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平之语
平之语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10
  • 关注人气: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学反思]《比一比》教学反思

(2016-04-23 10:02:05)
标签:

课题研究

分类: 小学中低年级数学解决问题教学

《比一比》教学反思

鱼化小学  武艳

本课的教学设计,是在新课程标准理念指导下,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设计的。从实施情况来看,整堂课学生情绪高涨、兴趣盎然。在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导入,带领学生经历探究,学习,总结,巩固的过程,进而掌握了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1.联系生活,创设情境

课前考虑到课本上的信息学生可能不是很熟悉,所以提前让学生搜集相关资料,找到本节课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切入点”,课堂导入就是通过对家乡山的介绍,让学生产生一种熟悉感、亲切感。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新课部分带领学生一起去欣赏我国的名山大川,领略祖国的优美景色。通过出示四座名山的海拔高度,增强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并且通过比较四座大山的海拔高度进而探索了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2.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获得发展

经验是无法传授的,它一定是建立在学生亲身体验的基础上积累的,所以课堂上不再是教师简单地展示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亲身经历、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与人合作交流和创造等活动的过程。教学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索者,教师的作用是创设一种学生能够探索的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索。本节课为学生创设了实实在在的探究空间,让学生将自己和同桌的数据进行比较,根据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不断主动探索比较数大小的方法,去发现、去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本节课学生经历的学习过程是完整的,获得的体验是深刻的,这使得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3.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不断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精神的起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以在练习部分介绍了乞力马扎罗山,阿尔卑斯山,珠穆朗玛峰,安第斯山这几座世界名山,在学生充满好奇的求知欲中让学生提出和本节课有关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既巩固了比较的方法,有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不足之处:在教学过程中,当孩子的学习思路与教师原有的教学设计不符时,老师对课堂生成处理的不够灵活。当学生说不出比的方法时,老师应适时引导学生观察两个数,看看可以比他们的哪一位。应相信学生,理解学生。让学生在比较中感悟,在辩论中形成表象。写在备课上的教案是死的,只有在课堂上动态生成的教案才是活的。要充分借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实际,为学生多创造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表现自我的机会,多一点体尝成功的愉快,真正做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是做好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