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修订初中英语教材在内容方面的变化-转载

(2014-09-15 19:49:55)
标签:

教学资源

新修订初中英语教材在内容方面的变化

 

新修订初中英语教材在内容方面的变化

(一)增加口语范例,引导模仿口语输出

(二)精心设计阅读版块,加强阅读能力培养

(三)增强写作的过程性和指导性

(四)严格控制词汇量,合理安排词汇学习内容

(五)合理编排语法项目,丰富语法学习活动

(六)加强语音学习指导

(七)改进自我检测板块

 

 

一、增加口语范例,引导模仿口语输出

巩固和复现先前输入的目标语言结构

提供完整的对话和真实的语境,供学生在模仿的基础上生成新的口语表达

进一步呈现单元目标语言结构,为后面总结语法结构做铺垫

导入语境,处理部分生词;

阅读对话、理解大意;

点拨重难点生词及句式;

听录音并跟读,模仿语音语调;

完成不同形式的口语操练;

“角色扮演”,表演对话,使用恰当的动作、眼神,并拓展对话中的语言表达;

程度较好的学生编写并表演新的对话。

二、精心设计阅读板块,加强阅读能力培养

1. 循序渐进增加阅读语篇输入量

     原教材起始年级的阅读输入量不足,所选语篇篇幅较短,与后几册教材的阅读输入量不能形成较好的梯度。所以在此次修订中,适当增加起始年级七年级上册和下册的阅读量,适当减少后续册次的阅读量,整套教材坡度平缓。

2. 丰富阅读题材和体裁

修订前七年级上、下册语篇主要围绕学生的日常生活,呈现了真实有趣的中西方校园文化。修订后的教材在语篇题材的选择上更加贴近我国中学生的学习生活、兴趣爱好和心理特征。

3. 增强思想性和人文性

无论是保留的篇章还是新增的阅读文章,修订后的教材在语篇的思想性和人文性方面都有了较大提升,力求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例如,原书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阅读语篇是一个粗心孩子的求助信,请求家人将落在家里的学习用品带到学校。修订后的阅读语篇介绍了一对双胞胎姐妹的卧室,一个整洁,一个邋遢。读后活动设计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好的行为习惯的积极意义。

4. 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

为了更好地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以及人文素养,修订后的教材精选语篇内容,突出文化内涵,渗透跨文化交际意识。一方面,教材通过增加中国文化内容,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另一方面,除英语国家文化外,教材重视介绍其他国家文化,以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5. 强化阅读过程,优化阅读活动设计

原教材采用读写结合的编写方式,将阅读和写作紧密结合在一起,阅读语篇同时也是写作范例。此次修订将写作活动从阅读板块分离出来。修订后的教材每单元阅读板块独立完整,阅读部分由原书大约三分之一页面扩充成一页。

    修订后阅读活动的设计均采用读前、读中、读后三个步骤,力求对学生阅读的全过程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在活动形式上,增加了预测文章大意、补全句子、填空、为文段选标题、信息分类、信息排序、回答问题和判断正误等。

三、增强写作的过程性和指导性

1. 调整写作板块的位置

原教材中写作板块的设计采用的是读写结合的编写方式,写作活动紧跟阅读活动之后。

修订后的教材写作板块从阅读板块中分离开来,单独设计,并移至各单元的最后一页。

     2. 完善单元写作活动,加强过程性指导

修订后的教材低年级仍然采取仿写为主的方式,并且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帮助,目的在于降低难度、降低学生的心理压力,让他们有准备地输出语言。

四、严格控制词汇量,合理安排词汇学习内容

1. 全面覆盖课标词汇、适当削减词汇总量

       修订后的七年级上、下册根据单元话题精心选词,一方面确保全面覆盖课标词汇,另一方面严格控制词汇总量,删减非课标词和部分人名。同时,均衡分布各单元生词。

    以七年级上册为例,总生词量由原来的487个减少到346个,人名由原来的74个减少到28个,大大降低了起始年级的学习负担,有利于小学和初中的衔接教学,为学生后面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2. 加强词汇的复现

修订后的教材将词汇学习渗透到各个板块的活动设计中。

     例如:利用主题图呈现词汇

           通过听力活动音形结合学习词汇

           在口语范例和阅读篇章中既呈现又复现词汇

           语法活动让学生巩固和运用词汇

           阅读前复习词汇、读后指导学生在语境中理解词汇

           自我检测部分检测已学过词汇等

    3. 关注词块学习

词块学习有利于减少学生的词汇记忆负担和提高学习效率,提高语言输出的速度和准确性。

    修订后的教材更加注重词块教学,不仅延续了原教材常见的主题图与词块相结合的词汇呈现方式,还在后续的板块中加强了词块训练,培养学生的词块意识。

五、合理编排语法项目、丰富语法学习活动

1. 调整语法项目顺序

    修订后的七年级上、下册基本上保留了原有两册书的语法项目,但编排顺序上有所调整。教材将重点语法项目集中呈现,并不断循环巩固。

     以一般现在时态中实义动词的特殊疑问句为例,修订后的七年级下册第二、三单元(U2 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 U3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先集中呈现了该语法项目,接着在后续的第五、九单元(U5 Why do you like pandas? U9 What does he look like?)进行加强和巩固。

     此外,修订后的教材根据修订《课标》(2011版)语法项目表进行了调整,确保覆盖所有语法项目;删除修订《课标》中对初中不做要求的语法项目。

     例如:七年级下册第八单元(Unit 8 Is there a post office near here?)在原有基础上突出了there be句型的学习,并在后续的第十单元(Unit 10 I'd like some noodles. )中复现和巩固,第九单元(Unit 9 What does he look like?)还补充了选择疑问句的学习,弥补了原有教材的不足。

    2. 改进语法聚焦部分,增加语法练习与活动

修订后的Grammar Focus部分一方面使语法规律更加清晰,便于学生发现、探究、归纳,另一方面紧扣单元话题和核心词汇,重点突出。

    考虑到中国学生在语法学习上的困难,修订后的教材扩充了各单元的语法学习内容,设计有独立的语法页面。语法页除了保留原有的Grammar Focus部分,还设计了形式多样、不同层次的语法练习和活动,既有控制性、半控制性的练习,也有开放性的活动;既有关注语言形式的练习,也有关注语言意义表达的活动;既有笔头练习,也有口头练习。

    “话题——结构——功能——任务”的模式——语法结构服务于话题的表达,语法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语言运用。

     情境化:语法知识以话题为依托编排,形式与功能相结合,在语境中教学语法。

     具体化:以句型透视语法,语法通过句型展示。

     发现式:采用感知、发现、总结、练习、运用的程序,重视学生对语法学习过程的参与。

     循环式:小步推进,在旧知的基础上拓展新知。

     与听说读写技能训练结合,突出语言的表意功能。

六、加强语音学习指导

修订后的教材除了保留预备篇单元和附录中原有的语音规则总结、朗读知识讲解以外,还在附录中增设了与每个单元内容同步的语音训练活动,包括基本发音的训练和朗读技巧的训练。基本发音训练中的单词大多是该单元学过的词汇,不仅加强了词汇复现,还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和总结单词读音规律。   

内容

拼读规则训练分三轮完成,第一轮复习44个音素,第二轮介绍字母与字母组合读音,第三轮又回到音素,归纳发某个音有哪些字母或字母组合。

    朗读技巧训练包括单词重读、语调、连读、句子重读、弱读、失去爆破、停顿、节奏等,在前三册书完成。

    朗读技巧训练则结合单元的特点进行设计,有较强的针对性。

    例如,七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学习了there be结构,语音训练部分就选用了一个童谣:In the dark dark woods there is a dark dark house.

    语音训练活动设计中还选择了一些蕴含丰富哲理的谚语、名人名言和诗歌,让学生在练习朗读技巧的同时感受语音的魅力,对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也有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七、改进自我检测板块

加强总结、归纳,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培养学习策略

关注词块学习

在教材特色方面的变化

(一) 单元布局层次分明、循环递进

修订后的教材保留了原有教材单元分层结构和循环式设计。每个单元仍分为Section A和Section B两部分,但层次更加清晰。

    Section A着重于听说训练,兼顾语法学习,Section B则在听说的基础上将话题进一步拓展,着重训练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技能,通过过程性的阅读和写作步骤,帮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语言进行输出。

 

(二) “任务链”活动设计,小步推进

任务型活动仍是本套教材的主要语言学习形式,但是“任务型”活动设计比以前有所改进。

    修订后的七年级上、下册除了延续其特有的任务链教学程序,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完成真实的语言任务,发展语言运用能力之外,还增强了活动的真实性、多样性和有效性,既关注语言意义,也关注语言形式。

(三) 语言真实、地道、鲜活

在修订过程中,外方作者深入教材编写,从而保证了语言的真实性和地道性。尤其是教材的听说材料和录音保持了原有风格,为学生提供了原汁原味的语言输入,内容生动鲜活,语言真实地道,保证了高质量的语言输入。

 

(四) 话题更加富有时代感、贴近中国学生生活

修订后的教材在话题和语篇内容上更加富有时代气息,更符合我国中学生的心理需求;既注重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又兼顾我国文化的学习。此次修订特别增加了反映我国文化和现代社会生活的内容,力求贴近我国学生现实生活,尤其是增加了反映乡村生活的内容,体现了对农村地区学生的人文关怀。

(五) 语言材料内涵丰富

    修订后的教材丰富了文化内涵,既介绍了英语国家的文化,还增加了我国传统文化的比重,同时也增加了非英语国家的文化,从而保证英语教材文化的多元性,力图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教材语言材料还渗透了思想道德教育,注重品格培养,力求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六) 教学活动渗透学习策略指导

修订后的教材在听、说、读、写各项技能训练和语言知识训练中都渗透了学习策略的培养,例如:听前、读前的预测、词汇分类等。

    同时,教材还优化了自我检测部分的活动。各单元的Self Check活动设计形式丰富,涵盖了单词、词块、功能与语法结构等多方面内容,且更侧重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所学知识,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