市场发展服务?是否因为这种偏差才导致了监管部门对证券市场存在的主要矛盾缺乏清醒的认识?例如,圈钱式IPO对股市的伤害?在监管过程中是否常常忽视了“三公”原则,进而导致了监管部门在制定相关政策时“考虑不全面,措施不配套”?
(本文于2013年7月1日发表在新浪财经首页专栏:“二十年风雨股市,十八轮暴涨暴跌”(“郝好说监管”)。链接http://finance.sina.com.cn/,http://finance.sina.com.cn/zl/stock/20130701/092715971678.shtml。
本博文为作者原创,若要转载,请注明作者名,如需沟通,可通过微博发私信,微博“郝旭光uibe
(作者感谢自己的学生廉赵峰同学在数据整理方面提供的巨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