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子非水墨
子非水墨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5,251
  • 关注人气:18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水墨点评(836):墓碑作者:杨四五

(2019-09-28 20:34:53)
标签:

情感

诗歌

文学

杂谈

分类: 水墨诗话

墓碑

作者:杨四五



一定是贫穷,让先人们的坟前
空落落的。我曾不止一次
想跟父辈们谈谈,站立的石头对于家族
意味着什么。我至今不能确定
奶奶在世时,黑色的族谱上有哪些人的名字
更是无法找到迁移的源头在哪里
我还是如此漂泊着,像一尾回溯的鱼
被奔腾的浪头打得晕头转向。这些年
我去过不少城市,每经一处,首先看见的总是
昂首的站台,既是通往生存的入口
也是埋葬年岁的标记。我的躯体
已被它们深深地锁住,而愈发加重的贫穷
却难以避开夜空下忽明忽暗的灯火
我常常跟随一群人的脚步,漫无目标地
找寻,妄图得到某种稀世之物,以抑制
骨头深处的饥饿。也曾孤单地走在羊肠小道上
像是苦寒中的瘾君子。在永康,或者四川
很容易看见一条蚯蚓不分昼夜地刨根问底
也容易看见一个人反复在这块土地上
敲敲打打,他们所做的,无非是
想靠先人们更近一些

2016-03-26
 于浙江永康


【编者按】:诗歌技巧的形成,对诗人来说,是幸运的,因为它意味着诗人创作的成熟。在这首《墓碑》的诗歌来说,第一眼看见诗题,一下就有一种沉重感,但是通读完诗歌后,我发现诗歌并没有想象中的一味沉重(如若则陷入了诗歌创作的牛角尖),却在诗歌中蕴含了许多的关于活着的思量。我想在这首诗歌写作的同时,诗人对语言的细节和准确的把握,毫无疑问使得整首诗歌有一种高度。就本诗的题目来说,诗人是在抒发自己对于死亡的思想意识,而死亡却在诗歌隐含了多重意思。仿佛诗人对于死亡或者这个诗歌中的意象怀着莫大的好奇感,这好奇感潜伏在诗人的内心,当他面对这突然的节点时,他所思考的意境不仅仅是死亡和那块石头了。我想,诗人在面对那块石头时甚至渴望自己去洞悉。可是诗人的内心是十分矛盾的,他说:昂首的站台,既是通往生存的入口/也是埋葬年岁的标记。我的躯体/已被它们深深地锁住,而愈发加重的贫穷/却难以避开夜空下忽明忽暗的灯火,因此这已经不是在描述死亡、那块石头,而是在现实的处境中寻找的理由。诗人再也无法掩饰自己的感情了,他熟悉的场景如同那些身体的伤痛一样,可以让他瞬间的颠覆。于是诗人写到:很容易看见一条蚯蚓不分昼夜地刨根问底/也容易看见一个人反复在这块土地上/敲敲打打,他们所做的,无非是/想靠先人们更近一些。忍受着现实痛苦的其实是诗人的内心对于现实的一种焦虑。或许,诗人太过于热爱生命了吧。  倘若不是如此,在最后一节中,诗人又怎会这样的感慨呢?因此读完这首诗,虽已墓碑为题,实则是诗人在这首诗歌的表达方式和其中的寓意。而这些却是十分含蓄甚至朦胧的,它需要读者介入自己的情感和想象的空间,从而以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和阐述。这种无意的单样性而多角度的写作,又是一种写作的自我状态了,尽管诗人是对现实书写。欣赏,期待更多精彩作品!(责任编辑:水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