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子非水墨
子非水墨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5,251
  • 关注人气:18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水墨点评(796):牧童.遥指.杏花村组诗作者:念奴娇.小丫

(2019-08-10 19:00:29)
标签:

情感

诗歌

文学

杂谈

分类: 水墨诗话

牧童.遥指.杏花村组诗

 

作者:念奴娇.小丫





那个世代相传,牧羊人的孩子
整座山都踩着他的脚印
那个孩子在山中学天文,学地理
也熟知中医草药

他也常常拿起树枝在山坡上涂鸦
XX
丑陋的歪歪扭扭的字
他眼中依然放出神圣的光芒

每一次经过村寨小学
他都抽响鞭子,放慢脚步
每一次碰到升国旗
他都行注目礼
2016.3.30

  

和这座大山相处久了
那个孩子更愿意相信一只羔羊
还有绿油油的色彩
他习惯和一只羊说
开心的事,也有不开心的
父母不能支持的事和自己的一段梦想
他那本图文并茂的旧书,还是跟着
他和羊群。羊吃草的时候他就不停翻看
看久了,他用小手在空气中比划
或者指向远方

2016.4.1

杏花村
作者:念奴娇

所以,人们盼望着
太阳早点出门,雨水停息
这个山水相连的小寨
羊要吃草,人需要粮食
而雨水不合时宜的降落,拉长时空
山头有触及不到的草场
骑马探路的村长走向沟壑
不停跳下马背,探试着
用他宽大的脚印喂养痩长的山路
这是羊群雨后归山的开始
女人们备好干粮
把雨水浸湿、空旷的日子晾晒
在大片野树林里羊群延伸、拉宽山头
寂寞时 牧童对空叫几声爸爸妈妈
小羔羊也配合着,咩咩咩

2016.4.1

【编者按】:诗歌写作手法或者说技巧是诗人最难把握的,运用的妙则可以使一首诗更加具有意味,如若不然同样也可以使诗歌与读者之间笼罩着一层无法穿透的屏障,那这也是诗人和读者之间的屏障。因此这样的一首诗歌也就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一种是诗歌所涵盖的美的诗境和巨大的思想范畴;而另一种则是索然无味,空洞玄虚。小丫的这组诗歌,在一句牧童遥指杏花村的诗句里,赋予其自己的思想;诗歌在叙事的手法下,在内心情感的催化下,突显了自己内心中的一种善良、纯真、朴实的情感。我想,我读完诗歌后,其实也发现在诗人自己表达的文字间,与诗歌中的牧童也产生了一定的屏障,但这种屏障是合理的、自然的;因此但这非但没有弱化诗歌所内涵的意境,相反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诗歌的所要表达的主题。这也显然也是和诗人写作的功底有关的了。由此看来,诗人也是深得其情。结合这组诗,我想诗人分别在三个主题题目中都将自己与诗歌的内容像结合,我把这三个题目称之为躯壳,因此诗人在和自己所设置的躯壳意象所结合后,自然也就使诗具有了别开生面的意义,这也就使诗歌有了意境。诗人心中的畅想与现实终于在诗歌中产生了令读者有着广阔的遐想空间,比如那个牧童,比如那遥指,比如那诗意的杏花村。但是也不是说这组诗歌有多么完美,恰恰相反这组诗歌有着明显的痕迹,就是有心而为。但不管怎么说,这组诗歌还是不错的,让我看见了一位天真的诗人。谢谢小丫的分享,期待更多精彩作品!(责任编辑:水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