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听说课课堂教学观课报告

(2017-04-21 13:41:28)

听说课课堂教学观课报告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

下面我受莒县观课团的委托,来点评一下昨天三位优秀老师的课,这次我们开展的是“听说课教学研讨会”,近几年徐老师带领我们一直搞的是阅读课教学研究,现在又来搞听说课教学研究,原因主要是从明年开始中考英语加了听说考试。

听说课是初中英语教学活动中一种常见的课型。它以培养学生的听说技能为主要教学目标的,

教学过程的设计,要求教师考虑语言输入和输出的关系,处理好二者的比例。我们人教版教材的听说课通常以图片展示让学生整体感知了解单词和短语,并设置任务加深印象,这要求教师要创设情境,介入话题,通过师生对话,图片展示,头脑风暴等调动学生所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学习新知识。通过听前设计给学生输入补充信息,调动学习热情,听力输入让学生感知语言,学习语言结构。听后设计,设计各种活动,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组队练习,展开竞赛(六中的白老师做的较好),利用语言结构进行语言输出,进而展示自己的才华,推动课堂实践活动地顺利完成。

昨天在听课过程中听到有些听课老师一上来对前两位老师的课感到有点困惑,那就是为什么按理应该由一个人来上的一节课结果由两个人来上,并且用了两课时,并且为什么没有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这是因为徐老师上次来莒县调研听说考试条件时,要求能否将听说课有所侧重将其分开来上,搞一个听和说课课型研究,第一节侧重听,第二节侧重说,将听和说无限凸显!当然这主要是为了适应听说考试而进行的改革。

下面我就大体按听前、听中、听后三个环节来简单说一下我对这三节精彩的公开课观点:

听前:

第一节:李老师在听前通过带有神话故事的影视录像带和Free talk “Do you like story”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介入话题,再通过1a “Match”活动,和“Can you say something more about the picture?”对图片的进一步谈论,导入新语言知识的学习,对话题进一步认知,并对下步的听提供了语言支撑,同时也初步展示了学生对新目标语言的口语表达能力,这也是培养学生英语思维重要的、也是必要的过程。但是对图片描述过细,提供的语言支撑过祥:如Yu Gong moves a Mountain: an old man...Yu Gong two mountains ...move...into the sea...the god was moved ... helped,因此导致用时过长,近8分钟。

听前,教师确实需要充分利用标题,插图,题干引导学生对听得内容进行预测。预测是做好听力的很重要的方法,不容忽视。教师可根据预测内容提出相关问题,引发学生积极投入的去听。在1b听前,李老师也可先让学生预测一下问题:Which story are Anna and Wang Ming talking about?的答案,再播放录音。

2a活动中,听前对四幅图片进行了详细的讨论(读图),带领学生预测将要听到的内容,扫清了下步的听力障碍,但感觉老师对图片答案预设过于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建议:听前不能过多的暴露听的信息。主要目的:激发兴趣,储备语言,介入话题。织形式有:谈论图片,观看视频,问答,头脑风暴,心智图。

听中:

While-listening听中活动设计:听力活动中,教师必须把握听力活动的内容难度,设立阶梯递进式的听力任务链。一般首先,让学生整体听一遍,要求听懂并叙述主要内容。再提出细节性问题,然后逐段听,把握细节。最后,再整体听一遍,整体感知材料,提升认识。当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应灵活调整,以学生完成听力任务链为目标。精听,泛听相结合,同时应培养学生边听边记的习惯与能力,引导学生记录时间,地点,人物,关系等关键信息,传授记录的技巧和策略,提升听力水平。

李老师在1b活动中播放一遍录音完成课本任务后进行的是“Listen and repeat,当然该环节可以进一步设计一些细节性问题,如“Why did the old man try to move the mountains?”Where would they put all the earth and stone? When did they start? 等。然后再跟读磁带。

2a的听力任务是在1b的基础上加以拓展的,难度要比1b大一些,因此,李老师在设计教学活动的时候,为学生搭建一个可供向上攀登的阶梯,引导学生就课本图画进行自由表述,提出了具体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带领学生预测将要听到的内容,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活动。

但在2a2b听力活动中,仅仅只是采用了教材中设计的听力任务,而没有进行创新,在2a听力活动中(排序),能否让学生说出为什么,即他们听到了四幅图中的哪些关键信息!即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抓关键信息。而不仅仅是说出顺序就行了。同样2b任务意义不大,显不出层次性。能否设计其他的任务来代替。

听中教学组织形式:1.带着任务听录音,必要时说明对话的背景。2.检查核对问题答案就,同时掌握听的效果。3.运用思考性问题,再听一遍录音,深入理解录音内容,掌握影响学生理解的障碍。4.打开录音稿,跟读磁带,提出跟读模仿的具体要求。

听中的活动设计:1.听音回答问题。2.听音填写表格。3.听音排列图片或句子顺序。4.听音完成句子。5.听音配伍。6.听音记录要点摘要。

听后:

Post-listening听后活动设计

李老师在1b任务完成后进行了跟读、朗读活动,听力练习后,学生已有了较完整的听力材料,再通过听录音跟读,让学生朗读录音材料中的句子、问题、对话等内容,训练正确的语音语调,进一步巩固目标语言,为后面要完成的任务打下了口语基础。

Discussion: 1c Pair work:应是根据对话内容,进行模仿练习。该环节最好放手让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对话,李老师采用的方式过于单调,基本上是师问生答。

李老师完成2a 2b后设计了“Read aloud,短文填空,复述故事活动,培养了学生说的能力。尤其最后,李老师又设计了Discussion:If you are a member fo Yu Gong’s family,will you agree with Yu Gong to move the mountains with him? Wh?What can you learn from Yu Gong’s story?激活学生的思维,启迪了学生的高阶思维,从而很好的做到了从听到说的技能转化,情感目标也得到落实。

听后教学组织:1.角色朗读录音,追求准确和流利。2.关注语言理解和语言在对话中的使用。3.在新语境中使用对话的模式和语言。4.反思对话的语境,语言的使用,评价对话意义。

听后活动设计:1.准确朗读对话。2.表演对话。3.在语言有对话的基础上使用自己的语境和语言。创造并使用新的对话。5.对对话文本的再利用,形式的改变,语轮的添加,内容的提炼和概括。6.新语言讲解和操练。

 

六中的白老师:

白老师执教的2d部分,是基于前面听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说的能力。白老师仍有遵循了先听后说的理念。在听的过程中,设计了阶梯递进式的听力任务链:首先设计的是:Listen and answer the question.然后是Listen again and fill in the blanks.并且在听的过程中点拨听力技巧:If you don’t have enough time, you can write some letters of the words first.

在跟读模仿环节,明确点拨学生注意:句子重音、语音、语调、意群、语气、语速、不完全爆破等朗读技巧。并将其明确的标注在对话当中展示给学生。这样学生在训练口语时就有了明确的标准依据。

在充分进行了 Group work 后,进行了Role-play活动,并以小组竞赛的方式,给出了明确的评价标准,评价由教师和学生集体决定,体现了民主,活跃了气氛,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在小组展示后,并由学生进行点评,培养学生学会倾听,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锻炼了学生的注意力。但遗憾的是展示的学生虽然能够做到:face to face ,但是没能做到脱稿,进行真正的对话。

接下来的Free talk Tell a story 活动,很好的体现了对学生说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

对于2d教学模式建议:

1.      先听后思(带着问题去听)

2.      再听后模(关注怎么说的)

3.      反复朗读(自我内化)

4.      角色朗读(体会角色感)

5.      运用Look-up say从重复走向模仿

6.      添加自己的语言桥段,从模仿走向交流

7.      创编新语境下的对话,实现语言真实运用。

第三节五莲王晶老师:

年轻的王老师给我们展示了一节标准的听传统的听说课模式,讲课教师年轻有活力,口语地道,干净利落。对听的活动设计非常充分,尤其在2a2b听力活动中共进行了6次听,问题设计更是体现了层层递进式的听力任务链:1.Who are the speakers? 2.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3.What are they doing?以及跟读等任务活动。建议:如果在跟读环节能借鉴白老师的做法将语音、语调、语气等教给学生就更好了!听后环节,王老师又设计了说和写的练习活动,

听中听力任务的设计体现了对语言知识的学习:如:

What are they doing?

Uncle Joe

He is______________________

Mary

Sh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Jeff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unt Sall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设计该任务,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学习语言知识。

另外,在1b听前的语言准备环节,尽量不要另外借助一些材料,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材料最好。在检验语言知识储备环节不要上成词汇课。这样对听的活动的期待就没有了。

好了,总之,通过这次听说课教学研讨会,徐老师交给了我们一个新的课题,也给了大家一个新的挑战,下步为了迎接中考英语听说考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这三位老师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想信大家都受益匪浅。同时也让我们反思自己下步的听说课教学应该怎么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