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子非水墨
子非水墨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5,251
  • 关注人气:18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水墨点评(599):乡村,恰到好处的痛

(2018-10-04 09:36:53)
标签:

情感

诗歌

文学

杂谈

分类: 水墨诗话

乡村,恰到好处的痛

作者:田间布衣



当乡村在愈演愈烈的城市化中节节败退
趁一场大雪尚未将乡村的轮廓掩埋
我拾起乡亲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淳朴
拾起他们汗渍里的盐、骨子里的钙、根系里的弯曲
拾起乡村里足够多的庄稼杆儿的质朴
把温存于记忆的篝火点燃
让渐次荒芜的心情原野
重温红红篝火旁乡村的余温
庄稼杆儿点燃的篝火,怎能不生炊烟
我看见乡亲,用撩起的衣襟悄悄擦眼
若风从北边吹来,必定有牲畜的腥臭
街道上那些黑的猪、白的羊、黄的牛、花的鸡——
若风从南边吹来,必定有庄稼的清香
原野里那些麦苗的绿、大豆的黄、高粱的红、棉花的白——
那是乡村腾升的节气在我骨头上开出的花
我用自己额头上渐趋密集的皱纹
掩盖乡愁隐喻的哀愁

【编者按】:田间布衣老师这个乡村系列的诗歌,我就总体写一个点评。读完这个系列,我想诗人主要表达了两个主题:一是处于社会底层尤其是农民的人生思考和乡土现状的忧虑;二是漂泊的生命思考。诗人笔下的村庄乡亲方言风俗等等等形象,还有诸多陪伴着诗人记忆身影的那些老时光,其实都是乡村的生命,诗人用深情的文字来书写这些形象,一是自己身处其中,因此每一首诗歌的讲述都显得真切生动,而且格外动人心弦。此外,我觉得诗人书写亲情也好,乡情也好,还是对童年的回忆和怀念也好以及对现实村庄的担忧,归结为一点就是一种漂泊的情怀、悲悯的情愫的流露。其实这是一种生存的体验,是一种漂泊的体会。原本平静安逸的生活状态被打破,这不是诗人自觉自愿地生活选择,实际上是社会发展所要求的,是理想追求与现实困顿的交织,也是情感上的无奈之举。看得出来,这种漂泊感在布衣老师这个系列里的每一行文字里弥漫着,也增添了诗歌的人生内涵,增强了文字的力量。欣赏,期待更多精彩作品!(责任编辑:水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