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57、墙外风(散文诗)

(2022-01-09 21:24:09)
标签:

杂谈

401白鹭,飞进信里

 489

 

529竹林听雨

                                                                  ——献给俄罗斯女诗人阿赫玛托娃


594身不由己

  727清明祭


751【浮生光影】 五月,又见废墟 .

 

作者:猎人

作者:畅叙幽情

 

作者:岸雪

 

作者:无咎

251   

读过很多四五的诗歌,作为一位在普通人,能把自己的成长和生活经历融于诗歌中,并且其诗歌中所呈现出的那种质朴和真实性让我一直对他的诗歌情有独钟。如果用真实一词来形容,那么他的诗歌追求美的淳朴和率真,都一以贯之地体现在了他的诗歌当中。无论他诗歌的立意取材,还是内容的表达,即使偶尔会触及一些敏感题材,那也是一种真实的表达。


  也正是他的这种写作情感,也让我一直坚信真正触及人类灵魂的诗歌一定来自于一个真实的个体。即使当代的思想和审美是多元化的,但每个人的情绪表达或者说思想构建是真实的,即使某些人的表达是虚伪的。


  我们常说“诗意的栖居”但是现代人的心灵的栖所在何处?人与人、人与自己的精神都处于崩塌的状态,甚至有很多人还在分崩离析的社会中找寻赫尔德林的名言,这才是可怕的精神危机。


  也正如我在诗歌《风中按钮》中所说:“看过很多很多诗歌作品,有些人为写诗而诗,有些人一笔挥就,随感而发;于我来说,我喜欢那种随感而发的作品。”


  诗歌没有了自身精神作为写作信条,那还妄谈什么人文精神内涵和思想境界。一个有心灵的诗人必然会关注自身或者整个人类的精神生存状况及命运变化,这才是他们写作的基石。这在《凫》、《海燕》、《高速公路》以及若隐若现的《若岚》和《风中按钮》等等中都有体现。


  其实,诗歌是写作文本中的精华,表面上看似简单,实则难以驾驭。常说至于诗心、诗意、诗品等等,其实就是对自身或者人类个体境遇的深刻洞察,继而将其映照到诗歌作品中,这才是写作的终极目标。


  而目前大多数诗人只是浮躁地反映表象化的生活,却忘记了本真,忽略了自身思想的修炼,以至于看到的大部分都是无用之作。因此说来进入诗歌中的情感必须是以真的,具有人文情怀和精神深度。


 

  想起胡风曾说过说:“诗歌是发自作者对于现实人生的感受或追求,只有人生至上主义者才能够成为艺术至上主义者。但不幸的是,对于许多诗人,这还是一个常常被颠倒了的致命的问题,他们常常忘记了丢掉了人生就等于丢掉了艺术自己。”因此说来,诗人不但要生活着,而且要生活得更具广度,更有深度,其实,对于真正的诗人而言,这是不易的,而四五做到了,他的诗也做到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