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实用||煤气罐变身“炸弹”??蜀黍送上安全攻略快来学习吧

(2016-09-19 14:40:51)
标签:

杂谈

近年来,煤气罐逐渐被管道天然气所取代,但一些年代久远的民房、出租房和饭馆等还在大规模使用,煤气罐虽然具有灵活、便捷、廉价等特点,但危险性比较大,如果家里有煤气罐,那么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爆炸。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4a795886301e77696ec0da4c3bc3b7f9.jpg

       家用煤气罐一般是15公斤装,爆炸时相当于150公斤TNT炸药的威力,足以炸毁两层楼房。用手雷威力来对比,1个家用煤气罐(满罐)爆炸的威力相当于3000颗手雷。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50e8b206dc85b08b7eb48f1a457db07d.jpg
  7月28日9时02分,安康汉阴消防中队接警称:汉阴县涧池镇军坝村四组村民家里煤气罐着火。消防官兵到场后发现:着火煤气罐已经烧至变形,官兵们立即出一支水枪对其周边极其罐体进行冷却,随后将罐体搬至空旷处。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6ac872b5b77bfc1b6b6ea6ab970d1f43.jpg
  7月27日3时54分,榆林子洲消防大队接警称:辖区一夜市摊着火。起火区域内为铁架推车、塑料等杂物,并且还有5个着火煤气罐,火势正处于猛烈燃烧阶段。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cdb2901cb18cd1ee169572efc10c521e.jpg
  根据现场情况,官兵们立即对现场进行警戒,并出一支水枪对火势进行压制,同时将全部煤气罐抢出,经过1个多小时的努力,明火被成功扑灭。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fe1b0511ff3144a2c26e3796fd692819.jpg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6166379200d10b04725cf9013577747f.jpg



       对于煤气罐爆炸,我们该如何防范?在使用中,应注意哪些安全事项?什么原因最容易导致液化气泄漏?万一不小心发生泄漏着火,第一时间要如何处理? 今天,跟随小编一起学习消防知识。



家用气瓶要4年一检


依照规定,煤气钢瓶15公斤以下的,四年检一次;50公斤的三年检一次,使用15年报废。不过,一些黑气点会使用过期钢瓶私自充装,存在安全隐患。消防提醒,应到有资质的经营站、点购买,正规钢瓶瓶身会醒目标注下次检验时间,角阀下方有检验环,盖有检验站代号的钢印。切勿钢瓶超量充灌。切勿钢瓶带病工作,出现锈蚀穿孔、裂纹等应及时更换。


煤气罐着火,切勿放倒在地


一、煤气液化成分主要成分是丙烷、丁烷。闻到异味时,及时关掉角阀,开门窗通风。

二、不能见明火,不要在屋内用手机,也不要触动任何电器开关,包括电灯、排气扇等。

三、如已起火,尽量第一时间关掉角阀,用干粉灭火剂灭火,或以湿毛巾、湿衣服将小火覆盖熄灭,不要直接拿水泼。如火势比较大,应尽快离开报警。

四、煤气泄漏,瓶口喷火,一定要让气瓶保持直立,千万不能倒卧,否则瞬间大量挥发变成的气体会爆炸。

五、残液不可倒在地上或下水道中,残液在空气中可能迅速气化。


使用前注意检查,防泄漏


一是连接钢瓶与灶台、热水器的软管,两端要接好紧密;建议两年一换,经常检查是否老化;

二是气温变化大时节,经常检查气瓶减压阀上的橡胶垫和螺纹是否松动,及时拧紧;

三是气瓶角阀上的密封圈也可能松动,应定期检查。


如煤气爆炸,正确自救


一、就近隐蔽。应就近隐蔽或卧倒,护住重要部位。

二、及时灭火。就近寻找灭火器灭火,火势较大时,用随身携带的口罩、手帕或衣角捂住口鼻;若在密闭空间内烟味太呛,可用矿泉水、饮料等润湿布块,防止因烟雾和毒气引起的窒息。

三、有序撤离。如果大量人员慌乱撤离,老人、妇女、儿童尽量“溜边”,防止被挤倒后踩伤;人员拥挤时,要用一只手紧握另一只手手腕,双肘撑开,平放胸部,微微前倾,以免窒息晕倒;若被挤倒,应设法让身体靠近墙根或其他支撑物,蜷缩成球状,双手紧扣置颈后,保护重要部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