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水墨点评(677):未完成的画作作者:空瓶子

(2019-02-24 18:03:35)
标签:

情感

诗歌

文学

杂谈

分类: 水墨诗话

未完成的画作

作者:空瓶子


高大建筑下人行色匆匆
脚边的狗也烦躁不安
需要一些颜色
让他们都安静下来

他猛吸两口烟斗
让一些人物走进阴影
白色的画布、红色的火焰
在黑的夜里燃烧……

流放岛上
他指挥着学生们
画布上喷洒
阿尔卑斯山上的积雪

英雄骑马经过时,手中战刀
依旧闪着寒光
他手中烟斗却再也吸不出
熟悉味道
那条狗在怀里
发出猫一样的鼾声

【编者按】:这首诗歌情感的跳跃比较大,好在作者的跳跃只是几步的问题,主线还是非常清晰的;其实这首诗歌我的感觉就是在叙述从一幅空白的画布上,到最后涂满颜色后,其情感、灵感的迸发后,一种释然、满足的心情表达。虽然诗歌中运用了色彩的突出表现来烘托情感的释放但是终究回到诗歌的主题完成的画作。这就要从诗歌的首尾说起,首尾的呼应也应证了诗人情感的释放。但是从整首诗歌上来说,其诗歌的主题的表现和思想的表达让读者觉得有些难懂。当然这是个见,望空瓶子见谅。欣赏,期待更多精彩作品!(责任编辑:水墨)


【编者按】水哥的困惑,我能理解。瓶子最后定稿时,隐藏了一些关键词,他的目的是减小素材对诗歌内在的影响力。也正是因为如此,容易让读者找不着北。这首诗的关键点在第三节,流放岛、阿尔卑斯山、英雄?是指什么?这三个关键词也许只能统一归到欧州的拿破仑同学身上。公元1794年,拿破仑率四万大军登上阿尔卑斯山,越过圣伯纳隘口,给奥地利军干涉军玩了个出其不意,一个月时间结束了战争,这场战役,是拿破仑通往牛逼路上最有代表性的一战,而战争中他率军通过圣伯纳隘口更是代表性的壮举。战争结束后,西班牙国王查理四世向雅克.路易.大卫订制一幅重现壮举的油画,这幅画的全称叫做《跨越阿尔卑斯山圣伯纳隘口的拿破仑》,也本诗的主要素材。作者通地现实场景与画面的中的英雄气场交错地体现了一个人、一段历史的变化,整体氛围控制深深的回味和遗憾之中。第一节是写创作的背景——烦躁的狗,行色匆匆的人,或许是在表达画师心中呼之欲出的渴望(值得一提的是,大卫是拿皇的超级粉丝);第二节是写创作初期,人物慢慢添加进来,激烈场景的渲染;第三节是展现画中的主要场景——也就是拿皇指挥大军通过隘口的画面;第四节是写创作结束之后,画师的复杂心情。如此看来,此诗并不复杂,然而此诗似乎有一种神秘而诱人的东西存在,是什么呢?其实就是作者的写作结构设计,画里画外的自然融合,让作者(借用画师)与拿皇之间产生了直接的关系,画里是英雄策马,画外是挥笔而就,不同的方式,却在表达同样的东西——一段豪情气节的苏醒、无奈和流失。当然,也建议瓶子在关键词取舍上不要过于大胆,比如此诗中,第四节的英雄直接写成拿破仑,或许就更明显而易懂一些。(责任编辑:杨四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